《湖口望庐山瀑布泉》鉴赏及赏析

原文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赏析

  第一句中“万丈洪泉落”,万丈有多高,实在让人难以想象,诗人要表达的正是心中那种不可确凿道出的对匡庐飞瀑雄奇险壮之气势的深深折服与崇爱之情。水自地下往上涌出曰之为泉,诗人以泉喻瀑,言飞瀑如洪泉而落,仿佛是将泉跟倒置了过来,任其泉水喷涌而下、源源不绝,所述情状极为形象,令人啧啧生叹。“迢迢半紫氛”一句状写的则是伴随着瀑布飞落而升腾起的缥缈水气。李白七绝《望庐瀑布水》开篇就说高峭挺拔的香炉峰在旭日红光的映照下紫气蒸腾,烟雾缭绕,如同幻境一般,张九龄所言的“紫氛”大抵就是这种“日照香炉生紫烟”的神奇气象。迢迢,写雾霭之高;半,写紫雾似将色瀑截断。高高漂浮的水雾尚且只在瀑布半腰,那么洪泉万丈的源头,自然是深隐于一派迷蒙与虚无之中了。

  “奔流下杂,洒落出重云”。第二联着重于展现瀑布飞泻云天的动感之美。庐山峰青峦秀,嘉木成阴,喷鸣雷般的银瀑从几重云外奔流而下,激荡着嶙峋的山岩,穿越过层叠的古木,义无反顾地坠入深密的涧谷,这壮景所带来的强烈视觉震撼富有艺术感染力,大自然那磅礴潇洒的超凡手笔令人钦佩。庐山有景如此,无怪乎自古就赢得”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盛誉了。

  第三联意在描绘飞瀑在阳光照耀下呈现来的奇幻采,“日照虹霓似,天清闻”。转写瀑布的色彩和声响。瀑布本如素练,但在晴日阳光的照射下,却幻化出虹霓般七彩缤纷的颜色,绚丽瑰奇;天清气朗之时,本无风雨,但万丈洪泉直泻而下时发出的巨大声响,却使人有急风骤雨杂沓的听觉感受。诗人绘声绘色,以自己独到的感受营造出那亦真亦幻、瑰丽迷人的美妙画面。在湖口远望庐山瀑布,是否真能听到它所发出的巨大声响,并不重要,关键是诗人从万丈洪泉直泻而下的气势中,仿佛听到了风狂雨骤般的杂沓声响。句末的“闻”字与上句的“似”字对举互文,本身就包含了“似闻”的意蕴。这是一种似真似幻的听觉感受,其传神处正在亦真亦幻之间。若认定“闻”字是几十里外清晰听到瀑布的巨响,反而拘泥而失语妙。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最后一联以山水总括之笔收束全篇。诗人喜爱庐山之毓秀钟灵,故以“灵山”称谓之。“空水”一句由南朝谢灵运《登江中孤屿》一诗化用而来。谢诗云:”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意指空气和水色都清澄新鲜,诗人此处易“澄鲜”一词为“氤氲”,重在凸显庐山水瀑雾气缭绕、与晴空漫成一片的融融气象。“天地氤氲,万物化醇”(《易经·系辞》),庐山水正是乾坤交合而孕育出来的人间胜境。

  总起来看,诗中所写瀑布水,来自高远,穿过阻碍,摆脱迷雾,得到光照,更闻其声,积天地化成之功,不愧为秀中之杰。形象的比喻诗人遭遇情怀,所以他在摄取瀑布水什么景象,采用什么手法,选择什么语言,表现什么特点,实则都依照自己的遭遇和情怀来取舍的。这也是此诗具有独特的艺术成就的主要原因。既然瀑布景象就是诗人自我化身,则比喻与被比者一体,其比兴寄托也就易于不露斧凿痕迹。

  相对于李白的七绝《望庐山瀑布水》而言,张九龄的这首五律有着四十字的篇幅,其铺展才思的空间更大。诗人善于运用繁笔,其言瀑布之雄险,以巍峨“灵山”为背景。先直抒“万丈”“迢迢”之豪叹,后辅以“杂树”“重云”为衬托;其言瀑布之绚丽,先描绘“洪泉”“紫氛”的真实所见,后生发出“虹霓”隐隐约约的奇妙幻觉;不仅如此,诗人还以“天清风雨闻”壮其声威,以”空水共氤氲”显其浑然。浓墨重彩而又繁简得当,毫不繁冗,正是诗人技法娴熟的体现。

  作为一首山水诗,这首诗的艺术是独特而成功的。这首诗表面上只是在描写、赞美瀑布景象,有一种欣赏风景、吟咏山水的名士气度。但其中蕴激情,怀壮志,显出诗人胸襟开阔,风度豪放豪情满怀,其艺术效果是奇妙有味的。“诗言志”,山水即人,这首山水诗是一个成功的例证。

张九龄简介

唐代·张九龄的简介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 〕

张九龄优秀诗作展示

晚霁登王六东阁4607人关注

[唐代] 张九龄

试上江楼望,初逢山雨晴。连空青嶂合,向晚白云生。俊美要殊观,萧条见远情。情来不可极,日暮水流清。► [查看详情]

尝与大理丞袁公太府丞田公偶诣一所林沼尤胜…以咏其事1198人关注

[唐代] 张九龄

方驾与吾友,同怀不异寻。偶逢池竹处,便会江湖心。夏近林方密,春馀水更深。清华两辉映,闲步亦窥临。蘋藻复佳色,凫鹥亦好音。韶芳媚洲渚,蕙气袭衣襟。萧散皆为乐,裴回从所钦。谓予成夙志,岁晚共抽簪。► [查看详情]

登临沮楼3725人关注

[唐代] 张九龄

高深不可厌,巡属复来过。本与众山绝,况兹韶景和。危楼入水倒,飞槛向空摩。杂树缘青壁,樛枝挂绿萝。潭清能彻底,鱼乐好跳波。有象言虽具,无端思转多。同怀不在此,孤赏欲如何。► [查看详情]

与弟游家园4141人关注

[唐代] 张九龄

定省荣君赐,来归是昼游。林乌飞旧里,园果让新秋。枝长南庭树,池临北涧流。星霜屡尔别,兰麝为谁幽。善积家方庆,恩深国未酬。栖栖将义动,安得久情留。► [查看详情]

郡内闲斋3948人关注

[唐代] 张九龄

郡阁昼常掩,庭芜日复滋。檐风落鸟毳,窗叶挂虫丝。拙病宦情少,羁闲秋气悲。理人无异绩,为郡但经时。唯有江湖意,沉冥空在兹。► [查看详情]

南还湘水言怀1764人关注

[唐代] 张九龄

拙宦今何有,劳歌念不成。十年乖夙志,一别悔前行。归去田园老,倘来轩冕轻。江间稻正熟,林里桂初荣。鱼意思在藻,鹿心怀食苹。时哉苟不达,取乐遂吾情。► [查看详情]

城南隅山池春中田袁二公盛称其美夏首获赏果…故有此咏4977人关注

[唐代] 张九龄

忆昨闻佳境,驾言寻昔蹊。非惟初物变,亦与旧游暌。幽渚为君说,清晨即我携。途深独睥睨,历险共攀跻。林笋苞青箨,津杨委绿荑。荷香初出浦,草色复缘堤。乐处将鸥狎,谭端用马齐。且言临海郡,兼话武陵溪。异壤风烟绝,空山岩径迷。如何► [查看详情]

南还以诗代书赠京师旧僚4389人关注

[唐代] 张九龄

薄宦晨昏阙,尊尊义取斯。穷愁年貌改,寂历尔胡为。不谄词多忤,无容礼益卑。微生尚何有,远迹固其宜。思扰梁山曲,情遥越鸟枝。故园从海上,良友邈天涯。云雨叹一别,川原劳载驰。上惭伯乐顾,中负叔牙知。去国诚寥落,经途弊险巇.岁逢► [查看详情]

商洛山行怀古2339人关注

[唐代] 张九龄

园绮值秦末,嘉遁此山阿。陈迹向千古,荒途始一过。硕人久沦谢,乔木自森罗。故事昔尝览,遗风今岂讹。泌泉空活活,樵臾独皤皤。是处清晖满,从中幽兴多。长怀赤松意,复忆紫芝歌。避世辞轩冕,逢时解薜萝。盛明今在运,吾道竟如何。► [查看详情]

当涂界寄裴宣州2412人关注

[唐代] 张九龄

故人宣城守,亦在江南偏。如何分虎竹,相与间山川。章绶胡为者,形骸非自然。含情津渡阔,倚望脰空延。远近闻佳政,平生仰大贤。推心徒有属,会面良无缘。目夕遵前渚,江村投暮烟。念行祗意默,怀远岂言宣。委曲风波事,难为尺素传。► [查看详情]

自始兴溪夜上赴岭4815人关注

[唐代] 张九龄

尝蓄名山意,兹为世网牵。征途屡及此,初服已非然。日落青岩际,溪行绿筱边。去舟乘月后,归鸟息人前。数曲迷幽嶂,连圻触暗泉。深林风绪结,遥夜客情悬。非梗胡为泛,无膏亦自煎。不知于役者,相乐在何年。► [查看详情]

初发道中赠王司马兼寄诸公2237人关注

[唐代] 张九龄

昔岁尝陈力,中年退屏居。承颜方弄鸟,放性或观鱼。曾是安疵拙,诚非议卷舒。林园事益简,烟月赏恒馀。不意栖愚谷,无阶奉诏书。湛恩均大造,弱植愧空虚。肃命趋仙阙,侨装抚传车。念行开祖帐,怜别降题舆。谁谓风期许,叨延礼数殊。义沾►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