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秦川》鉴赏及赏析
原文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
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赏析
这首诗,是李颀晚年辞官归隐故乡之前写的。诗由“望”字入手,描述了长安附近,渭河平原一带,秋风萧瑟、凄凉寥落的景象。诗的上四句写景。旭日东升,登高一望,号称八百里秦川尽呈眼底,正东方的山峰起伏嵯峨,在初日的映照下,山形尤显清晰。四周环顾,远近层峦叠嶂,泾渭纵横,山河互映,都显得明亮洁净,而长安都城则随山势而逶迤曲折,尤显气势雄伟。这四句既写出秦川的广阔视野,又衬托出长安城的巍峨雄姿,而眼界广阔,山河明净,正是秋高气爽时节观景的特点,不言秋而秋色已自见。下四句即转而着重写秋。无数竹丛在寒风中摇曳,瑟瑟作响,一派秋声,五陵苍松翠柏,虽然不像其它树木那样黄叶凋零,但其森然凛冽,透露着浓重的寒意。写秋亦全然由具体的景物来作渲染和衬托。诗中对秋景的描写既有侧重,又互相交融,笔墨简淡,线条清晰,犹如一幅萧疏散淡的山水画卷。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清晨,遥望辽阔的秦川大地,太阳刚刚从东面苍凉的峰峦间隙中显露出来,照得长安、渭水一片苍翠。一个“迥”字,将渭河平原的辽远开阔,准确地表现了出来。红日东升,本是极其绚丽多彩的景色,但是由于诗人的心境不佳,这美景也随着萧瑟的秋风显得肃穆苍凉。
太阳升起来了,将大地照得十分清洁、明净,一切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远处山葱草翠,近处渭水泛波。那蜿蜒起伏、逶迤连绵的城阙正是帝都长安。这“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句中的“净”字和“重”字,将长安城周围的庄重肃穆,秋色的苍劲凄清,传神地点染出来。
接着,诗人进一步渲染秋的悲凉气氛,“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五陵”,指长安城北、东北、西北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长陵(高祖刘邦)、安陵(惠帝刘盈)、阳陵(景帝刘启)、茂陵(武帝刘彻)、平陵(昭帝刘弗陵)。汉代豪门贵族曾聚居于此。这两句是说,帝都附近,家家有竹,秋风袭来,竹摇叶动,萧萧飒飒,五陵松柏,蓊郁苍翠,微风吹动,松涛声响,更给长安增添了几分寒意。
前面的诗句在着意渲染气氛,结尾两句则是要说明写此诗的原意。诗人“望秦川”是因为“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诗人才华出众,为时人所推重,四十五岁中进士后,只任过新乡县尉那样的小官,而且长期不得升迁,而现在就要返乡,诗人郁郁不得志而有“归欤”之叹。“客”是作者自指,因为当时在外作官是作客他乡,辞官回乡叫“归”。“凄其”就是凄然,心情悲凉的样子。“霜露浓”是比喻官场上不得志,就像是遭受风霜雨露那样,萎靡不振失去生机。尾联是全诗的主旨,表明了作者辞官归隐的决心。
这首抒情诗,对秋景的描述极为生动细致的,它不但用悲凉的气氛烘托了诗人的心境,而且将秦川大地的秋色呈献在读者面前,是一首不可多得的情景交融的诗篇。
李颀简介
唐代·李颀的简介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 〕李颀优秀诗作展示
送东阳王太守(末缺)4709人关注
[唐代] 李颀
江皋杜蘅绿,芳草日迟迟。桧楫今何去,星郎出守时。彤襜问风俗,明主寄惸嫠。令下不徒尔,人和当在兹。昔年经此地,微月有佳期。洞口桂花白,岩前春草滋。素沙静津濑,青壁带川坻。野鹤每孤立,林鼯常昼悲。► [查看详情]
宿香山寺石楼4885人关注
[唐代] 李颀
夜宿翠微半,高楼闻暗泉。渔舟带远火,山磬发孤烟。衣拂云松外,门清河汉边。峰峦低枕席,世界接人天。霭霭花出雾,辉辉星映川。东林曙莺满,惆怅欲言旋。► [查看详情]
赠别张兵曹4836人关注
[唐代] 李颀
汉家萧相国,功盖五诸侯。勋业河山重,丹青锡命优。君为禁脔婿,争看玉人游。荀令焚香日,潘郎振藻秋。新成鹦鹉赋,能衣鹔鹴裘。不惮轩车远,仍寻薜荔幽。苑梨飞绛叶,伊水净寒流。雪满故关道,云遮祥凤楼。一身轻寸禄,万物任虚舟。别后► [查看详情]
奉送漪叔游颍川兼谒淮阳太守4796人关注
[唐代] 李颀
罢吏今何适,辞家方独行。嵩阳入归梦,颍水半前程。闻道淮阳守,东南卧理清。郡斋观政日,人马望乡情。叠岭雪初霁,寒砧霜后鸣。临川嗟拜手,寂寞事躬耕。►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