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登郡楼望赞皇山感而成咏》鉴赏及赏析
原文
昔人怀井邑,为有挂冠期。
顾我飘蓬者,长随泛梗移。
越吟因病感,潘鬓入愁悲。
北指邯郸道,应无归去期。
赏析
诗的前四句用对比的手法,抒写自己飘泊宦游,功业未就的悲叹。“挂冠”,本指指辞官,但这里的挂冠当指致仕返乡,此据上下诗意可知。后二句笔锋一转,感叹自己的仕宦未遇。诗人以飞转的蓬草和浮在水面的树梗自喻,抒写飘泊之感,十分形象。
这两句诗用了两个典故:“越吟”“潘鬓”来说明自己年来多病,经常引起思乡之情;鬓发早斑,功业未遂,更加感到失意的悲叹。邯郸,战国时为赵国都城,而李德裕的家乡赵郡战国时属赵,秦为邯郸郡地,诗中即以邯郸道代指通向家乡赵郡的道路。从“应无归去期”这句看,作者当是马上又要离开家乡,而且此去前途未卜,不知何日能够壮志实现,功成名就,荣归故里。
这首诗在写法上独具特色。开头二句为立论的大前提,作者认为思乡之情,人皆有之。但历观古志士仁人的挂冠归乡,都是在功业成就之后。从而领起以下六句,反衬自己长期宦游各地不得返乡;今虽暂得归乡,而因职事在身,功业未遂,仍不能如古志士仁人的荣归故里的遭际,内在逻辑十分严谨。通读全诗,虽多飘泊失意之叹,但仍然不乏对仕途的热切追求,表现出不做出一番事业就不返乡的进取精神。
唐代·李德裕的简介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
〕
访韦楚老不遇2262人关注
[唐代] 李德裕
昔日征黄绮,余惭在凤池。今来招隐士,恨不见琼枝。► [查看详情]
岭外守岁(一作李福业诗)1713人关注
[唐代] 李德裕
冬逐更筹尽,春随斗柄回。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 [查看详情]
盘陀岭驿楼3949人关注
[唐代] 李德裕
嵩少心期杳莫攀,好山聊复一开颜。明朝便是南荒路,更上层楼望故关。► [查看详情]
重忆山居六首·泰山石(兖州从事所寄)4109人关注
[唐代] 李德裕
鸡鸣日观望,远与扶桑对。沧海似熔金,众山如点黛。遥知碧峰首,独立烟岚内。此石依五松,苍苍几千载。► [查看详情]
重忆山居六首·罗浮山(番禺连帅所遗)3684人关注
[唐代] 李德裕
龙伯钓鳌时,蓬莱一峰坼。飞来碧海畔,遂与三山隔。其下多长溪,潺湲淙乱石。知君分如此,赠逾荆山璧。► [查看详情]
重忆山居六首·巫山石1077人关注
[唐代] 李德裕
十二峰前月,三声猿夜愁。此中多怪石,日夕漱寒流。必是归星渚,先求历斗牛。还疑烟雨霁,仿佛是嵩丘。► [查看详情]
重忆山居六首·钓石(于谿人处求得)3910人关注
[唐代] 李德裕
严光隐富春,山色谿又碧。所钓不在鱼,挥纶以自适。余怀慕君子,且欲坐潭石。持此返伊川,悠然慰衰疾。► [查看详情]
重忆山居六首·漏潭石(鲁客见遗)4411人关注
[唐代] 李德裕
常疑六合外,未信漆园书。及此闻溪漏,方欣验尾闾。大哉天地气,呼吸有盈虚。美石劳相赠,琼瑰自不如。► [查看详情]
晨起见雪忆山居1032人关注
[唐代] 李德裕
忽忆岩中雪,谁人拂薜萝。竹梢低未举,松盖偃应多。山溜随冰落,林麇带霰过。不劳闻鹤语,方奏苦寒歌。► [查看详情]
怀伊川郊居3624人关注
[唐代] 李德裕
衰疾常怀土,郊园欲掩扉。虽知明目地,不及有身归。巩树秋阴遍,伊原霁色微。此生看白首,良愿已应违。► [查看详情]
忆平泉杂咏·忆辛夷(余赴金陵日,辛夷欲开)2298人关注
[唐代] 李德裕
昔年将出谷,几日对辛夷。倚树怜芳意,攀条惜岁滋。清阴须暂憩,秀色正堪思。只待挥金日,殷勤泛羽卮。► [查看详情]
忆平泉杂咏·忆初暖2643人关注
[唐代] 李德裕
今日初春暖,山中事若何。雪开喧鸟至,澌散跃鱼多。幽翠生松栝,轻烟起薜萝。柴扉常昼掩,惟有野人过。►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