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九州
共找到2个 "四海九州" 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四海九州 近义词释义
- 五湖四海 [ wǔ hú sì hǎi ]:
- 解释五湖:我国的五大湖泊(指鄱阳湖、洞庭湖、洪泽湖、太湖、巢湖)。泛指四面八方;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团结。
- 出处唐 吕岩《绝句》:“斗笠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游。”
- 神州赤县 [ shén zhōu chì xiàn ]:
- 解释战国时齐人邹衍称华夏之地为“赤县神州”。见《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唐刘禹锡《为京兆尹答于襄州第一书》:“盖神州赤县,尊有所厌,非他土之比。”后遂以“赤县神州”或“神州赤县”为中国的别称。
- 出处战国时齐人邹衍称华夏之地为“赤县神州”。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相关成语近义词
成语 | 近义词 | 意思 |
---|---|---|
群山四应 | 应:应和。四面群山纷纷响应。比喻一声号召,人们群起响应。 | |
跨州连郡 | 夸州兼郡、跨州越郡 | 跨:兼有;州、郡:古代行政区。形容涉足的区域广大。 |
骑鹤扬州 | 骑鹤上扬州 | 同“骑鹤上扬州”。 |
四海一家 | 天下一统 | 四海之内,犹如一家。形容天下一统。 |
连三并四 | 接二连三、连二并三 | 同“连三接二”。 |
四乡八镇 | 泛指周围的许多乡村和集镇。 | |
四山五岳 | 三山五岳 | 泛指四面八方各个地区。 |
四马攒蹄 | 五花大绑 | 指两手两脚被捆在一起。 |
州官放火 | 州官:一州的长官。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 | |
鼓噪四起 | 鼓噪:鸣鼓喧哗。四面战鼓响起,声势浩大。 | |
四清六活 | 形容机灵干练。 | |
四分五裂 | 支离破碎、一盘散沙 | 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 |
撞府穿州 | 撞府冲州 | 撞:闯。指在江湖上东游西荡,行踪无定。 |
调三斡四 | 调三窝四、挑三拨四、挑三豁四 | 挑拨是非。 |
文房四侯 | 文房四宝、文房四士、文房四物 | 指笔、砚、纸、墨。古人戏称笔为管城侯毛元锐,砚为即墨侯石虚中,纸为好畤侯楮知白,墨为松滋侯易玄光,故称。参阅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引文嵩《四侯传》。 |
志在四方 | 雄心壮志 | 志:志向;四方:各处天下。形容有远大的志向和理想。 |
餬口四方 | 餬:通“糊”;餬口:寄食。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 | |
四面楚歌 | 山穷水尽、腹背受敌 | 四面都是楚人的歌声。后用来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处境。 |
横三竖四 | 杂乱无章、横三顺四 | 犹言横七竖八。 |
九洲四海 | 九洲:指中国;四海:古人认为,中国九州之久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此指中国以外的地方。指中国及四周以外的地方。 | |
神州华胄 | 炎黄子孙 | 神州:中国;华:华夏民族;胄:后代。指华夏民族的后代。指中国人。 |
四不像 | 不伦不类 | 麋鹿。比喻不伦不类的事物。 |
六通四辟 | 谓上下四方和春秋四时。 | |
齐州九点 | 齐烟九点 | 齐:中国。俯视九州,小如烟点。 |
四海九州 | 五湖四海、神州赤县 | 指全中国。 |
四海波静 | 比喻天下太平。 | |
四不拗六 | 少数服从多数 | 指少数人拗不过多数人的意见。 |
危机四伏 | 四面楚歌 | 到处隐藏着危险的祸根。 |
重三叠四 | 重三迭四 | 形容多次重复。 |
偏三向四 | 谓偏向、袒护某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