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近义词 |
意思 |
天下大治 |
国泰民安 | 指国泰民安。 |
入邦问俗 |
入国问俗 | 见“入国问俗”。 |
头痛治头,足痛治足 |
头痛灸头,脚痛灸脚 | 比喻只解决具体问题,不深究产生问题的根源。同“头痛灸头,脚痛灸脚”。 |
怀宝迷邦 |
怀才不遇、怀道迷邦 | 怀宝:具有才德;迷邦:让国家迷乱。旧指有才德而不出来为国家效力。 |
邦以民为本 |
民惟邦本 | 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 |
反治其身 |
| 治:整治;身:身体;其身:自身。反而整治自身。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别人的方法所治服。 |
胁从罔治 |
胁从不问 | 罔治:不治罪。被迫跟从别人犯罪的,可以不予处治。 |
治国安民 |
治国安邦 | 治:治理;安:使安定;这里指使人民各安其业的意思。治理国家;使百姓安定。 |
治乱兴亡 |
治乱存亡 | 安定、祸乱、兴盛、灭亡,指国运的各种情况。 |
历精为治 |
| 振奋精神,治理好国家。 |
约车治装 |
| 约车:将马系在车前。准备车马,整理行装。泛指出发前的准备。 |
安邦治国 |
安邦定国 | 使国家安定太平。 |
治国安邦 |
治郭安邦 | 治理国家,使之太平、安定。 |
治丝而棼 |
治丝益棼 | 谓理丝不找头绪,就会越理越乱。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正确,使问题更加复杂。语本《左传·隐公四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 |
厉精图治 |
励精图治、厉精为治、厉精求治 | 图:谋求,设法。厉:奋勉。治:治理。振奋精神,设法把国家治理好。亦作“励精图治”、“厉精求治”、“厉精为治”。 |
厉精为治 |
| 厉:振作,振奋;治:治理国家。振奋精神,治理好国家。 |
经邦纬国 |
治国安邦 | 经、纬:本指丝织物的纵线和横线,引申为治理、规划。邦:国家。指治理国家。 |
无为而治 |
无为自化 | 无为:无所作为;治:治理。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
立国安邦 |
立业安邦 | 建立国家,安定天下。亦作“立业安邦”。 |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以牙还牙 | 就用那个人对付别人的办法返回来对付那个人自己。 |
一言丧邦 |
| 谓一句话可以亡国。 |
百治百效 |
百灵百验 | 效:效果,功用。形容医术高明,效果很好。 |
怀道迷邦 |
怀宝迷邦 | 犹言怀宝迷邦。 |
冗不见治 |
| 冗:繁杂;治:治绩。事务繁杂,无所建树。 |
邦家之光 |
| 邦:诸侯国;家:大夫的封地。指国家的光荣。 |
安邦定国 |
安邦治国、济国安邦 | 邦:古代诸侯的封国;后泛指国家。定:使安定。使国家安定、巩固。 |
以危为安,以乱为治 |
| 治:合理。把危亡当作安定,把祸乱当作太平。形容缺乏政治远见,看不到潜在的危机。 |
兴国安邦 |
安邦兴国 | 兴:兴盛;邦:国家。国家兴盛安定。 |
论道经邦 |
| 研究治国之道,以经营治理国家。 |
民惟邦本 |
民为邦本 | 惟:乃,是;邦:国家。人民是立国之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