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近义词 |
意思 |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 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亦作“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
文身断发 |
文身剪发、被发文身 | 古代荆楚、南越一带的习俗。身刺花纹,截短头发,以为可避水中蛟龙的伤害。后常用以指较落后地区的民俗。 |
文采风流 |
| ①横溢的才华与潇洒的风度。②指才华横溢与风度潇洒的人物。 |
拘文牵俗 |
| 拘:拘束;牵:牵制,束缚。受到繁文陋俗的束缚。 |
深文傅会 |
深文附会 | 牵强而苛细地援引法律条文陷人以罪。 |
文籍先生 |
| 称熟悉文献典籍的人。 |
文君司马 |
| 后指相爱的情人或夫妻。 |
文人学士 |
文人墨客、文人墨士 | 泛指文人、文士。 |
才兼文武 |
文武双全、能文能武 | 指人具有文武两方面的才能。 |
言文刻深 |
| |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
| 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
文过饰非 |
涂脂抹粉、讳疾忌医 | 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文、饰:掩饰;过、非:过失、错误。 |
饰非文过 |
文过饰非、饰非掩过 | 粉饰掩盖过失、错误。 |
文房四侯 |
文房四宝、文房四士、文房四物 | 指笔、砚、纸、墨。古人戏称笔为管城侯毛元锐,砚为即墨侯石虚中,纸为好畤侯楮知白,墨为松滋侯易玄光,故称。参阅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引文嵩《四侯传》。 |
丧言不文 |
| 文:文体,辞采。指居丧其间言辞要质朴。 |
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 |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 艺:技艺;货:财物。学成文武全才,以求得皇帝的赏识重用。 |
文江学海 |
| 比喻文章和学问似长江、大海般深广博大。 |
文章巨公 |
文章钜公、文章魁首 | 亦作“文章钜公”。文章大家。 |
舞文弄法 |
舞文玩法 | 舞、弄:耍弄,玩弄;文:法令条文;法:法律。歪曲法律条文,舞弊徇私。 |
斯文扫地 |
声名狼藉、名誉扫地 | 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扫地:完全丧失;比喻破坏无余。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 |
穿文凿句 |
雕章琢句 | 穿:凿。指推敲文字,雕琢词句。写文章牵强附会。 |
片文只字 |
片言只语、片言只字、片言一字 | 指少数的几句话语。 |
班马文章 |
|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与班固的并称。泛指可与班固、司马迁相比美的文章。 |
文笔流畅 |
文思敏捷 | 文字通顺,读起来不费力。 |
偃革倒戈 |
偃兵息甲 | 指停息武备,不事战争。 |
秉文兼武 |
秉文经武、能文能武 | 犹言能文能武。 |
文武双全 |
文武全才、能文能武 | 文:文才;武:武艺。能文能武,文才和武艺都很出众。 |
不直一文 |
不直一钱 | 见“不直一钱”。 |
文韬武略 |
文武双全 | 文有计谋;武有策略。指智勇双全。韬、略:《六韬》、《三略》是古代的兵书;后来称用兵的计谋策略叫韬略。 |
有文无行 |
| 虽有文才而人品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