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近义词 |
意思 |
马腹逃鞭 |
| 《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后以“马腹逃鞭”比喻躲脱惩罚。 |
及时应令 |
| 与季节时令相适应。 |
可望而不可及 |
可望不可即 | 指只可仰望而不可接近。 |
愚不可及 |
愚昧无知、笨头笨脑 | 及:赶上。形容愚笨到了极点。 |
鸡不及凤 |
| 鸡赶不上凤凰。比喻儿子不如父亲。 |
耳濡目及 |
耳濡目染、耳濡目击、耳习目染 | 濡:沾湿。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
罚弗及嗣 |
罚不及嗣 | 罚:惩罚,处罚;嗣:后嗣,子孙。惩罚有罪的人不能株连他的子孙。 |
管见所及 |
管窥之见 | 管见:从管子里看东西,指见识浅陋。谦虚的说法,表示自己见识不广,意见未必正确。 |
后悔莫及 |
悔之无及、追悔莫及 | 后悔:事后的懊悔。指事后的懊悔也来不及了。 |
狧穅及米 |
| 比喻逐步侵蚀渐及全体。 |
望尘靡及 |
望尘莫及、望尘不及 | 见“望尘莫及”。 |
及时行乐 |
灯红酒绿、花天酒地、醉生梦死 | 及时:抓紧时机。抓紧时机寻欢作乐。 |
可望不可及 |
可望不可即 | 及:接近。指只可仰望而不可接近。 |
悔之不及 |
悔不当初、悔之晚矣、悔之无及 | 后悔也来不及了。 |
蒲鞭之政 |
| 蒲:香蒲。以香蒲作鞭子,柔软不能伤人。比喻官吏施行宽厚仁慈之治。 |
鞭驽策蹇 |
| 鞭打跑不快的马、驴。比喻自己能力低,但受到严格督促,勤奋不息。用作谦词。 |
懊悔莫及 |
后悔莫及 | 懊悔:悔恨。指后悔已经来不及。 |
策马扬鞭 |
| 本义是举起马鞭驱赶马儿,驱马快速前行。引申义是比喻做好充分准备,快速投入到新的工作之中。 |
鞭辟入里 |
鞭辟近里 |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
恕己及人 |
恕己及物 | 恕:宽恕。宽恕自己,推及别人。 |
鞭擗向里 |
鞭约近里 | 意指深入剖析,使靠近最里层。形容探求透彻,深入精微。同“鞭辟近里”。 |
嗟悔无及 |
后悔莫及 | 叹息和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
疾雷不及塞耳 |
疾雷不及掩耳、疾雷不暇掩耳 | 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同“疾雷不及掩耳”。 |
鞭擗进里 |
鞭辟着里 | 意指深入剖析,使靠近最里层。形容探求透彻,深入精微。同“鞭辟近里”。 |
先我着鞭 |
先吾著鞭 | 着:下。比喻快走一步,占先。 |
风牛马不相及 |
| 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同“风马牛不相及”。 |
始料所及 |
意料之中 | 料:料想,估计;及:达到。指当场已料到。 |
屦及剑及 |
剑及屦及 | 屦:鞋;及:赶上。形容人奋发兴起,行动果断迅速 |
疾雷不及掩耳 |
迅雷不及掩耳 | 突然响起雷声,使人来不及掩耳。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 |
一鞭先着 |
| 晋刘琨少负志气,与祖逖为友,共以收复中原为志,曾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着鞭。”见《晋书·刘琨传》。后以为争先的典实。亦泛指先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