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écóngwǎngzhì

胁从罔治


胁从罔治 (胁从罔治 ) 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xié cóng wǎng zhì

胁从罔治

拼音读音

拼音xié cóng wǎng zhì

怎么读

注音ㄒ一ㄝˊ ㄘㄨㄥˊ ㄨㄤˇ ㄓˋˊ

出处《尚书·胤征》:“歼厥渠魁,胁从罔治。”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胁从不问

英语Accomplices under duresse shall go unpunished.

在线汉字转拼音






与(胁从罔治)相关的成语拼音:

成语 拼音 意思
天下大治 tiān xià dà zhì 指国泰民安。
头痛治头,足痛治足 tóu tòng zhì tóu,zú tòng zhì zú 比喻只解决具体问题,不深究产生问题的根源。同“头痛灸头,脚痛灸脚”。
反治其身 fǎn zhì qí shēn 治:整治;身:身体;其身:自身。反而整治自身。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别人的方法所治服。
语出月胁 yǔ chū yuè xié 出语惊人,非同寻常。
胁从罔治 xié cóng wǎng zhì 罔治:不治罪。被迫跟从别人犯罪的,可以不予处治。
治国安民 zhì guó ān mín 治:治理;安:使安定;这里指使人民各安其业的意思。治理国家;使百姓安定。
治乱兴亡 zhì luàn xīng wáng 安定、祸乱、兴盛、灭亡,指国运的各种情况。
胁肩累足 xié jiān lěi zú 胁肩:耸起肩膀;累足:并着双脚。缩着肩膀,重迭着脚(不敢正立)。形容恐惧的样子。
历精为治 lì jīng wéi zhì 振奋精神,治理好国家。
约车治装 yuē chē zhì zhuāng 约车:将马系在车前。准备车马,整理行装。泛指出发前的准备。
安邦治国 ān bāng zhì guó 使国家安定太平。
治国安邦 zhì guó ān bāng 治理国家,使之太平、安定。
胁肩谄笑 xié jiān chǎn xiào 耸起双肩;做出谄媚的笑容。形容巴结奉承别人的丑态。胁肩:耸肩;形容恭敬的样子。
威胁利诱 wēi xié lì yòu 用软硬兼施的手段,企图使人屈服。
治丝而棼 zhì sī ér fén 谓理丝不找头绪,就会越理越乱。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正确,使问题更加复杂。语本《左传·隐公四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
厉精图治 lì jīng tú zhì 图:谋求,设法。厉:奋勉。治:治理。振奋精神,设法把国家治理好。亦作“励精图治”、“厉精求治”、“厉精为治”。
厉精为治 lì jīng wéi zhì 厉:振作,振奋;治:治理国家。振奋精神,治理好国家。
胁肩絫足 xié jiān lèi zú 同“胁肩累足”。
无为而治 wú wéi ér zhì 无为:无所作为;治:治理。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jí yǐ qí rén zhī dào,huán zhì qí rén zhī shēn 就用那个人对付别人的办法返回来对付那个人自己。
百治百效 bǎi zhì bǎi xiào 效:效果,功用。形容医术高明,效果很好。
胁不沾席 xié bù zhān xí 形容佛教徒勤苦修行。语本波栗湿缚尊者(胁尊者)勤修苦行,终不以胁至席的故事。见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健驮逻国》。
冗不见治 rǒng bù jiàn zhì 冗:繁杂;治:治绩。事务繁杂,无所建树。
以危为安,以乱为治 yǐ wēi wéi ān,yǐ luàn wéi zhì 治:合理。把危亡当作安定,把祸乱当作太平。形容缺乏政治远见,看不到潜在的危机。
唐虞之治 táng yú zhī zhì 唐虞:唐尧、虞舜,传说中的古代圣帝贤君。旧指上古政治清明,人民康乐的理想时代。
正理平治 zhèng lǐ píng zhì 指合乎正道的礼法规范,使社会安定有秩序。
厉精求治 lì jīng qiú zhì 厉:振作,振奋;治:治理国家。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文治武功 wén zhì wǔ gōng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不治之症 bù zhì zhī zhèng 治不好的病、绝症。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错误。
治乱存亡 zhì luàn cún wáng 安定、祸乱、存续、灭亡,指国运的各种情况。
更多成语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