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闻不如目见
耳闻不如目见 (耳聞不如目見 ) 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ěr wén bù rú mù jiàn。
拼音读音
拼音ěr wén bù rú mù jiàn
怎么读
注音ㄦˇ ㄨㄣˊ ㄅㄨˋ ㄖㄨˊ ㄇㄨˋ ㄐ一ㄢˋˊ
繁体耳聞不如目見
出处汉 刘向《说苑 政理》:“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例子就行也不是话,再住也不是话,口说无凭,耳闻不如目见,我背了马,且请师父亲去看看。(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八回)
正音“不”,不能读作“bú”。
用法复句式;作补语、分句;比喻实际经验的重要。
辨形“见”,不能写作“现”。
近义词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反义词道听途说
英语seeing for oneself is better than hearing from others
法语mieux vaut voir de ses propres yeux que les ouǐ-dire
在线汉字转拼音
与(耳闻不如目见)相关的成语拼音:
成语 | 拼音 | 意思 |
---|---|---|
情见埶竭 | qíng jiàn zhōu jié | 同“情见势屈”。 |
见幾而作 | jiàn jī ér zuò | 幾:通“机”,时机;作:行动。指抓住有利时机及时采取行动。 |
杀人不见血 | shā rén bù jiàn xuè | 杀了人不露一点痕迹。形容害人的手段非常阴险毒辣。 |
挝耳揉腮 | zhuā ěr róu sāi | 挝:敲击;揉:来回擦或搓。抓抓耳朵,搓搓脸颊。形容窘迫的样子。 |
搔头摸耳 | sāo tóu mō ěr | 抓抓头皮,摸摸耳朵。形容一时无法可想的焦急神态。 |
耳鬓斯磨 | ěr bìn sī mó | 鬓:面颊两旁近耳的头发;厮:互相。形容亲密相处的情景(多指小儿女)。 |
浅见寡识 | qiǎn jiàn guǎ shí | 浅见:肤浅的见解;寡识:见识很少。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
见世生苗 | jiàn shì shēng miáo | 比喻眼前就会收效得利。 |
肝胆相见 | gān dǎn xiāng jiàn | 肝胆:比喻真诚的心。比喻对人忠诚,以真心相待。 |
八字没见一撇 | bā zì méi jiàn yī piě | 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绪。 |
掩耳偷铃 | yǎn ěr tōu líng | 同“掩耳盗钟”。 |
兵戎相见 | bīng róng xiāng jiàn |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
见始知终 | jiàn shǐ zhī zhōng | 谓看见事物的开始阶段就能预见到它的最终结果。 |
耳濡目及 | ěr rú mù jí | 濡:沾湿。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
耳报神 | ěr bào shén | 指暗中通风报信的人。 |
两耳塞豆 | liǎng ěr sāi dòu | 比喻为局部的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全局或看到根本。 |
不见舆薪 | bù jiàn yú xīn | 看不见一车柴禾。比喻不下功夫去做。 |
鼎铛有耳 | dǐng chēng yǒu ěr | 鼎、铛:均为两耳三足的金属炊具。电鼎和铛都有耳朵。指某人或某事影响大,凡是长耳朵的都应该听说、知道。 |
管见所及 | guǎn jiàn suǒ jí | 管见:从管子里看东西,指见识浅陋。谦虚的说法,表示自己见识不广,意见未必正确。 |
大王好见,小鬼难当 | dà wáng hǎo jiàn,xiǎo guǐ nán dāng | 指头目见面好说话,喽啰们难缠。指走狗借着主人势力敲诈勒索。 |
乱人耳目 | luàn rén ěr mù | 乱:扰乱。指故意去迷惑人。 |
盥耳山栖 | guàn ěr shān qī | 盥耳:洗耳朵。比喻隐居不仕。 |
一无所见 | yī wú suǒ jiàn | 什么也没有看见 |
震耳欲聋 | zhèn ěr yù lóng | 耳朵都要振聋了。形容很大;特别响。 |
一般见识 | yī bān jiàn shí | 平常的见识。表示不要跟知识低、修养差的人争论,说“不要跟他一般见识。” |
东风马耳 | dōng fēng mǎ ěr | 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
酒酣耳熟 | jiǔ hān ěr shú | 酒酣:饮酒尽兴而痛快。耳热:指面红过耳,非常兴奋。形容酒兴很浓,喝得痛快。 |
眩目震耳 | xuàn mù zhèn ěr | 眩:眼花,迷乱;眩目:耀眼。形容色彩繁多使人眼花,声音巨大震耳欲聋。 |
数见不鲜 | shuò jiàn bù xiān | 数:屡次;鲜:新杀的禽兽,引伸为新鲜。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宰杀禽兽招待。后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
喜见于色 | xǐ jiàn yú sè | 同“喜形于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