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坤简介
茅坤(1512~1601)明代散文家、藏书家。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明末儒将茅元仪祖父。嘉靖十七年进士,官广西兵备佥事时,曾领兵镇压广西瑶族农民起义。茅坤文武兼长,雅好书法,提倡学习唐宋古文,反对“文必秦汉”的观点,至于作品内容,则主张必须阐发“六经”之旨。编选《唐宋八大家文抄》,对韩愈、欧阳修和苏轼尤为推崇。茅坤与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等,同被称为“唐宋派”。有《白华楼藏稿》,刻本罕见。行世者有《茅鹿门集》。 ...〔► 茅坤的诗文(9篇)〕主要成就
茅坤反对前后七子“文必秦汉”的主张,提倡学习唐宋古文。他评选的《唐宋八大家文钞》在当时和后世有很大影响。此书选辑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八家文章共 164卷。每家各为之引。总序中说:“世之操觚者往往谓文章与时相高下,而唐以后且薄不足为。噫!抑不知文特以道相盛衰,时非所论也。”所以茅坤选文目的在于宣扬八人文章中得“六经”之精髓者,对韩愈尤为推崇。他评述文章艺术形式也不出八股文笔法范围。他评点注释虽多有疏漏、错误之处,但此选本繁简适中,可作为初学者之门径,因此几百年来盛行不衰。“唐宋八大家”的名目也由此流行。茅坤的散文刻意模仿司马迁、欧阳修。行文喜跌宕激射。但是,由于为文好摹拟,佳作不多。今存《白华楼置稿》11卷、《续稿》15卷、《吟稿》8卷、《玉芝山房稿》22卷、《耄年录》7卷,以及《浙江分署纪事本末》、《史记钞》、《纪剿除徐海本末》等。行世者有《茅鹿门集》。
钱谦益对茅坤多赞赏之词:“(茅坤)为文章滔滔莽莽,谓文章之逸气,司马子长之后千余年而得欧阳子,又五百年而得茅子。疾世之为伪秦汉者,批点唐宋八大家之文以正之。”
人物生平
茅坤生于明武宗正德七年(1512),吴兴人(现浙江省湖州人),嘉靖十七年(1538)得中三甲进士。历任青阳、丹徒两县知县,因政绩卓著,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冬十二月,破格擢升为礼部仪制同主事,未几,迁任吏部稽勉司,曾受牵连于嘉靖二十五年(1546)被外调谪为广平通判。后又屡迁广西兵备佥事、河南副使。时广西数股瑶僮利用壁立山势,盘礴六七百里,劫杀吏民,督府尝疏请三省夹剿未果。两广总督应木贾闻茅坤之才,特檄坤至广西以大征一切军兴事宜相属。茅坤一反大征之惯用手法,用“雕剿”(即“倏而入,倏而出,如雕之搏兔然”)之法,获大胜,被总督叹为“奇才”。因“雕剿”有功,晋升其官阶二级。当时,茅坤年轻气盛,恃才傲物,终被忌者所中,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解职还乡,开始了长达四、五十年的乡居生涯。嘉靖末,倭寇屡犯两浙,茅坤应胡宗宪请为幕僚,共商兵机。后将胡宗宪诱杀寇首徐海经历编述为《徐海本末》一卷。后因家人横行乡里,为巡抚庞尚鹏所劾,削籍归家,专事著述。万历二十九年(1601)卒,享年九十。葬武康(今德清县武康镇)鸡笼山。
《湖录》记载茅坤的藏书在当时称霸一方,书楼名“白桦楼”、“玉芝山房”,收藏宋元刻本较多。家编有《白桦楼书目》。有藏书楼数十间,仍充栋不能容,后由其孙茅元仪(茅坤次子茅国缙之子)又编有《九学十部目》。分为九学十部。九学为:一经学、二史学、三文学、四说学、五小学、六兵学、七类学、八数学、九外学。九学而外,再加世学,号曰十部。其藏书印有“茅坤”、“桐园”、“墨香亭”等。
青霞先生文集序
青霞沈君,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明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已而,君纍然携妻子,出家塞上。会北敌数内犯,而帅府以下,束手闭垒,以恣敌之出没,不及飞一镞以相抗。甚且及敌之退,则割中土之战没者与野行者之馘以为功。而父之哭其子,妻之哭其夫,兄之哭其弟者,往往而是,无所控吁。君既上愤疆埸之日弛,而又下痛诸将士之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也,数呜咽欷歔;,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即集中所载诸什是也。
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君既没,而中朝之士虽不敢讼其事,而一时阃寄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又未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而君之故人俞君,于是裒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而传之。而其子襄,来请予序之首简。
人物资料
沈君青霞,以锦衣卫经历的身份,上书抨击宰相,宰相因此非常痛恨他。正在竭力罗织他罪名的时候,幸亏皇帝仁慈圣明,特别减轻他的罪责,把他流放到边塞去。在那段时期,沈君敢于直谏的美名已传遍天下。不久,沈君就拖累着妻子儿女,离家来到塞上。正巧遇到北方敌人屡次来寇边,而帅府以下的各级将领,都束手无策,紧闭城垒,任凭敌寇出入侵扰,连射一支箭抗击敌人的事都没有做到。甚至等到敌人退却,就割下自己队伍中阵亡者和在郊野行走百姓的左耳,来邀功请赏。于是父亲哭儿子,妻子哭丈夫,哥哥哭弟弟的惨状,到处都是,百姓们连控诉呼吁的地方都没有。沈君对上既愤慨边疆防务的日益废弛,对下又痛恨众将士任意残杀人民,蒙骗朝廷,多次哭泣感叹,便把他的忧郁表现在诗歌文章之中,以抒发情怀,就成为文集中的这些篇章。
沈君原来就以敢于直谏,受到时人的敬重,而他所写的诗歌文章,又对时政多所讽刺,逐渐传播出去,朝廷上下都感到震惊恐慌。于是他们开始竭力进行造谣陷害,这样沈君的大祸就发生了。沈君被害死以后,虽然朝中的官员不敢为他辨冤,但当年身居军事要职、一起陷害沈君的人,不久便因罪撤职。又过了不久,原来仇视沈君的宰相也被罢官。沈君的老朋友俞君,于是收集编辑了他一生的著述若干卷,刊刻流传。沈君的儿子沈襄,来请我写篇序言放在文集前面。
我恭读了文集后写道:像沈君这样的人,不就是古代有高尚节操的那一类志士吗?孔子删定《诗经》,从《小弁》篇的怨恨亲人,《巷伯》篇的讥刺谗人以下,其中忠臣、寡妇、隐士和愤世嫉俗之人的作品,一起被列入“国风”、分入“小雅”的,数不胜数。它们难道都符合古诗的音律吗?然而孔子所以并不轻易删掉它们,只是因为怜悯这些人的遭遇,推重他们的志向。还说“这些诗歌都是发自内心的感情,又以合乎礼义为归宿”,“说的人没有罪,听的人完全应该引为鉴戒”。我曾经按次序考察从春秋以来的作品,屈原的《离骚》,似乎有发泄怨恨之嫌;伍子胥的进谏,似乎有进行威胁之嫌;贾谊的《陈政事疏》,似乎有过于偏激之嫌;嵇康的诗歌,似乎有过分激愤之嫌;刘蕡的对策,似乎有亢奋偏执之嫌。然而运用孔子删定《诗经》的宗旨,来收集编次它们,恐怕也未必不被录取。沈君虽已去世,但海内的士大夫至今一提到他,没有一个不鼻酸流泪的。啊!文集中所收载的《鸣剑》、《筹边》等篇,如果让后代人读了,它们足以使奸臣胆寒,使边防战士跃马杀敌,而激发起同仇敌忾的义愤,那是肯定的!日后假如朝廷的采风使者出使各地而看到这些诗篇,难道会把它们遗漏掉吗?我恭敬地记在这里。
至于说到文采辞藻的精美不精美,以及与古代作家为文的宗旨是否符合,那不是评论沈君大节的东西,所以我就不写了。
《青霞先生文集序》茅坤 翻译、赏析和诗意
沈君青霞,由锦衣卫经历上书诋毁宰相,宰执深恨他。
正在竭力罗织他的罪,幸亏皇帝仁慈圣明,特别薄的谴责,迁徙的塞上。
当时,你的直言规劝的名声传遍天下。
不久,你拖累着妻子,从家里塞上。
会合北敌数内侵犯,而帅府以下,束手无策,紧闭营垒,以放纵敌人的出没,不到飞一个箭头来抗衡。
很而且等到敌人退却,就割中阵亡者和野行的。认为成功。
而父亲哭儿子,妻子哭丈夫,他的弟弟的哥哥的哭,到处都是,无处控诉呼吁。
你已经上气边界的时间放松,而下又痛恨众将士的日子菅割我人民因受到国家的,几个呜咽抽泣。,而以他的忧郁表现在诗歌文章,以抒发情怀,是集中所载的什是的。
你所以因为直言进谏被重于当时,而他所写的诗歌文章,又多所讽刺,逐渐传播,上下震惊。
才拼死出力进行造谣陷害,而你的灾祸发生了。
君已经死,而虽然朝中的官员不敢争辩这件事,而当时阃寄所共同诬陷你的人,不久便因罪撤职。
又没多久,所以仇视沈君的宰相也结束。
而你的老朋友俞君,于是收集编辑了他一生的著述若干卷,刊刻流传的。
,他的儿子襄,来请我作序的首位。
恭读而写的说:如果你的,不是古代有志之士的吗?孔子删《诗》,从《小弁》的怨恨亲人,《巷伯》的刺进谗言而下,其中忠臣、寡妇、隐士、愤世嫉俗之人的作品,并列的“风”,疏的“雅”,不可数。
难道都是古代的音律吗?然而孔子不马上给的,特别同情她的人,同情他的志向。
还说“发于情感,合乎礼义”,“言者无罪,听说的人足以为戒”罢了。
我曾按次春秋以来,屈原的《离骚》怀疑在怨恨,伍子胥的建议可能在胁迫,贾谊的《疏》怀疑在激,叔夜的诗怀疑在愤怒,刘大麻子的回答可能在亢宿。
地推孔子删《诗》的旨意来收集到的,当也未必没有记录的人。
君已经死,而国内的绅士大夫,到现在谈到你,无不鼻酸,流泪。
啊!诗集中所载《鸣剑》、《筹边》等篇,试着让后代人读了,这足以使奸臣胆寒,而跳边塞将士的马,而作的汽的,当然了!有一天国家采用风的使者出来,观赏了,他能给的了吗?我要知道的。
到文章的工人不工作,以及与古代作者的意旨吗,那不是评论你的要点,所以,我不明白。
嘉靖癸亥孟春望日归安茅坤拜书。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茅坤,明人。
作者千古名句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出自《阳关曲·中秋月》[明代] 茅坤
常思某人境界不及我,某人命运不及我,则可以知足矣
出自《围炉夜话·第六一则》[明代] 茅坤
卿云烂兮,糺缦缦兮。
出自《卿云歌的》[明代] 茅坤
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
出自《念奴娇·书东流村壁》[明代] 茅坤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出自《游子吟》[明代] 茅坤
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
出自《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明代] 茅坤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出自《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明代] 茅坤
一人有福,带挈一屋。
出自《西游记·第六十九回》[明代] 茅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出自《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明代] 茅坤
古之从仕者养人,今之从仕者养己。
出自《格言联璧·从政类》[明代] 茅坤
资料参考:青霞先生文集序(明代 茅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