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人 > 清代诗人 > 张惠言

张惠言简介

张惠言 张惠言(1761~1802)清代词人、散文家。原名一鸣,字皋文,一作皋闻,号茗柯,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嘉庆四年进士,官编修。少为词赋,深于易学,与惠栋、焦循一同被后世称为“乾嘉易学三大家”。又尝辑《词选》,为常州词派之开山,著有《茗柯文集》。 ...〔► 张惠言的诗文(4篇)张惠言的名句(5条)

主要成就

  张惠言早岁治经学,工骈文辞赋。后受桐城派刘大櫆弟子王灼、钱伯□的影响,与同里恽敬共治唐、宋古文,欲合骈、散文之长以自鸣,开创阳湖派。《送钱鲁斯序》和《古稿自序》,都曾自道其为文本末。后来文学韩愈、欧阳修,“不遁于虚无,不溺于华藻,不伤于支”(阮元《茗柯文编序》)。所作如《游黄赋》、《赁舂赋》、《邓石如篆势赋》、《送恽子居序》、《词选序》、《上阮中丞书》等,或恢宏绝丽,或温润朴健,气格颇为笃茂。

  张惠言又是常州词派的开创者。嘉庆二年(1797),他所编的《词选》行世。《词选》选录唐、五代、宋词凡44家、116首。他有感于浙派词的题材狭窄,内容枯寂,在《词选序》中提出了“比兴寄托”的主张,强调词作应该重视内容,“意内而言外”,“意在笔先”,“缘情造端,兴于微言,以相感动”,“低回要眇,以喻其致”;同于“诗之比兴变之义,骚人之歌”,“不徒雕琢曼词而已”。从清词的发展情况来看,张惠言的词论有超越他的前人朱彝尊之处。但他强调的“比兴寄托”在应用上也有片面性,如论说温庭筠、韦庄和欧阳修的一些艳词都有政治寄托,即失之于偏。

  张惠言的词现存46首,数量不多而颇有佳构,如〔水调歌头〕《春日赋示杨生子掞》(五首):“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晓来风,夜来,晚来烟。是他酿就春色,又断送流年”。抓住暮春景色,寄寓当时感慨,写得既沉郁,又疏快,“热肠郁思,若断仍连,全自风骚变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再如〔木兰花慢〕《杨花》借杨花的形象,寓作者怀才不遇、自伤飘泊的感喟,婉曲沉挚。在〔风流子〕《出关见桃花》中,作者所见之处是“地尽寒垣,惊沙北走;山侵溟渤,迭障东还”的榆关之外,却有一桃花“向人独笑”,然而“经他风雨,能几多番?”从中也寄托作者飘零沦落之感。此外,如〔木兰花慢〕《游丝同舍弟翰风作》、〔玉楼春〕“一春长放秋千静”、〔贺新郎〕“柳絮飞无力”等阕都写得委婉盘旋而能微言寄讽,体现出常州词派论“比兴寄托”、“意内言外”的主旨。朱孝臧题其《茗柯词》云:“回澜力,标举选家能。自是词源疏凿手,横流一别见淄渑。异议四农生。”(《强村语业》卷三)。四农为潘德舆字,尝谓:“张氏词选,抗志希古,标高揭己,宏音雅调,多被排摈,五代、北宋,有自昔传诵,非徒只字之警者,张氏亦多恝然置之。”(《与叶生书》)

  张惠言《词选》辑录虽偏苛严,评词也有穿凿附会和疏于考订的失误。但对历代词人的评论,较之浙派词人的论断,显得比较公允恰当。他自己所写的词,笔调较浙派厚重,但也不免有缺乏广泛的社会意义和用意较隐晦的毛病。

人物生平

  张惠言先祖自宋初由安徽滁州迁至武进,因之而为武进人。出生世代业儒的贫寒家庭,从七世祖张典以下到他的祖父张金第、父亲张蟾宾都以教授乡里为谋生方式。张惠言四岁丧父,生活贫寒,赖其母姜氏与姊观书(长惠言四岁)作女工,将他与遗腹而生的弟弟张翊(后改名琦)抚养成人。据其《先妣事略》记载,张惠言九岁离家,至常州城中依伯父张思楷读书。“一日暮归,无以为夕飧,各不食而寝。迟明,惠言饿不能起,先妣曰:“儿不惯饿惫耶?吾与尔姊尔弟时时如此也。”惠言泣,先妣亦泣。”其早年的艰难困苦于此可见一斑。

  迫于家贫,年十四,即为童子师。乾隆四十一年(1776)娶国子监生吴承绂之女为妻。次年,补县学附生,开始科举之路。乾隆四十四年(1779)试高第,补廪膳生。乾隆五十一年(1786)高中举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赴礼部会试,中正中榜。中正榜是从当年会试落第者挑选合乎要求者,任命为内阁中书或国子监学等职。张惠言考取了景山宫官学教习,教授内务府佐领以下官宦子弟,开始了长达八年的教学生涯。教学之余,与邓石如、陆以宁、吴德旋、孙星衍切磋古文词赋,与杨随安交流易学,学术境界得到提升。乾隆五十九年(1794)奔母丧,两年后,应时任富阳县令的挚友恽敬之邀,至浙江富阳县编修县志。未等县志修成,恽敬调任贵州江山县为官,张惠言至歙县,在江承之家授馆收徒。嘉庆二年(1797),易学著述相继问世。与张琦合编影响深远的《词选》。

  嘉庆四年(1799),第七次会试,中二甲进士,改庶吉士,充实录馆纂修官。六年(1801)四月,散馆,奉旨以部属用,朱珪奏改翰林院编修。嘉庆七年(1802)六月,卒于官,年四十二。

风流子·出关见桃花

清代张惠言

海风吹瘦骨,单衣冷、四月出榆关。看地尽塞垣,惊沙北走;山侵溟渤,叠障东还。人何在?柳柔摇不定,草短绿应难。一树桃花,向人独笑;颓垣短短,曲水湾湾。

东风知多少?帝城三月暮,芳思都删。不为寻春较远,辜负春阑。念玉容寂寞,更无人处,经他风雨,能几多番?欲附西来驿使,寄与春看。

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

清代张惠言

年年负却花期!过春时,只合安排愁绪送春归。

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江城子·填张春溪西湖竹枝词

清代张惠言

碧云无渡碧天沉,是湖心,是侬心。心底湖头,路断到如今。郎到断桥须有路,侬住处,柳如金。

南高峰上望郎登,郎愁深,妾愁深。郎若愁时,好向北峰寻。相对峰头俱化石,双影在,照清浔。

双双燕·满城社雨

清代张惠言

满城社雨,又唤起无家,一年新恨。花轻柳重,隔断红楼芳径。旧垒谁家曾识,更生怕、主人相问。商量多少雕檐,还是差池不定。谁省、去年春静。直数到今年,丝魂絮影。前身应是,一片落红残粉。不住呢喃交讯,又惹得、莺儿闲听。输于池上鸳鸯,日日阑前双暝。

人物资料

《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张惠言 注释

①负却:犹辜负。

②只合:只得,只当。

《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张惠言 评解

此词写春过惜春。作者以惋惜的心情埋怨自己年年错过花期。看似信手拈来,却是耐人寻味。“春来不觉去偏知”一句,更揭示了人之常情,即诸事往往在时过境迁之后,才倍觉珍贵。春如此,人生亦如此。全词语浅意深,新颖自然。

《相见欢》张惠言 翻译、赏析和诗意

年年背却花时间!过春时,只合安排愁绪送走了春天。

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

从此春来不觉走偏知。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张惠言,清人。

张惠言(1761~1802)清代词人、散文家。原名一鸣,字皋文,一作皋闻,号茗柯,武进(今江苏常州)人。乾隆二十六年生,嘉庆七年六月十二日卒。乾隆五十一年举人,嘉庆四年进士,官编修。少为词赋,深于易学,与惠栋、焦循一同被后世称为“乾嘉易学三大家”。又尝辑《词选》,为常州词派之开山,著有《茗柯文编》。

相关诗句

《相见欢》[清代] 张惠言

林花谢了春红,[2]

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3]

相留醉,几时重,[4]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相见欢》[清代] 张惠言

月明疏影林间。

水潺潺。

一点浓香十里、渡关山。

且莫负。

好分付。

冷无眠。

只怕笛声呜咽、到愁边。

《相见欢》[清代] 张惠言

金陵城上西楼。

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

簪樱散。

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相见欢(见月闻笛八月五夜)》[清代] 张惠言

新凉襟袂冷然。

乍晴天。

风送谁家羌管、月便娟。

云散尽,秋空碧,玉色悬。

洗耳时听三弄、等团圆。

《相见欢(秋思)》[清代] 张惠言

十年湖海扁舟。

几多愁。

白发青灯今夜、不宜秋。

中庭树。

空阶雨。

思悠悠。

寂寞一生心事、五更头。

《相见欢》[清代] 张惠言

当年两上蓬瀛。

燕殊庭。

曾共群仙携手、斗吹笙。

云涛晚。

霓旌散。

海鸥轻。

却钓松江烟月、醉还醒。

《相见欢》[清代] 张惠言

吟蛩作尽秋声。

月西沈。

凄断余香残梦、下层城。

人不见。

屏空掩。

数残更。

还自搴帷独坐、看青灯。

《相见欢(见月闻笛八月五夜)》[清代] 张惠言

新凉襟袂冷然。

乍晴天。

风送谁家羌管、月便娟。

云散尽,秋空碧,玉色悬。

洗耳时听三弄、等团圆。

作者千古名句

君子不傲人以不如,不疑人以不肖。

出自《小窗幽记·集奇篇》[清代] 张惠言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出自《七律二首·送瘟神的》[清代] 张惠言

饥寒起盗心

出自《增广贤文·下集》[清代] 张惠言

御陌青门拂地垂,千条金缕万条丝。

出自《杨柳枝词九首》[清代] 张惠言

君子反道以修德;正德以出乐;和乐以成顺。

出自《吕氏春秋·纪·季夏纪》[清代] 张惠言

不以无过为贤,而以改过为美也。

出自《资治通鉴·汉纪·汉纪四》[清代] 张惠言

世间珍果更无加,玉雪肌肤罩绛纱。

出自《咏荔枝》[清代] 张惠言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出自《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清代] 张惠言

隔岸荒云远断,绕矶小树微明。

出自《锦堂春·半壁横江矗起》[清代] 张惠言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出自《凉州词二首·其一》[清代] 张惠言

资料参考:相见欢(清代 张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