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开简介
刘开(1784—1824)字明东,又字方来,号孟涂,清代桐城人,散文家。 刘开出生数月丧父,母吴氏日耕夜织,尽心抚育。少时牧牛常依塾窗外,傍听塾师讲课,天长日久,习以为常,塾师颇为爱怜,留馆就读。刘开如饥似渴,遍读诗文。十四岁,以文章拜会姚鼐,姚鼐看后高兴地说:“此子他日当以古文名家,望溪、海峰之坠绪赖以复振,吾乡幸也。”遂收为弟子,授以诗文之法。刘开融会贯通,尽得师传,与同乡方东树、上元管同、歙县梅曾亮并称“姚门四大弟子”。道光元年(1821),受聘赴亳州修志,患暴疾而逝。 ...〔► 刘开的诗文(11篇)〕人物生平
在亳州写过一首诗:
小黄城外芍药花,
五里十里生烟霞。
花前花后皆人家,
家家种花如桑麻.....
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亳州聘请刘开修邑志,寓于佛寺中。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陡得疾,卒,享年41岁。有大量诗文存世,均收入《孟涂诗文集》。他的“君子之学必好问”、“非问无以广识”等语,已成为飨世名句。
降生数月而孤,小时家境贫寒,当牧牛童,喜欢偷听书塾老师朗读文章,听了能背诵。塾师发现后,邀他到书塾里学习,后来还把女儿许配给他。刘开十四岁时,拿着自己写的文章拜谒桐城派主要作家姚鼐。姚鼐非常赏识他,尽力教他文章作法,多次赞扬这位文坛新秀。从此刘开的才名轰动一时,后来成为桐城派著名作家之一,诗文均为世人称道。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亳州聘请刘开修邑志,寓于佛寺中。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陡得疾,卒,享年41岁。有大量诗文存世,均收入《孟涂诗文集》。
问说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人物资料
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做学问必然喜欢向别人提问请教。“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怎么能解决问题呢?
(对于)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问,借以破除那疑问,(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对于)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问。(对)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们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中庸》)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它。《尚书》不是说吗?“喜爱问(的人,学问知识)就丰富。”孟子论述:“找回自己的放纵散漫的心”(的时候),并提“学问之道”,“学”之后(就)紧跟着“问”。子思谈“重视品德修养”(时),归结到要(好)问(勤)学,(在他的提法中)“问”并且在“学”的前面。
古代的人虚心采纳善言善事,不挑选事情地问,不挑选人地问,(只要能)求取那有益于自己修养和学业的就可以了。因此,狂妄的普通人的话,圣人(也)采纳它,地位低微的樵夫,古圣先王(也)询问他,舜帝有天子的身份都向平民询问,以(他们的)大智却注意到浅近平常的意见,不是偶然的谦虚,实在是要从多方面听取有益的意见。三代以后,有“学”而没有“问”,朋友间的交往,能做到规劝做好事,不做坏事就不错了,那种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互相请教,勤勉地只是以进修为急务(的人)未多见,(更)何况世俗的人呢?
认为自己对,别人不对,(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学习有未贯通(不理解的地方),(却)偏偏以为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这样,就终生几乎(都)没有(什么)可问的事(了)。(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就)妒忌他,不愿意向他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就)轻视他,(认为)不值得向他问,(对)同自己水平相同的人,抱着嬉戏的态度而不敬重他,不甘愿向他问,像这样,就天下几乎没有可以问的人了。(什么)人(都)不值得佩服了,(什么)事(都)没有可疑的了,这只是自以为是罢了。自以为是,那错误还是小的;自己知道自己的浅薄却严密地掩盖自己的过错,宁愿让学习最终不进步,(也)不愿意虚心向别人请教,这样危害自己的内心修养,(错误可就)大了,而陷入这(种大错误)的人常常(占)十分之八九。
不这样(的话),就所问的(也)不是(他)所学的:(如)问(一些)天下的奇字僻典和琐屑事物来说说好玩;甚至自己心里所已经明白的(问题,却故意拿它),问别人,来试试那人的才能;(或者)非常难解答的事情问别人,来逼使那人难堪。如果不是这样,(或者)即使有与自己思想品德修养有密切关系的事情,可以收到得到教益的效果的,要压低一下自己的尊严(虚心向别人请教)也不能做到。唉!学习之所以不能接近古人,不是(正)由于这(原因)吗?
而且不喜爱问的人,(是)由于不能虚心;不能虚心(是)由于不诚心实意喜爱学习。也不是不专心用功的缘故,他学习的不是古代儒家学习的(东西),他喜爱的也不是古代儒家喜爱的(东西),不善于问是理所当然的。
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也)一定会出现一次错误。圣人所不了解(的事物),普通的人不一定也不了解;普通的人所能做的,圣人不一定能做。真理不专门存在于某人,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那么,“问”可以少得了吗?《周礼》(说),朝堂之外(要)询问百姓(对朝政的意见),国家的大事还问到平民。所以贵人可以问身份低的人,道德才能高的人可以问道德才能低的人,老人可以问年轻的人,只考虑道德学问方面的成就罢了。 孔文子不以向比他低下的人请教为耻辱,孔子认为他道德学问高。古人把“问”作为美德,而并不认为它是可耻的,后代的君子反而争先把“问”当作耻辱,那么古人所深深地(感到)羞耻的(事),后代人却做着而不以为耻的(就)多了,可悲啊!
注释
君子:古时对有德有才人的称呼。
辅:辅助。好:喜好
无以致疑:不会发现疑问;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致:求得。
广识:增广知识;广:使……广,增广,增加。
达于事:(使道理)用于实行。达,通晓,通达。
舍问:放弃提问。舍:放弃。
其奚决焉:怎么能解决问题呢;奚:何,怎么 。 其:之,代词,指代文中的“理”与“识” 。焉,代词,指代上述的“理”与“问”。 决:判断,解决。
就有道而正: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就:靠近;正:匡正;
以资切磋:借以共同研究;资:凭借。
交相问难(nàn):互相诘问;难:驳诘。
审:详细。
是己而非人:以己为是,以人为非。是:以……为是;认为……对 非:以……为非。
未安:不稳妥的地方。
臆度(yì duó):主观猜测;臆:主观的;度:猜测,估计
狎(xiá):亲近而不庄重。
专在:专门存在于某人。
唯,只。
舍问,其奚决焉 舍,放弃。
君子之学必好问 必:必须 好:喜欢,喜爱。
而或:但却。
不肖:不成器的人。
是故:因此。
相辅而行:互相协助进行。
贤:道德才能高。
破:破解。
理:真理。
知:了解,明白。
强:勉强。
不屑:不重视,轻视。
《问说》刘开 古诗:关于勤问的论说。
几:几乎。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忌:嫉妒。
或:有时。
妄:胡乱地。
得:某一方面的见解。
《问说》刘开 古诗写作特点
本文无论在命题,立意,论证方法或语言风格上,都可以看出有模仿韩愈《师说》的痕迹。可比较二者的异同。
两文都劝说人们要虚心学习,要向各种人学习。但论述角度略有不同。《师说》着重从“师”的角度,强调“师”的重要性,劝人虚心“从师而问”要“学于师”;《《问说》刘开 古诗》则着重从“问”的角度,强调“问”的重要性,主张“学必好问”。
《师说》第一部分提出论点后,第二部分(核心部分)就反复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对比鲜明地论证论点。《《问说》刘开 古诗》的论证方法也是这样。不同的是,《师说》对比的对象繁多,而《《问说》刘开 古诗》对比和对象单一,都是“古之人”与“今人”,对比的内容却涉及“问”的各个方面。
在语言风格上,两篇文章都很古朴。在句式运用上,两篇文章都注意整齐的排偶句与灵活的散文交错运用,奇偶互现,错落有致,以取得波澜起伏,气势雄壮的效果。在散句中穿插相当多的排偶句,是《师说》和《《问说》刘开 古诗》的共同语言特点。《《问说》刘开 古诗》中有些句子,与《师说》的某些句子,连结构和意思也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内容主旨
本文共七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引论。
作者先提出“君子之学必好问”的中心论点,接着辩证地分析“问”与“学”相辅而行的关系,再转而强调指出:好学一定要勤问。
第二部分:本论。第二到第六段从正反两方面详细阐明为什么要勤问。
第二段先从正面阐明“问”的重要作用:问不择人,问必有得。作者分两方面论述:①说明三种问的人(贤于已者,不如已者,等于已者)都有收获;②引儒家经典和大师的话,先是暗引,后是明引,证明“问”是进德修业的重要条件,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深刻地阐明了中心论点。
第三到第六段论述怎样才算好问和问应持什么态度。
第三段举古人好问为典范,并对比古今之人的不同表现,分两个层次:①古人好问,不择事,不择人,能取善之弘;②今人有学而无问,为下文针砭时弊作了铺垫。
第四、五段转入分析今人的错误表现:
第四段、针对今人“是己非人”的弊端,作者从事(问的内容)和人(问的对象)两方面进行批评。在写作方法上将今人和古人的言行构成鲜明的对比:古人“不择事而问”而今人“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事未安,妄以臆度”;“古人不择人而问”而今人对“贤于已者;忌之而不愿问”,对“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对“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这个层次对今人的批判与前面第二段关于问各种人都能有收获的论述,以及第三段“古之人,不择事而问,不择人而问”遥相呼应。这段最后提出“有学无问”的危害性。
第五段、批判今人“非所问所学”的不良风气。作者先指出今人问的三种不良动机:“快言论”、“试其能”“容其短”。最后以感叹句作结,再以“不能几于古”来古今对比,批评今人。
第六段、推究今人不好问的根本原因。
第三部分(第七段)作者申说自己的主张。
《问说》刘开 翻译、赏析和诗意
君子的学问必定喜欢问。
问和学习,相辅而行为准则。
非学无以产生怀疑,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
道理明白了,可是还可能不能应用于实践;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除了询问,将怎样去解决呢?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问,借以破除那疑问,所谓“就有道而正”了。
不如自己的人,问他去一个得到,所谓“以能向不能,以多对少”的意思。
等在自己的人,向他们问,借以共同研究,所说的互相提问(n落n),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
《书》不是说过吗?“好问则裕。
”孟子论:“求放心”,而都称为“学问之道”,学习就是继以问的。
子思说:“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而且首先在学习了。
古人虚中快乐好,不管事,问他,不择人而问他,取其有益于自身而已。
所以傻瓜说的话,选择的圣人,平民(r高山瑶)的微,先人们询问他们,舜将天子而向普通人,以大智慧而观察到接近说,不只是为谦虚,如果取得好的宏大的。
三代以下,有学识而没有问,朋友的朋友,至于劝人行善规划已经足够了,其以义理相咨询,孜孜不倦的只有进修是急,没有的多见的,何况世俗吗?认为自己对,别人不对,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
学习有没有达,却强以为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
这样,就终身几乎没有什么可问的事情了。
胜过自己的人,就嫉妒他,不愿意向他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就轻视他,认为不值得向他问;对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在突的而去不甘心问他,像这样,就天下几乎没有可以问的人了。
人不足以服了,事无可怀疑了,这只老师心中自以为是罢了。
自行使用,这小东西;从知道自己落后而谨慎地保护其失误,宁让学生始终不进,不想假以下的人,这是有害于思想的大,而实践的人常常十分之八九。
不对,就所问非所学习:询问天下的差异鄙事以节说的话论;甚至心所已经明确的,问的人来测试他的能力,最难解释的事情的,问的人来追究其短。
而不是这样的,虽然有切在身心性命的事,可以收取的益处,求一个委屈自己了而不可能的。
唉!学之所以不能几乎(jī)在古代的人,不是这个原因吗?而且,不好问的人,由于心不能假的;心不虚,由好学的不诚实的。
也不是不潜心专门力量的敌人,他的学习不是古人的学,他喜欢也不是古人的好了,不能问应该的。
智者千虑,也一定会出现一次失误。
圣人所不知道,未必不是愚笨的人所了解的;愚笨的人所能做的,未必不是圣人所不能做的。
理没有专门在,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既然这样,那么,问可以少得了吗?《周礼》,外朝来询问万人民,国家的政事还问到普通人,所以地位高的人可以问身份低的人,道德才能高的人可以问不成器的人,老人可以问年轻的人,只需考虑道德学问方面的成就罢了。
孔文子不耻下问,您认为的。
古人以问为美德,而不见其有可耻啊,后来的君子争着以问为耻,然而,古人所深可耻的,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羞耻的人太多了,悲伤啊!*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作者介绍
相关诗句
《有客从伯父大夫问说之者伯父报之曰吾侄家中》[清代] 刘开
兰菊不易糗,孔鸶难与仪。
春事漫婵媛,焚香读楚辞。
北斗仰欲援,南征俯自悲。
胡为不痛饮,未肯歠其醨。
君之门九重,举世莫余知。
世父误见赏,中情自有奇。
更愿媒美蓉,远举骖白螭。
作者千古名句
刑称罪,则治;不称罪,则乱。
出自《荀子·正论》[清代] 刘开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出自《上邪的》[清代] 刘开
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
出自《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清代] 刘开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出自《又呈吴郎》[清代] 刘开
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
出自《田园乐七首·其一》[清代] 刘开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出自《寿阳曲·江天暮雪》[清代] 刘开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出自《蚕妇》[清代] 刘开
今我来思,雨雪载途。
出自《出车的》[清代] 刘开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出自《梦游天姥吟留别》[清代] 刘开
鹭窥芦箔水,鸟啄纸钱风。
出自《寒食郊行书事》[清代] 刘开
资料参考:问说(清代 刘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