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蟾简介
(约公元八八一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河朔间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中和初前后在世。家贫,工诗,气势雄伟。性倜傥,然尚气节,虽人与千金,非义勿取。十年场屋,未得一第,自伤运蹇,有“颜色如花命如叶”句。与郎中郑谷为友,酬赠称高先辈。乾符三年,(公元八七六年)以高侍郎之力荐,始登进士。乾宁中,(公元八九六年左右)官至御史中丞。蟾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 高蟾的诗文(30篇)高蟾的名句(3条)〕人物生平
唐代诗人。河朔(山西河北北部)人。生卒年不详。本为寒士, “性倜傥离群,稍尚气节。人与千金无故,即身死亦不受。”(《唐才子传》)累举不第,历时10年,曾怨而作诗道:“曾和秋雨驱愁入,却向春风领恨回。”(《下第出春明门》)又曾题诗省墙间:“阳春发处无恨蒂,凭仗东风分外(一作‘次第’)吹”(《春》之一)。唐僖宗乾符三年(876)中进士。唐昭宗乾宁年间,官至御史中丞。与郑谷、贯休友善,郑谷有《高蟾先辈以诗笔相示抒成寄酬》诗,贯休有《避地寄高蟾》诗。高蟾工五、七言律绝,多写感事愤世、嗟老伤怀的悲慨,较好的有《金陵望晚》、《晚思》、《途中除夕》等。其压卷之作是揭露抨击晚唐科举的《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诗全用比体,寄兴深微。《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有《高蟾诗》1卷。 《全唐诗》卷668亦将其诗编为1卷。
高蟾的诗在《全唐诗》中仅保存36首,但很有特点。总起来看,主观抒情的多,客观记事的少,但都浸透着个人的凄楚和时代的悲哀。高蟾的诗大多是律诗、绝句,尤以五绝和七绝为多,这和曹邺、刘驾、邵谒等以五言古诗为主者不同,又是一种创作倾向。高蟾的诗风与李白相似,清通不尚雕饰,以表情达意为主,有些地方,宁肯不合律,也不以声害义。高蟾的诗中往往用叠字,与其他字词搭配,构成美好的诗句,这是他诗歌的独特之处。
人物资料
《感事》高蟾 翻译、赏析和诗意
浊河从北下,清洛向东流。
清浊都如此,什么人不白了头。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高蟾,唐人。
高蟾,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郡望渤海(今河北沧州一带)人。出身寒素,累举不第。僖宗乾符三年(876)登进士第,昭宗乾宁中官至御史中丞。与郑谷友善。生平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六一、《唐才子传》卷九。孙光宪谓其“诗思虽清,务为奇险,意疏理寡”(《北梦琐言》卷七)。辛文房则谓其诗“气势雄伟,态度谐远,如狂风猛雨之来,物物竦动,深造理窟”(《唐才子传》卷九)。
相关诗句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唐代] 高蟾
谁引长河贯洛城,銮舆东去此为轻。
洪涛不服天津束,日夜奔腾作怒声。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唐代] 高蟾
凤楼深处鏁云烟,一鏁云烟又百年。
痛惜汾阴西祀后,翠华辜负上阳天。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唐代] 高蟾
宠辱事多今不见,兴亡时去止堪哀。
诸观今日长安道。
抵暮行人犹往来。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唐代] 高蟾
云轻日淡天津暮,风急林疏洛水秋。
独步独吟人莫会,时时鸥鹭下汀洲。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唐代] 高蟾
溪边闲坐眼慵开,波射长堤势欲摧。
多少水禽文彩好,几番飞去又飞来。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唐代] 高蟾
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
不似世人忙里老,生平未始得开颜。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唐代] 高蟾
堤边草色长芊芊,陌上行人自往还。
渌水欲净不得净,春风未放柳条闲。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唐代] 高蟾
去年桥上凭栏人,今岁桥边骑马身。
桥上桥边不知数,於今但记十三春。
作者千古名句
言者异,则人心变矣。
出自《战国策·赵三·秦攻赵于长平》[唐代] 高蟾
日暮飞鸦集,满山荞麦花。
出自《题卢处士山居 / 处士卢岵山居》[唐代] 高蟾
春至花如锦,夏近叶成帷。
出自《芳树》[唐代] 高蟾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出自《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唐代] 高蟾
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
出自《增广贤文·上集》[唐代] 高蟾
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
出自《哭李商隐》[唐代] 高蟾
正是春留处。
出自《点绛唇·时霎清明》[唐代] 高蟾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出自《商山早行》[唐代] 高蟾
风日薄、度墙啼鸟声乱。
出自《宴清都·初春》[唐代] 高蟾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出自《山中雪后》[唐代] 高蟾
资料参考:感事(唐代 高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