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照邻简介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 卢照邻的诗文(125篇)卢照邻的名句(5条)〕轶事典故
卢照邻小的时候非常聪明,获得赏识,获得提升,一直到都尉。但他患了“风疾”(可能是小儿麻痹症或痳疯病),因此不得不退职。
孙思邈曾悉心为卢照邻调治风疾,照邻问曰:“高医愈疾,奈何?”思邈答:“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居,和为雨,怒为风,凝为雨霜,张为虹霓,天常数也。人之四支五藏,一觉一寐,吐纳往来,流为荣卫,章为气色,发为音声,人常数也。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所同也。”
虽然他还试图做门客,但后来他的病越来越严重,双脚萎缩,一只手也残废了。他买了几十亩地来养老,但终因疾病的痛苦,决定与亲属道别,投颍水自杀。由于卢照邻投江自尽的同一年,他的师父孙思邈逝世,于是也有人认为,卢照邻是为了追随他的师傅而去的。
人物生平
卢照邻,唐初诗人。字升之,号幽忧子,“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具体生卒年,史无明载。后人只能据其诗作及联系相关事件等,推测其生卒时间:《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载:“约635-约689年,一说约636-695年后”;《唐诗大辞典.修订本》称:“634-686年,一说635-689年”;《唐诗汇评》则记:“约630-约680年后”。都各有说法。
卢照邻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出身望族,幼读诗书,曾师从曹宪、王义方受小学及经史,博学能文。
654年(唐高宗永徽五年),为邓王李裕府典签(据张鷟《朝野佥载》卷六),甚受器重,李裕曾经对别人说:“此吾之相如(司马相如)也。”即是将卢照邻视为西汉文学大家司马相如看待。李元裕是唐高宗李渊的第十七子,是当时皇帝李治的叔父,藏书甚丰,卢照邻利用工作之便(注:唐初典签掌书册簿疏,类似于文书工作),得以博览群书,获益不少。
663年(唐高宗龙朔末)初,卢照邻调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另一说,卢照邻任益州新都渭时间为668年(唐高宗乾封三年)。
669年(唐总章二年)底,卢照邻二考秩满去官。
卢照邻离开蜀地后,寓居洛阳。曾被横祸下狱,因友人救护得免。后染风疾,居长安附近太白山,入山时间一说是674年(上元元年)秋冬,因服丹药中毒,手足残废。后转少室山中之东龙门山,又徙居阳翟具茨山下,买园数十亩,疏凿颍水,环绕住宅,预筑坟墓,偃卧其中。他“自以当高宗时尚吏,己独儒;武后尚法,己独黄老;后封嵩山,屡聘贤士,己已废。著《五悲文》以自明”(《新唐书》本传)。
政治上的坎坷失意及长期病痛的折磨,卢照邻最后自投颍水而死。河南省禹州市无梁镇龙门村尚家村的河溪西岸有卢照邻墓位,尚存高大的墓冢。
人物资料
《哭金部韦郎中》卢照邻 翻译、赏析和诗意
金曹刚刚接受任命,玉地开始含香。
翻同五天?,突然看见一颗星。
宾客还扶路,可怜人就上堂。
歌筵长寂静,哭位从苍苍。
每年接待截断,早晚罗雀张。
书留北魏国主阀,灵魂遮掩汉家床。
只能让永平皇帝,千年停止打郎。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卢照邻,唐人。
作者千古名句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
出自《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唐代] 卢照邻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出自《小雅·巧言》[唐代] 卢照邻
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
出自《喜迁莺·霜天秋晓》[唐代] 卢照邻
秋来愁更深,黛拂双蛾浅。
出自《生查子·秋来愁更深》[唐代] 卢照邻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出自《山中问答 / 山中答俗人问》[唐代] 卢照邻
崇岩吐清气,幽岫栖神迹。
出自《庐山东林杂诗》[唐代] 卢照邻
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出自《逍遥游(节选)》[唐代] 卢照邻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出自《贞观政要·卷五·论公平》[唐代] 卢照邻
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
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唐代] 卢照邻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出自《格言联璧·惠吉类》[唐代] 卢照邻
资料参考:哭金部韦郎中(唐代 卢照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