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铉简介
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 徐铉的诗文(114篇)〕轶事典故
先世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后迁居广陵。父延休,官江都少尹。徐铉十岁能属文,宅居栖霞寺侧。
初事南唐,历官御史大夫、率更令、右散骑常侍,官至吏部尚书。宋开宝七年(974年),赵匡胤令大将曹彬伐南唐。徐铉曾二度奉李煜之命使宋,谋求和平,告太祖曰:“煜事陛下,如子事父,未有过失,奈何见伐?”太祖道:“汝以为父子分两家,可乎?”铉不能对。十一月,徐铉、周惟简再次入奏,徐铉道:“李煜因病未任朝谒,非敢拒诏也,乞缓兵以全一邦之命。”其言极恳切,与太祖辩,反复再三,声气愈厉。赵匡胤辩不过,拔剑而起,怒斥徐铉:“不须多言!江南国主何罪之有?只是一姓天下,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徐铉不敢再言。
南唐亡后,随李煜入观宋太祖,命为率更令。累官至散骑常侍。博学多才,有一只象毙命,取胆不获。铉曰:“于前左足求之。”果得。召问铉,对曰:“象胆随四时在足,今方二月,故知之。”徐铉曾奉旨与句中正、葛湍、王惟恭等同校《说文解字》,于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年)完成并雕版流布,世称“大徐本”,又曾编纂《文苑英华》、《太平广记》等。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叹息:“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徐铉退而告之,宋太宗闻之大怒,赐李煜自尽。淳化二年(991年),遭庐州女僧道安诬,被贬谪为静难行军司马(属邠州)。邠州苦寒,终不御毛褐,致冷疾(风寒),八月二十六日“晨起,方冠带,遽索笔手疏,约束后事,又别署曰:‘道者,天地之母。’书讫而卒,年七十六。”
主要成就
古文
徐铉的文章承晚唐骈俪之风,而体格孤秀。他为李煜所作墓志铭,立言得体,《宋文鉴》曾录此铭。著有《骑省集》(即《徐公文集》)三十卷,由女婿吴淑编集。前20卷是在南唐作官时写的,后10卷为入宋后所作。有《四部丛刊》影印黄丕烈校旧抄本30卷,附录1卷。近人徐乃昌翻刻宋本,附《补遗》1卷、《校勘记》1卷。另有《学津讨原》、《津逮秘书》等。徐铉好谈神怪,有门客蒯亮乃江东布衣,九十余岁,好大言夸诞,所言皆载入《稽神录》。
徐铉在南唐时,文章议论与韩熙载齐名,称“韩徐”,又与弟徐锴俱精通文字学,号“大小徐”。曾与句中正等共同校订《说文解字》,增补19字入正文,又补402字附于正文后。经他们校订增补的世称“大徐本”。
徐铉长于书法,喜好李斯小篆,隶书也较出色。宋代欧阳修《集古录跋尾·泰峄山刻石》载:“昔徐铉在江南,以小篆驰名,郑文宝其门人也,尝受学于铉,亦见称于一时。”清代冯武称其:“善小篆,映日视之,画之中心,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至于曲折处,亦当中,无有偏侧;乃笔峰直下不侧,故锋常在画中。”黑龙江省博物馆藏有他的《篆书千字文残卷》(宋摹本)。徐铉的行书也颇为人称道,代表做《私诚帖》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全篇结构平稳,但又不掉趣味,书风含蓄天然,开宋人尚意书风的先河。
诗作
徐铉的诗平易浅切,真率自然,不押险韵,不用奇字,颇近白居易诗风。其《贬官秦州出城作》、《送王四十五归东都》、《寄高邮陈郎中》等诗,均能出自肺腑,情到语流,无生涩雕琢之病。相传徐铉文思敏捷,凡有撰作,常不喜预作,有想请他写文章的人,临事来请,他执笔立就。徐铉曾说,“文速则意思敏壮,缓则体势疏慢”(《郡斋读书志》),所以他的诗流畅有余而深警不足。但也时出隽句,如:“井泉生地脉,砧杵共秋声”(《喜李少保卜邻诗》),足见其思致闲远,意味深长。
主要作品
人物生平
先世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后迁居广陵。父延休,官江都少尹。徐铉十岁能属文,宅居栖霞寺侧。
初事南唐,历官御史大夫、率更令、右散骑常侍,官至吏部尚书。宋开宝七年(974年),赵匡胤令大将曹彬伐南唐。徐铉曾二度奉李煜之命使宋,谋求和平,告太祖曰:“煜事陛下,如子事父,未有过失,奈何见伐?”太祖道:“汝以为父子分两家,可乎?”铉不能对。十一月,徐铉、周惟简再次入奏,徐铉道:“李煜因病未任朝谒,非敢拒诏也,乞缓兵以全一邦之命。”其言极恳切,与太祖辩,反复再三,声气愈厉。赵匡胤辩不过,拔剑而起,怒斥徐铉:“不须多言!江南国主何罪之有?只是一姓天下,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徐铉不敢再言。
南唐亡后,随李煜入观宋太祖,命为率更令。累官至散骑常侍。博学多才,有一只象毙命,取胆不获。铉曰:“于前左足求之。”果得。召问铉,对曰:“象胆随四时在足,今方二月,故知之。”徐铉曾奉旨与句中正、葛湍、王惟恭等同校《说文解字》,于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年)完成并雕版流布,世称“大徐本”,又曾编纂《文苑英华》、《太平广记》等。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叹息:“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徐铉退而告之,宋太宗闻之大怒,赐李煜自尽。淳化二年(991年),遭庐州女僧道安诬,被贬谪为静难行军司马(属邠州)。邠州苦寒,终不御毛褐,致冷疾(风寒),八月二十六日“晨起,方冠带,遽索笔手疏,约束后事,又别署曰:‘道者,天地之母。’书讫而卒,年七十六。”
人物资料
《抛球乐》徐铉 翻译、赏析和诗意
歌舞送飞球,黄金杯碧玉筹。
管弦桃李月,帘幕凤凰楼。
一笑千场醉,浮生任白头。
灼灼傅花枝,纷纷度画旗。
不知红烛下,照看到彩色球飞。
借形势因期克,巫山暮雨回家。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徐铉,唐人。
相关诗句
《抛球乐》[唐代] 徐铉
金蹙花毽小,真珠绣带垂,绣带垂。
几回冲凤蜡,千度入香怀。
上客终须醉,觥盂且乱排。
《抛球乐》[唐代] 徐铉
红拨一声飘,轻裘坠越绡,坠越绡。
带翻金孔雀,香满绣蜂腰。
少少抛分数,花枝下索饶。
《抛球乐》[唐代] 徐铉
细开根基妙道,几人深知。
自大朴初分,剖散洪ㄨ,画八卦帝尊伏牺。
辨百草、功显神农,播稼穑、德布华夷。
次后运启轩辕,圣明宣教,诸方吐瑞芝。
感遐荒奠枕,清宁万国,更迤逦求道,七十馀师。
从此阐淳风,降后代神仙出世机。
既到今日,不悟群迷。
总被利名驱驰。
独余摆脱羁縻。
任落魄、南北与东西。
壶中景,真消息,三火烹煎坎离。
杳冥恍惚,谁信有、纯阳龙飞。
斡开玉户金关,祥烟瑞气,红云罩紫微。
听无弦雪曲,仙音韵正美,见日月配合,结就刀圭。
功满大丹成,便拂袖长生路上归。
住天宫快乐,武陵瑶池。
《抛球乐》[唐代] 徐铉
道人心印悟来,自然惺洒。
这妙用、玄关造化,神功巧笔,今古难画。
见壶中、不夜春光,有锦绣、江山相亚。
处处花萼楼台,秀吐香风,高耸蟠桃架。
玩紫微绛阙,瑶池阆苑,岂羡世间,园林郊野。
闲步凤凰台,听一派箫韶,音韵清雅。
任纵横出入,灵空不用,玉鞭金马。
然卓立乾坤,看万象、森罗青霄下。
五明宫,玄珠会,妙体婵娟娅姹。
醍醐芝草,谁肯著、千金酬价。
有缘得遇真师,点透灵通,常应无虚诈。
赏圣贤至理,谦慈度日,更六根清净,无为风化。
性月桂枝芳,放万道光明无毁谢。
把天机秘诀,勿令轻舍。
《抛球乐》[唐代] 徐铉
春早见花枝,朝朝恨发迟。
及看花落后,却忆未开时。
幸有抛球乐,一杯君莫辞。
《抛球乐水龙吟令/抛球乐》[唐代] 徐铉
洞天景色常春,嫩红浅白开轻萼。
琼筵镇起,金炉烟重,香凝锦幄。
窈窕神仙,妙呈歌舞,攀花相约。
彩云月转,朱丝网徐在,语笑抛球乐。
绣袂风翻凤举,转星眸、柳腰柔弱。
头筹得胜,欢声近地,光容约。
满座佳宾,喜听仙乐,交传觥爵。
龙吟欲罢,彩云摇曳,相将归去寥廓。
《莫思归/抛球乐》[唐代] 徐铉
花满名园酒满觞。
且开笑口对秾芳。
秋千风暖鸾钗亸,绮陌春深翠袖香。
莫惜黄金贵,日日须教贳酒尝。
《抛球乐折花令/抛球乐》[唐代] 徐铉
翠幕华筵,相将正是多欢宴。
举舞袖、回旋遍。
罗绮簇宫商,共歌清羡。
当琼浆泛泛满金尊,莫惜沉醉,莫惜沉醉,永日长游衍。
愿乐嘉宾,嘉宾式燕。
作者千古名句
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出自《送杨氏女》[唐代] 徐铉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出自《战国策·楚四·庄辛谓楚襄王》[唐代] 徐铉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出自《登飞来峰》[唐代] 徐铉
故时年岁善,则民仁且良;时年岁凶,则民吝且恶。
出自《墨子·05章 七患》[唐代] 徐铉
妙极生知,睿哲惟宰。精理为文,秀气成采。
出自《文心雕龙·征圣》[唐代] 徐铉
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出自《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节》[唐代] 徐铉
黄华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远客生。
出自《秋怀》[唐代] 徐铉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出自《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唐代] 徐铉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出自《兰陵王·柳》[唐代] 徐铉
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
出自《韩碑》[唐代] 徐铉
资料参考:抛球乐(唐代 徐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