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肩吾简介
庾肩吾(487-551),字子慎,一作慎之。南阳新野(今属河南省)人。世居江陵。初为晋安王国常侍,同刘孝威、徐摛诸人号称“高斋学士”。简文即位,进度支尚书,有集十卷。历仕太子中庶子、进度支尚书、江州剌史等职,封武康县侯。工诗,其诗雕琢辞采,讲究声律。胡 应麟称其诗“风神秀相,洞合唐规”。《书品》为其重要的书法论著,文中挑选了以东汉张芝居首的草、隶书家共128人,按品位分高、中、低三等,每等再分上、中、下三级。此书的特点在于不是就每件作品加以品评,而是就每一级集中综合品评,区分优劣。 ...〔► 庾肩吾的诗文(100篇)〕主要成就
庾肩吾,南朝梁文学家。字子慎,一作慎之。原籍南阳新野(今属河南)。八岁能赋诗。初为晋安王萧纲国常侍,历任云麾参军、兼记室参军。王好文学,为太子,开文德省,招纳文士,与刘孝威、江伯摇、孔敬通、申子悦、徐昉、徐摛、王囿、孔铄、鲍至等十人同被赏接,又受命抄撰众籍,丰其果馔,号为“高斋学士”。
萧纲即帝位(简文帝),任度支尚书。侯景至建康,矫诏遣肩吾使江州招降萧大心,他乘机逃至会稽,间道奔江陵投萧绎,任江州刺史,领义阳太守,封武康县侯。卒赠散骑常侍、中书令。工诗赋。诗与徐摛齐名,早期多为奉和应制、侍宴、谢启一类酬应之作,风格靡丽,为“宫体诗”创始人之一。但某些诗句如“路高村反出,林长鸟更稀。寒云间石起,秋叶下山飞”(《游甑山》),“泉飞疑度雨,云积似重楼”(《寻周处士弘让》)等,写景较生动。诗歌形式上讲求对仗,注重声律,对后来律诗的形成有所贡献。
明胡应麟《诗薮》称其“风神秀相,洞合唐规”,王夫之《古诗品选》推为“近体之宗祊”。晚年经乱,诗风有所转变,如《乱后行经吴邮亭》等诗,抒发对时代动乱的感慨,情辞慷慨,笔力较为雄健。又善书法,著有《书品》传世,叙述书法源流演变,评论历代书法家之特色,颇受后人重视。《隋书·经籍志》载其有集十卷,但唐李贺已经感叹不得见其遗文(《还自会稽歌序》)。明张溥辑有《庾度支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人物生平
梁简文帝萧纲初封晋安王,庾肩吾为晋安国常侍。萧纲迁镇,庾肩吾也随同迁转,历任云麾参军,并兼记室参军。萧纲喜好文学,招纳文士,庾肩吾和徐□、刘孝威等同被赏接,又受命抄撰书籍,当时号为高斋学士。简文帝萧纲继位后,以庾肩吾为度支尚书。后侯景至建康,矫诏遣庾肩吾使江州招降萧大心,他乘机逃至会稽,转赴江陵,投奔萧绎,封武康县侯,《梁书》及《南史》庾肩吾传都未明记其生卒年和年岁。
梁元帝27岁时所作《法宝联璧序》,记庾肩吾为48岁,可以推知其生年。庾信于承圣二年(553)封武康县侯,袭父爵,则庾肩吾当卒于此年。元帝萧绎为作墓志。
庾肩吾历任萧纲府中属官,当时盛行的宫体诗,他是推波助澜者之一。现存的诗文,多为应制、奉和、侍宴、谢启这一类酬应之作,但象“路高村反出,林长鸟更稀。寒云间石起,秋叶下山飞”(《游甑山》),“泉飞疑度雨,云积似重楼”(《寻周处士弘让》)等句写景还很生动。他的《乱后行经吴邮亭》一诗,对侯景之乱也颇有悲愤之情。由于他讲求声律,有一些五言诗已经具备了五言律诗的雏形。
庾肩吾还是一位书法家,著有《书品》,叙述书法的源流演变,评论历代书法家的特色,颇受后人的重视。
人物资料
《乱后行经吴御亭》庾肩吾 翻译、赏析和诗意
邮亭回头一望,
风尘千里昏。
青袍不同春草,
白马就是吴门。
獯戎为害伊洛,
杂种乱辍辕。
辇道同关塞,
王城像太原。
美好鼎尚重,
秉礼国仍然存在。
殷窗爻虽然迹,
尧城官吏转尊。
泣血悲伤向东逃走,
横戈念往北跑。
方凭七庙略,
誓雪五陵冤屈。
人事现在这样,
天道和谁讨论。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庾肩吾,南北朝人。
庾肩吾(487年—551年),字子慎。原籍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中国南朝梁代文学家、书法理论家。《隋书·经籍志》载有《梁度支尚书庾肩吾集》10卷,但李贺已经感叹不得见其遗文(李贺《还自会稽歌序》)。明代张溥辑有《庾度支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作者千古名句
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斯孔子受之矣。
出自《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四节》[南北朝] 庾肩吾
天下无有不散筵席
出自《醒世恒言·卷三十五》[南北朝] 庾肩吾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出自《清平乐·留人不住》[南北朝] 庾肩吾
望家思献寿,算甲恨长年。
出自《除夜长安客舍》[南北朝] 庾肩吾
中山人予之猫,猫善捕鼠及鸡。
出自《乞猫》[南北朝] 庾肩吾
故人何在,水村山郭。
出自《忆秦娥·季温老友归樵阳人来闲书因以为寄》[南北朝] 庾肩吾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出自《长干行二首》[南北朝] 庾肩吾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出自《除夜》[南北朝] 庾肩吾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出自《》[南北朝] 庾肩吾
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
出自《鹧鸪天·当日佳期鹊误传》[南北朝] 庾肩吾
资料参考:乱后行经吴御亭(南北朝 庾肩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