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人 > 宋代诗人 > 范祖禹

范祖禹简介

范祖禹 范祖禹(1041-1098),字淳甫(淳,或作醇、纯,甫或作父),一字梦得,汉族,成都华阳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卒于哲宗元符元年,终年五十八岁。著名史学家,“三范修史”之一。祖禹著《唐鉴》十二卷,《帝学》八卷,《仁宗政典》六卷;而《唐鉴》深明唐三百年治乱,学者尊之,目为唐鉴公。《宋史本传》又著文集五十五卷,《宋史艺文志》并行于世。 ...〔► 范祖禹的诗文(148篇)

人物生平

  范祖禹,生于仁宗康定二年(公元1041年),卒于哲宗元符元年十月初十(公元1098年11月5日)。字淳甫,一字梦得,是北宋中期著名的史学家,“三范修史”范镇、范祖禹、范冲之一。

  据说,范祖禹出生时,他母亲梦见“一伟丈夫被金甲入寝室,曰:‘吾汉将军邓禹。’”因此,被命名为范祖禹。范祖禹从小是孤儿,他叔祖父是北宋名臣范镇,把他当作自己的儿子一样抚育。但范祖禹仍因为自己是孤儿而伤心不已,每当别人参加喜庆宴会时,他都面容凄惨,心情抑郁。整日里闭门读书,从不干预人事。后来到了京城汴梁,所接触的都是一时名人。叔祖父范镇对范祖禹十分器重,说:“此儿,天下士也。”

  范祖禹在仁宗嘉祐年间,中进士甲科。司光修撰《资治通鉴》,范祖禹负责唐代部分的撰写工作。在洛阳十五年,一心撰写《资治通鉴》,不事进取,赢得司马光的称赞。司马光认为他“智识明敏,而性行温良,如不能言;好学能文,而谦晦不伐,如无所有;操守坚正,而圭角不露,如不胜衣,君子人也。”《资治通鉴》修成后,司马光推荐范祖禹任秘书省正字。当时是王安石执掌朝政,也十分看重范祖禹。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与范祖禹十分友善,曾示意范祖禹去拜谒王安石,但范祖禹竟不为名利所动,没去拜谒。富弼致仕以后住在洛阳,很少与人接触,唯独对范祖禹例外;富弼病重时,召来范祖禹授给他临终密疏,主要是论述王安石查封误国和新法的弊端,言辞十分激切。富弼死后,别人都认为这样的奏疏奏上去肯定会得罪王安石,建议范祖禹不要上奏,但范祖禹还是坚持上奏了。

  神宗死去,哲宗继位,范祖禹擢任右正言。后吕公著执掌朝政,而范祖禹是吕公著的女婿,避嫌辞职改任祠部员外郎,不久又辞职而除任著作郎、修《神宗实录》检讨,后迁任著作郎兼侍讲。

  哲宗因夏天暑热,暂停讲书,范祖禹上疏皇帝认为,“陛下今日学与不学,系他日治乱。如好学,叫天下君子欣慕,愿立于朝,以直道事陛下,辅佐德业,而致太平;不学,则小人皆动其心,务为邪谄,以窃富贵。”建议哲宗恢复讲读。不久,范祖禹迁任起居郎,又召任中书舍人。吕公著死去,召拜右谏议大夫,首次上疏论皇帝正心修身的必要性。蔡确得罪,范祖禹上疏,建议宽厚对待大臣。蔡京在蜀地任职,范祖禹上疏批评蔡京“小有才,非端良之士。”当时的执政大臣想在新法、旧法中间依违模棱,范祖禹上书反对。不久,兼任国史院修撰、礼部侍郎,上书论述监、司、守、令官职的重要性。

  宣仁太后去世,朝迁上下议论纷纷,当权者胆小畏惧,莫敢发言,范祖禹担心小人乘机兴作浪,危害朝政,上奏皇帝不要听信谗言,遗误将来。又建议皇帝“以大公至正为心,罢安石、惠卿所造新法,而行祖宗旧政。”

  哲宗绍圣年间,章惇执掌朝政,有意恢复王安石、吕惠卿时期颁行的新法,范祖禹上书皇帝,极力证明章惇不可大用,皇帝没有听从,于是范祖禹请求离开京城去地方。皇帝当时准备重用范祖禹,但朝廷内外反对的人为数不少,于是以龙图阁学士出知陕州。不久,有人上奏论范祖禹在撰修《神宗实录》时刊落事迹、变乱美恶,再加上曾经上书谏禁中雇乳媪事,于是连贬武安军节度副使,昭州别驾,安置永州、贺州二地;不久,又迁往宾州、元符元年(1098年)被贬至化州安置,未几卒,卒年五十八岁。

  据记载,范祖禹“平居恂恂,口不言人过”。但遇到大是大非问题,往往坚持原则,据理力争,从不模棱两可。在皇宫里侍从皇帝,“守经据正,献纳尤多。”范祖禹为皇帝讲解《尚书》至“内作色荒,外作禽荒”时,拱手而立,再三吟诵,直到皇帝“首肯再三”,才肯罢休。每次为皇帝进讲之前,一定要端正衣冠,好似在皇上面前一般,命子弟在一旁侍立,先按讲其说,“开列古义,参之时事,言简而当,无一长语,义理明白,粲然成文。”被苏轼誉为皇帝的第一号讲官。范祖禹除参预编撰《资治通鉴》外,还独自撰有《唐鉴》十二卷,《帝学》八卷,《仁皇政典》六卷。特别是《唐鉴》十二卷,“深明唐三百年治乱,学者尊之,目为‘唐鉴公’。”

  范祖禹的诗文集被称为《范太史集》,共五十五卷。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范祖禹的文集,“世有两本,一本仅十八卷”,是明朝人程敏政从秘阁中借阅时摘钞而成,不是全本。《四库全书》收存的五十五卷本,与《宋史·艺文志》、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所记载的卷目基本相符,大概是宋朝时的旧本。在五十五卷的《范太史集》中,卷一至卷三是诗歌;卷四至卷六是表状、札子;卷七至卷十二是表;卷十三至卷二十六是奏议;卷二十七是进故事;卷二十八至卷三十三为翰林词章;卷三十四是启状;卷三十五是赋、论、策问;卷三十六是记、序、铭、书、传;卷三十七是青词、祭告文、诔文、哀词等;卷三十八至卷五十五为墓志铭、神道碑、皇族墓志铭、石记、皇族石记等。

王岐公挽词三首

宋代范祖禹

王俭风流相,岐公博赡资。

敷文成国典,亮采作官师。

送郑闳中待制提举洞霄宫

宋代范祖禹

成均祭酒出储胥,叹息东门祖二疏。

顾我言非韩吏部,多公节似孔尚书。

送周思道再知汉州三首

宋代范祖禹

千山行尽见平川,鸡犬相闻俗晏然。

父老共知仁圣意,十年重借使君贤。

望朝元阁

宋代范祖禹

昔年曾上阁边行,步步凌霞出太清。

鹤驾不归云缥缈,凤箫空断目分明。

送道纯归南康

宋代范祖禹

平生闻庐岳,梦想入松门。

京华走尘土,岁月空崩奔。

送陈元舆侍御赴庐江

宋代范祖禹

忆昔仁皇凭玉几,延和春书神龙起。

赭袍黄伞放诸生,却下红帘半天裹。

人物资料

《导引(虞主袝朝日中吕导引一曲)》范祖禹 翻译、赏析和诗意

延和临时座位,在位九年中。

往事已成空。

皇基固覆盂四海,本自太任功。

九虞初结束下西宫。

朝廷役石与天崇。

周家盛,卜年卜世,万代永远没有尽头。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范祖禹,宋人。

相关诗句

《导引(虞主袝朝日中吕导引一曲)》[宋代] 范祖禹

延和幄座,临御九年中。

往事已成空。

皇基固覆盂四海,本自太任功。

九虞初毕下西宫。

朝礻石与天崇。

周家盛,卜年卜世,万祀永无穷。

作者千古名句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出自《怨情》[宋代] 范祖禹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出自《礼记·乐记》[宋代] 范祖禹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出自《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宋代] 范祖禹

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出自《洛阳女儿行》[宋代] 范祖禹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出自《梦微之》[宋代] 范祖禹

安得五彩虹,驾天作长桥。

出自《焦山望寥山》[宋代] 范祖禹

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出自《秋声赋》[宋代] 范祖禹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出自《相鼠的》[宋代] 范祖禹

吞舟之鱼,荡而失水,则制于蝼蚁,离其居也

出自《淮南子·主术训》[宋代] 范祖禹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出自《送友人》[宋代] 范祖禹

资料参考:导引(虞主袝朝日中吕导引一曲)(宋代 范祖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