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的笔顺分步演示
康熙字典
沁【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七鴆切,音鈊。水名。《說文》水出上黨羊頭山。《水經》沁水出上黨沮縣謁戾山,南過穀遠縣,東至滎陽縣北,東入于河。《注》卽洎水。《郡縣釋名》沁河源出沁源縣,有二,一自縣西北綿山東谷南流,一自縣東北馬圈溝南流,俱至交口村合流入黃河。
州名。《廣韻》本漢穀遠縣,後魏置沁源縣,武德初置州,因沁水以名。《廣輿記》沁源縣屬沁州,沁水縣屬澤州。
《集韻》所錦切,音㾕。
斯荏切,音襂。
所禁切,音滲。義同。
以物探水也。《韓愈詩》義泉雖至近,盜索不敢沁。《註》北人以物探水爲沁。
思林切,音心。水名。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沁【卷十一】【水部】
水。出上黨羊頭山,東南入河。从水心聲。七鴆切
说文解字注
(沁)沁水。出上黨榖遠羊頭山。東南入河。上黨郡榖遠、二志同。今山西沁州沁源縣縣城南故榖遠城、漢縣也。前志榖遠下曰。羊頭山世靡谷。沁水所出。東南至熒陽入河。過郡三。行九百七十里。三郡、上黨河內河南也。水經曰。沁水出上黨涅縣謁戾山。南過榖遠縣東。至熒陽縣北。東入於河。按水經及注皆云至熒陽入河。師古據唐時在懷䩤武陟入河。疑轉寫錯誤。非也。古水道與唐時不同耳。山海經水經舉涅謁戾山、班許舉榖遠羊頭山者、羊頭卽謁戾也。戴先生曰。山在今武鄉縣西百二十里。西北接祁縣平遙縣。西南接沁源縣。一名麓臺山。迆邐而西爲綿山。其北爲介休縣。西爲靈石縣。皆謁戾山也。今沁水出沁州沁源縣西北百里之綿山東谷。西南流經平陽府岳陽縣東。又折而東南經澤州府沁水縣東。又南經陽城縣東而入河南懷慶府畍。歷濟源縣東北。又南經府城北。又東南經武陟縣東、修武縣西而入於河。與唐時入河處同。从水。心聲。七鴆切。七部。經典釋文引郭樸三蒼解詁曰。音狗吣之吣。吣今譌作沁。
包含《沁》字的名句
- 相思血,都沁绿筠枝。
作者:姜夔 出自《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
- 沁的词语 组词
- 沁的成语
- qìn lǜ沁緑
- qìn lù沁漉
- jiāo qìn交沁
- jīng qìn晶沁
- qìn liáng沁凉
- qìn yì沁溢
- qìn yuán chūn沁园春
- sēng gé lín qìn僧格林沁
- niè xuè qìn gǔ啮血沁骨
- qìn tòu沁透
- mǎ kè qìn马克沁
- qìn xīn沁心
- sā qìn撒沁
- qìn rùn沁润
- qìn rù xīn pí沁入心脾
- qìn pí沁脾
- qìn rén xīn fǔ沁人心腑
- qìn qìn xiàn xiàn沁沁涀涀
- qìn rén xīn pí沁人心脾
- qìn rù fèi fǔ沁入肺腑
- qìn rén xīn fèi沁人心肺
- qìn yuán沁园
- qìn rén fèi fǔ沁人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