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鼎的组词120+
  • 鼎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鼎的组词只列出前 120 个

鼎的意思


汉字

拼音dǐng

解释基本字义鼎dǐng(ㄉ一ㄥˇ)⒈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铜鼎。鼎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鼎镬。⒉  锅:鼎罐。鼎锅。⒊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鼎彝。九鼎。定鼎。问鼎。鼎祚(国运)。⒋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鼎峙。鼎足之势。⒌  大:鼎族。鼎臣。鼎力支持。⒍  正当,正在:鼎盛(shèng )。异体字㫀鐤鼑䁀汉英互译an ancient cooking vessel造字法象形Englishlarge, three-legged bronze caldron...【鼎的意思

字在前的组词

鼎沸:〈书〉形容喧闹、混乱,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人声鼎沸ㄧ舆论鼎沸。

鼎士:力能举鼎的人。指勇士。

鼎革:〈书〉除旧布新,指改朝换代。参看〖革故鼎新〗。[change of dynasties] 建立新的,革除旧的。旧时多指改朝换代

鼎事:指书上关于鼎的记载。

鼎建:犹营建。

鼎气:《史记.封禅书》:“天子使使验问巫得鼎无奸诈,乃以礼祠,迎鼎至甘泉,从行,上荐之。至中山,曣?,有黄云盖焉。”后因以“鼎气”指鼎所在上空的云气,为国运昌隆的吉祥之兆。

鼎娥:管烹调的女子。

鼎图:《战国策.秦策一》:“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后遂以“鼎图”指国家的重要器物。

鼎耳:1.鼎上两耳。2.《书序》:“高宗祭成汤,有飞雉升鼎耳而雊。”孔颖达疏:“高宗祭其太祖成汤于肜祭之日,有飞雉来升祭之鼎而雊鸣,其臣祖己以为王有失德而致此祥,遂以道义训王,劝王改修德政。”后以“鼎耳”为劝王修德政的典故。

鼎分:犹鼎足三分。

鼎治:大治。

鼎科:谓科举考试中的甲科。

鼎郊观:汉宫殿名。在长安。

鼎镬刀锯:鼎:古代烹用的青铜器物。镬:大锅。鼎镬:是古代的酷刑刑具,用以把人煮死。指古代四种酷刑的刑具,引用指称最残酷的刑罚。

鼎鼐调和:比喻处理国政。

鼎足而三: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也泛指三个方面。

鼎臣:重臣;大臣。

鼎鼎:盛大:鼎鼎大名。[great;be very important] 盛大声名鼎鼎

鼎赐:极厚的赐予。旧时书信中的敬辞。

鼎湖山:在广东省肇庆市东北。主峰鸡笼山,海拔1000米。层峦叠嶂,林木苍翠,有鼎湖钩樟、鼎湖冬青等珍贵树木。山上有庆云寺、白云寺、观雪亭、水帘洞、飞水潭等名胜古迹。为广东省四大名山之一和全国风景名胜区,并被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

鼎新革故: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掉旧的,建立拳的。

鼎纶:指皇帝的旨意。

鼎湖龙去:指帝王去世。同“鼎成龙去”。

鼎国:1.指朝廷重臣。2.鼎立的三个国家。

鼎甲:1.指豪族大姓。2.科举制度中状元﹑榜眼﹑探花之总称。以鼎有三足,一甲共三名,故称。

鼎吕:《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司马贞索隐:“九鼎大吕,国之宝器。言毛遂至楚,使赵重于九鼎大吕,言为天下所重也。”九鼎﹐相传为夏禹所铸;大吕﹐为周宗庙的大钟。后遂以“鼎吕”指事物及言论的份量重。

鼎荐:大力推荐。

鼎铛耳: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一:“御史中丞雷德骧劾奏普强占市人第宅,聚敛财贿,上怒叱之曰:‘鼎铛尚有耳,汝不闻赵普吾之社稷臣乎?’”后以“鼎铛耳”为责人有耳不闻的典实。

鼎臑:指鼎中煮熟的菜肴。

鼎游:谓鱼游于鼎釜。比喻无生路。

鼎争:三方相争。

鼎炉:1.道士炼丹的鼎和炉。2.指鼎形香炉。

鼎族:豪门贵族。[rich and aristocratical family] 豪门贵族君当结媛鼎族,以奉蒸尝。——白行简《李娃传》

鼎铛:鼎和铛。泛指煮器。

鼎钟:亦作“鼎锺”。鼎与钟。古代钟鼎上刻铭文,以旌有功者。有时即借指功业。

鼎鼎有名:鼎鼎:盛大的样子。非常有名。

鼎府:宰相府。

鼎成龙升:指帝王去世。同“鼎成龙去”。

鼎阀:显赫之门第。

鼎鱼幕燕:宛如鼎中游动的鱼,帷幕上筑巢的燕子。比喻处于极危险境地的人或事物。

鼎折:见“鼎折覆餗”。

鼎鼐:1.鼎和鼐。古代两种烹饪器具。2.喻指宰相等执政大臣。

鼎命:指帝王之位;国家之命运。

鼎言:〈书〉有分量的言论。

鼎台:指三公之位。

鼎食:列鼎而食。指世家大族的豪奢生活。[extravagant and luxurious] 列鼎而食,吃饭时排列很多鼎。形容富贵人家豪华奢侈的生活钟鸣鼎食之家。——唐. 王勃《滕王阁序》

鼎胡:见“鼎湖”。

鼎彝:亦作“鼎彜”。古代祭器,上面多刻着表彰有功人物的文字。

鼎膳:鼎中之食。

鼎贵:1.正当显贵。2.显赫尊贵之人。

鼎铏:煮牲之器及和羹之器。

鼎鼐和:见“鼎鼐调和”。

鼎门:1.城门名。旧洛阳城东南有鼎门。2.城门名。旧丹阳郡门。3.名门贵族。

鼎鬯:古代祭祀时的用物,故亦借指祭祀。

鼎锯:见“鼎镬刀锯”。

鼎能:最有才能。

鼎足三分: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鼎路门:汉长安城门名。

鼎元:科举中状元﹑榜眼﹑探花之总称。

鼎来:方来;正来。

字在尾的组词

司鼎:官名。光禄勋的别称。光禄勋,秦为郎中令,汉武帝时改此名。职权较广。唐以后专管皇室祭品﹑膳食及朝廷宴会。

沙鼎:用陶土和沙烧制的一种三脚锅。

拿鼎:见“拿大顶”。

汾阴鼎:即汾鼎。

曶鼎:西周中期青铜器。高二尺,围四尺,深九寸,款足作牛首形。原器已亡,今仅存铭文四百零三字。记周王对曶的策命,曶与其他贵族进行奴隶交易和诉讼事。见清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卷四。

帷鼎:谓参与帷幄之谋﹑居于台鼎之位。

孔鼎:正考父庙之鼎。正考父系孔子先祖。《左传.昭公七年》:“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兹益共,故其鼎铭云:‘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其共也如是。”杜预注:“考父庙之鼎。”

玉鼎:1.玉制的鼎。2.指传国重器。喻国运,政权。3.古代炊具的美称。4.指香炉。

宝鼎:1.古代的鼎。原为炊器,后以为政权的象征﹐故称宝鼎。2.香炉。因作鼎形,故称。3.指鼎炉,道士炼丹煮药的炉子。

金鼎:1.黄金炊具。2.为鼎类炊具的美称。3.特指道士炼丹之鼎炉。4.借指炼丹或炼丹之术。5.指九鼎。古代传说夏铸九鼎﹐奉为传国之宝。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铭箴》﹕“夏铸九牧之金鼎﹐周勒肃慎之楛矢。”《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旄头玩其金鼎﹐典午失其珠囊。”后亦用以喻指国家宰辅大臣。6.鼎形的金香炉。

爨鼎:犹沸鼎。

议鼎:汉武帝时汾阴出宝鼎﹐群臣上寿贺帝曰﹕“陛下得周鼎。”吾丘寿王独曰非周鼎。武帝召而问之。寿王曰﹕“天祚有德而宝鼎自出﹐此天所以与汉﹐乃汉宝﹐非周宝也。”事见《汉书.吾丘寿王传》。后以“议鼎”为称人才识卓异之典。

片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象征九州。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或指人说话十分守信。

匡鼎:《汉书.匡衡传》:“诸儒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颜师古注:“服虔曰:‘鼎犹言当也,若言匡且来也。’应劭曰:‘鼎,方也。’张晏曰:‘匡衡少时字鼎,长乃易字稚圭。世所传衡与贡禹书,上言’衡敬报‘,下言’匡鼎白‘,知是字也。’服﹑应二说是也。贾谊曰‘天子春秋鼎盛’,其义亦同,而张氏之说盖穿凿矣。假有其书,乃是后人见此传云‘匡鼎来’,不晓其意,妄作衡书云‘鼎白’耳。字以表德,岂人之所自称乎?今有《西京杂记》者,其书浅俗,出于里巷,多有妄说,乃云匡衡小名鼎,盖絶知者之听。”后世多从张

三牲五鼎:原形容祭品丰盛。现形容食物丰富美好。

破鼎:传说夏禹铸九鼎以象九州,后因奉为国家政权的象征。因以“破鼎”借指亡国。

郜大鼎:见“郜鼎”。

卫鼎:春秋时卫国记载孔悝祖先功德的鼎。铭文见《礼记.祭统》。

卜鼎:九鼎是古代传国重器,政权的象征。择定置放九鼎之所在,即意味定都于其地。后即沿用为定都之称。

享鼎:犹鼎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奢排场。

鹄鼎:《楚辞.天问》“缘鹄饰玉,后帝是飨”汉王逸注:“后帝,谓殷汤也。言伊尹始仕,因缘烹鹄鸟之羹,修玉鼎以事汤。汤贤之﹐遂以为相也。”后因以“鹄鼎”指佳肴。

下鼎:同“下碇”。

拔山举鼎: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

瓦鼎:陶制有耳有足的炊器。

赝鼎:《韩非子.说林下》:“齐伐鲁,索谗鼎,鲁以其雁往,齐人曰:‘鴈也。’鲁人曰:‘真也。’”后因以“赝鼎”指仿造或伪托之物。

篆鼎:有篆书铭文的鼎。

刑鼎:铸有刑法条文的鼎。

三鼎:1.古代祭礼,因等级而异制,士用三鼎,大夫用五鼎。2.相传黄帝作三宝鼎。象天﹑地﹑人。见《汉书.郊祀志上》。

鹤鼎:犹鹄鼎。比喻皇家佳肴。

馋鼎:谓茶叶不易出汁。

迁鼎:1.犹迁都。2.易代;亡国。

崇鼎:鼎名。古代宝器。一说为周时崇国之鼎;一说为春秋时鲁国之鼎,即谗鼎。

饪鼎:1.亦作“餁鼎”。2.烹饪的鼎。比喻朝廷大政。

沸鼎:1.盛着滚水的鼎。2.比喻动乱的时局。3.形容喧闹。[cauldron containing boiling water] 开水锅,等于说“汤镬”,比喻险绝境地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定鼎:〈书〉相传禹铸九鼎,为古代传国之宝,保存在王朝建都的地方。后来称定都或建立王朝为定鼎。

奠鼎:传说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历商至周﹐都作为传国重器﹐置于国都。后因以称定都或建立王朝为“奠鼎”。

汉甘露鼎:汉宣帝所铸之鼎。

五鼎:1.古代行祭礼时,大夫用五个鼎,分别盛羊﹑豕﹑肤(切肉)﹑鱼﹑腊五种供品。见《仪礼.少牢馈食礼》。2.见“五鼎食”。

移鼎:迁移九鼎。比喻政权的改易。

雊雉升鼎:殷高宗祭成汤﹐野雉飞登祭鼎而鸣的故事。古代认为是变异之兆。

石鼎:陶制的烹茶用具。

夏鼎:即禹鼎。相传夏禹铸九鼎以象九州。其上镂山精水怪之形,使人以知神奸。参阅《左传.宣公三年》。

陪鼎:加鼎。即宴会时正菜之外的加菜。

毚鼎:鼎名。即春秋时鲁国所铸谗鼎。

潜图问鼎:三代以九鼎为传国宝,楚子向王孙满问鼎,有觊觎周室之意。比喻暗地里企图篡夺。

周鼎:1.指周代传国的九鼎。2.春秋时楚庄王觊觎王位,因伐戎之便而至周境,遂问定王使臣周鼎之大小﹑轻重。事见《左传.宣公三年》。后因以“周鼎”借指国家政权。3.比喻宝器。4.古星名。属后发座。

鏏鼎:小鼎。

染鼎:染指于鼎。指尝味。

负衡据鼎:指身居高位,肩负重任。

南公鼎:西周初期青铜器。清道光年间在陕西省岐山礼村出土,为南公之孙盂所造,故称。或称“盂鼎”。详“盂鼎”。

璇鼎:1.亦作“琁鼎”。2.指帝业。

盘鼎:盘和鼎的并称。古代建功立业,常刻辞于盘鼎以记之。因以指功勋的记载。

扛鼎:举起大鼎:力能扛鼎。也形容孔武有力:扛鼎揭旗之士。

毛公鼎:西周晚期青铜器。清道光末年在陕西岐山出土。鼎上有铭文四百七十九个字,记述了周宣王告诫和褒赏臣下毛公厝的事情。是中国现存铭文最长的青铜器。现藏台湾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梅文鼎:梅文鼎(1633-1721)清代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字定九,号勿庵,安徽宣城人。著书八十余种,后人编成《梅氏丛书辑要》六十卷。天文著作主要介绍《崇祯历书》和《大统历》;数学著作主要介绍当时流传的中、西方算法,在正多面体和球面三角学方面有创见。

神鼎:1.鼎的美称。上古帝王建立王朝时必铸新鼎作为立国的重器。《史记.封禅书》:“闻昔泰帝兴神鼎一,一者壹统,天地万物所系终也。”汉焦赣《易林.渐之临》:“禹作神鼎,伯益衔指。斧斤既折,撞立独倚。”宋罗泌《路史.后纪一.太昊》:“﹝太昊﹞爰兴神鼎,制郊禅。”后世因以“神鼎”喻指皇位。2.指道教炼丹药的鼎器。

鸿鼎:大鼎。

商彝周鼎:彝、鼎:古代祭祀用的鼎、尊等礼器。商周的青铜礼器。泛称极其珍贵的古董。

汉鼎:汉代的鼎。为国之重器。亦用以指汉代社稷。

列鼎:谓陈列置有盛馔的鼎器。古代贵族按爵品配置鼎数。

字的诗句

1、调商鼎也《瑞鹤仙 寿丘提刑》

2、金作鼎《鹧鸪天·万事令人心骨寒》

3、鼎香氛《鹧鸪天·一片归心拟乱云》

4、石鼎煮寒蔬《满庭芳·裂楮裁筠》

5、铸成金鼎《水龙吟·竹舆晓入青阳》

6、鼎分丹桂《酹江月/念奴娇》

7、长安鼎烹者《和次子耜久雨韵三首》

8、献金鼎药《戚氏·玉龟山》

9、画堂金鼎熏兰麝《太守林太博赠瑞香花》

10、铅鼎丹初转《点绛唇·阳气初生》

11、鼎峙雄心久萧瑟《偶书三首》

12、揽取奇勋铭鼎钟《范才元道中杂兴》

13、昔公调鼎实《丙寅十四首效韦苏州》

14、堪笑山阳汉鼎移《堪笑》

15、温诏鼎来《感皇恩·春色到人间》

相关成语

鼎足三分,商彝周鼎,鼎镬如饴,击钟鼎食,鼎成龙去,鼎铛有耳,鼎分三足,扛鼎拔山,鼎玉龟符,彝鼎圭璋,举鼎绝脰,函牛之鼎,鼎折餗覆,牛鼎烹鸡,鸣钟列鼎,染指于鼎,天下鼎沸,九鼎不足为重,鱼游沸鼎,春秋鼎盛,鼎食鸣锺,钟鼎山林,海内鼎沸,问鼎轻重,鼎镬刀锯,潜图问鼎,列鼎重裀,群情鼎沸,鼎足之势,钟鸣鼎重,三牲五鼎,列鼎而食,匡鼎解颐,鼎鼎大名,拔山扛鼎,鱼游沸鼎,燕巢飞幕,革旧鼎新,大名鼎鼎,拔山举鼎,举鼎拔山,三分鼎立,鼎足而居,鼎食鸣钟,鼎湖龙去,问鼎中原,鼎鱼幕燕,革故鼎新,负衡据鼎,调和鼎鼐,三分鼎足,鸣钟食鼎,人声鼎沸,鼎鼐调和,鼎足而三,鼎足而立,重裀列鼎,禁鼎一脔,龙去鼎湖,一言九鼎,负鼎之愿,钟鸣鼎食,五鼎万钟,焚香列鼎,鼎成龙升,力能扛鼎,鼎食钟鸣,钟鼎人家,举鼎绝膑,铸鼎象物,笙歌鼎沸,钟鸣鼎列,三足鼎立,瓦棺篆鼎,一代鼎臣,九鼎大吕,鼎鼎有名,九鼎一丝,刀锯鼎镬,幕燕鼎鱼,瓜分鼎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