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戒的组词120+
  • 戒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戒的组词只列出前 120 个

戒的意思


汉字

拼音jiè

解释基本字义戒jiè(ㄐ一ㄝˋ)⒈  防备:戒心。戒备。戒严。戒骄戒躁。⒉  革除不良嗜好:戒除。戒烟。⒊  佛教律条,泛指禁止做的事:戒刀。戒尺。斋戒。⒋  准备:戒途。戒装。⒌  古同“界”,界限。异体字誡汉英互译abstain from造字法会意:从戈、从廾Englishwarn, caution, admonish...【戒的意思

字在前的组词

戒节:告知节候。谓当令。

戒石:宋代以来立于地方官署中刻有警戒官吏铭文的石碑。

戒珠:1.佛教语。比喻戒律精洁,有如明珠。《妙法莲华经.譬喻品》:“若见佛子﹐持戒清凈﹐如凈明珠。”2.念珠。

戒期:定期。

戒属:告诫嘱咐。

戒晨:报晓警睡。

戒厉:告诫劝勉。

戒坛:僧徒传戒之坛。[place to attain the full status of a mork or a nun] 僧徒受戒的场所

戒行:1.佛教指恪守戒律的操行。2.登程,出发上路。

戒食:约期共食;招宴。语出《左传.襄公十四年》:“卫献公戒孙文子﹑宁惠子食。”杨伯峻注:“戒食,谓约期与之共食。”

戒忌:①禁忌①。②对忌讳的事情存有戒心。(1) [toboo;avoid](2) 犯忌讳的言行(3) 对忌讳的事情存有戒心

戒施:持戒与布施。

戒日:语本《周礼.天官.大宰》:“祀五帝……前期十日,帅执事而卜日,遂戒。”后以“戒日”指卜日。

戒杀:戒除杀生。

戒蜡:见“戒腊”。

戒严:国家遇到战争或特殊情况时,在全国或某一地区内采取非常措施,如增设警戒、组织搜查、限制交通等。(1) [enfocre martial law;impose a curfew]∶国家遇到非常情况时在全国或局部地区采取严格的警戒措施。如增设警卫,加强巡逻,组织搜查,限制交通等从本月10日起对该城实行戒严(2) [guard against]∶警戒;戒备

戒勖:告诫勉励。

戒舟慈棹:戒:佛教中的戒律;慈:慈悲;棹:船桨。指佛教中的戒律和慈善就象航船一样摆渡众生。

戒谕:告诫训谕。

戒絶:彻底戒除。

戒劝:告戒,勉励。

戒途:1.亦作“戒涂”。2.出发,准备上路。3.戒备于途。

戒励:告诫勉励。

戒护:犹保重。

戒晨鼓:古代报晨昏的鼓。

戒备森严:戒:警戒;备:防备。警戒防备极严密。

戒世:告戒世人。

戒指:(戒指儿)套在手指上做纪念或装饰用的小环,用金属、玉石等制成。

戒鉴:亦作“戒鑑”。警戒;引以为戒。

戒师:1.授戒之师。2.为僧尼的通称。

戒脱:戒掉。

戒条:戒律。[precept] 戒律

戒法:佛教语。谓如来所制戒律之法。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后亦泛指戒律。

戒方:1.亦作“戒尺”。亦作“戒饬”。2.旧时对学童施行体罚的木尺。也可用作镇纸。

戒业:戒行。

戒衣:僧尼穿的法衣。

戒严令:宣布实行戒严的命令。[martial law] 宣布实行戒严的命令

戒训:训戒,告诫。

戒火:1.慎于用火。2.草名。即景天。

戒腊:1.亦作“戒蜡”。2.僧徒受戒后的年数。宋罗烨《醉翁谈录.僧行因祸致福》:“僧既遭刑而归﹐治疗获安﹐得高寿﹐享年九十六﹐戒腊七十一年﹐剃度小师凡五人﹐岂非因祸致福也?”《敕修百丈清规.节腊》:“僧不序齿而序腊﹐以别俗也……凡禅诵行坐﹐以受戒先后为次。”一说﹐僧徒结夏时﹐造一重量与本人相等的蜡人。解夏时﹐若体重不轻于蜡人﹐说明念定无妄想;反之﹐则精神不一。以此测定僧徒戒行﹐故称。

戒禁:犹禁令。

戒敕:1.亦作“戒勅”。2.告戒。3.即戒书。汉代皇帝四种命令之一。

戒寒:告诫人备寒。亦借指霜降以后天气。

戒命:禁止某些行为的命令。

戒步:止步,却步。

戒绝:彻底戒除。如:吸烟有害,还是戒绝为好。

戒碑:即戒石。

戒惧:警惕和畏惧:戒惧心理。

戒备:警惕防备以应不测。[guard;be on the slert;take precautions] 警惕防备以应不测敌人戒备森严

戒警:1.亦作“戒儆”。2.警戒。

戒牒:见〖度牒〗。

戒石铭:戒石上所刻的铭文。

戒香:佛教谓戒律能涤除尘世的污浊,故以“香”喻。亦指所燃之香。

戒守:警戒守卫。

戒诗:1.自我警戒的诗。2.戒除做诗。

戒归:登程而归。

戒慎:警惕谨慎。[vigilant and prudent] 警惕而审慎自不戒慎。——《广东军务记》

戒子:见“戒指”。

戒涂:见“戒途”。

戒路:登程,出发上路。

字在尾的组词

斋戒:古代祭祀,习惯由主祭人先数日沐浴、穿洁净衣服、独居素食戒酒等,表示虔诚,因称:赵王乃斋戒五日。

在色之戒:指色欲方面的戒忌。

劝戒:规劝;告诫:在家人的劝戒下,他终于投案自首。

齐戒:1.修身自警。2.古人在祭祀或举行典礼之前,常沐浴更衣,戒绝嗜欲,使身心洁净,以示虔敬。

箴戒:规劝儆戒。

备戒:1.儆诫。2.戒备;警戒防备。

命戒:命令与禁令。

禁戒:1.戒备。2.亦作“禁诫”。指佛教的禁条戒律。

誓戒:1.约束训戒。2.约束训戒的言辞。

引以为戒:引:用;戒:鉴戒。指把过去犯错误的教训拿来作为警戒,避免重犯。[take warning from;serve as a warning] 引作教训以警戒自己好古之士,当引以为戒。——清.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

懋戒:黾勉戒慎。

法戒:楷式和鉴戒。

垂戒:1.亦作“垂诫”。2.垂示警戒。3.留给后人的训戒。

徧戒:普遍告诫。

前覆后戒: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

家戒:家训;家规。

大戒:1.大法则。2.重要的鉴戒。3.佛教语。即具足戒。僧尼所受戒律之称。中国汉族僧尼依据《四分律》受戒﹐比丘戒有250条﹐比丘尼戒有348条。

饬戒:1.亦作“饬诫”。2.教诲告诫。

慎戒:谨慎戒惧。

昭戒:明显地告诫。

前车已覆,后车当戒:鉴:教训。比喻从前人的失败中得到的教训。

僧戒:佛门戒律。

犯戒:违犯戒律。[violate a ban] 违犯戒律

具足戒:也称“大戒”。佛教僧尼所受的戒律。因与沙弥、沙弥尼所受的十戒相比,戒品具足,故名。学佛的人依戒法规定受持此戒,便正式取得僧尼的资格。

履霜之戒:走在霜上知道结冰的时候快要到来。比喻看到眼前的迹象而对未来提高警惕。

勒戒:勒令戒毒。如:要求检方将他送去勒戒。

覆舟之戒:推翻船的教训。比喻失败的教训。

遗戒:见“遗诫”。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言者:说话的人;闻者:听话的人;足:足以,值得;戒:警惕。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受戒:1.受训戒。2.佛教信徒出家为僧尼,在一定的仪式下接受戒律。[be initiated into monkhood or nunhood] 佛教徒通过一定的宗教仪式接受戒律也亏我救你性命,摩顶受戒,做了我的徒弟。——《西游记》

八戒:即八关斋。

闺戒:旧指妇女应遵守的戒条。

托戒:嘱托﹑告诫。

说戒:佛教语。每月月半﹑月底集合众僧讲说戒律。犯有过失者﹐亦在此时忏悔。

申戒:告诫。

风戒:劝勉告诫。

检戒:约束警戒。

前车覆,后车戒:覆:翻;戒:警惕,前面的车翻了,后面的车要引以为戒。

生戒:养生之戒。

责戒:责罚警戒。

戎戒:战备。

谏戒:劝谏告戒。

炯戒:也作“炯诫”。明白显著的鉴戒:申之以炯戒|所以昭炯戒,激众愤,图报复也。

衣袽之戒:谓对潜伏着的危机应有所戒备。语本《易.既济》:“六四,繻有衣袽,终日戒。”王弼注:“繻宜曰濡,衣袽所以塞舟漏也。”何楷订诂:“袽通作帤,塞漏孔之敝帛,即敝衣之帛也。”

宿戒:1.古代举行祭祀等礼仪前十日,与祭者斋戒两次,第二次斋戒在事前第三日进行,称宿戒。2.事先警戒。

垂堂之戒:垂堂:堂屋檐下。坐在堂屋檐下,屋瓦落下有可能伤人。比喻危险的境地。常指险境或挫折给人带来的教训。

自戒:自我警惕。

止足之戒:止:停止;戒:戒心。知道满足,适可而止的戒心。

具戒:见“具足戒”。

头巾戒:指读书人的迂腐观点。

豫戒:1.谓预先有所防备。2.事先警备。3.事先警告﹑告诫。

极戒:儆戒。

畏戒:畏惧戒惕。

丁宁告戒:丁宁;再三嘱咐。指一再嘱咐必须引起警觉注意。

鉴戒:可以使人警惕的事情:引为鉴戒。[warning;object lesson] 可以对照引为教训引为鉴戒

官戒:1.告诫官吏。2.官吏的鉴戒。

勑戒:1.亦作“勑诫”。2.告戒,训戒。

成戒:犹成鉴。

示戒:表示儆戒。

南戒:古指南方阻隔少数民族的山河界限。戒,界。相当于今四川﹑陕南﹑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一线。

字的诗句

1、钟鼓既戒《楚茨》

2、经生持戒不知《偈颂三十首》

3、惟何戒之《天问》

4、戒门不纳高轩客《水龙吟·先生避谤山栖》

5、戒其伤女《大叔于田》

6、仲夏斋戒月《仲夏斋戒月》

7、山河两戒天知否《满江红·且问黄花》

8、黄雀戒黄口《艾如张》

9、戒饬阍毋纳恶宾《四和》

10、未敢以为戒《去郡三思》

11、一为戒波涛《风》

12、秋既先戒以白露兮《九辩》

13、戒婢篝衣彻扊扅《晨起》

14、贤人戒行藏《杂感》

15、可戒千年后《青冢》

相关成语

丁宁告戒,覆前戒后,坐戒垂堂,后车之戒,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戒骄戒躁,君子三戒,戒备森严,戒奢以俭,鸡鸣戒旦,前覆后戒,覆车之戒,戒奢宁俭,在色之戒,日夜警戒,惩一戒百,言之无罪,闻之足戒,持满戒盈,清规戒律,止足之戒,谆谆告戒,引以为戒,绳一戒百,丰屋之戒,覆舟之戒,小惩大戒,劝善戒恶,前车已覆,后车当戒,履霜之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