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的组词120+
  • 夏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夏的组词只列出前 120 个

夏的意思


汉字

拼音xià

解释基本字义夏xià(ㄒ一ㄚˋ)⒈  一年的第二季:夏季。夏天。夏令。夏播。夏熟。夏粮。⒉  中国朝代名:夏代。夏历。⒊  指中国:华夏。⒋  姓。异体字昰廈夓汉英互译summer相关字词冬造字法会意:从页、从臼、从攵Englishsummer; great, grand, big...【夏的意思

字在前的组词

夏台:1.夏代狱名。又名均台。在今河南省禹县南。2.代指牢狱。

夏虫不可语寒: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寒冷。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夏输:缴纳夏税。

夏侯妓衣:帘的异称。

夏衣:夏季穿的衣服。[summer clothing]夏季穿的衣服

夏载:夏禹的乘具。指舟﹑车﹑輴﹑樏。

夏雩:古代夏季为求雨而举行的祭祀。

夏耕:传说中之人名。

夏鸡:鸟名。鹎鵊的别称。也叫催明鸟。

夏虫疑冰:比喻人囿于见闻,知识短浅。

夏成:犹夏熟。

夏葛:1.夏天穿葛衣。2.指夏天穿的葛衣。

夏宗:诸侯夏天朝见天子。

夏羊:黑色羊。因夏后氏尚黑,故名。

夏阳:夏季的阳光。

夏翟:1.亦作“夏狄”。2.羽毛五色的野鸡。

夏梦:夏梦(1933- )电影演员。原名杨蒙,江苏苏州人。女。1947年移居香港。1950年从影,任长城电影制片公司演员。1980年后筹组青鸟电影公司。主演影片有《娘惹》、《门》、《绝代佳人》、《新寡》等。

夏半:夏季过半,指夏历五月半后。

夏五郭公:《春秋》一书中,“夏五”后缺“月”字,“郭公”下未记事。比喻文字脱漏。

夏管:夏季的田间管理。[summer field management]夏季的田间管理

夏汛:夏季汛期。

夏耘:夏天锄田除草。[summer hoeing (ploughing)]夏锄

夏口:古地名,位于汉水下游入长江处,由于汉水自沔阳以下古称夏水,故名。夏口在江北,三国吴置夏口督屯于江南,北筑城于武汉市黄鹄山上,与夏口隔江相对。

夏癸:即夏桀。

夏虫疑:见“夏虫语冰”。

夏凊:谓侍奉父母,夏天使之凉爽。

夏娃:《圣经》中的人物。详“亚当”。

夏威夷群岛:太平洋中北部的岛群,美国的一个州。是太平洋上的交通要冲。面积16705平方千米。由一百三十二个火山岛和珊瑚岛组成,仅十个大岛有居民。首府火奴鲁鲁。多火山。气候湿热,遍布热带雨林。多种植园,盛产甘蔗、菠萝等。终年葱绿,海滨风光绮丽,为旅游胜地。

夏虫朝菌:意为夏虫活不到冬天,菌类朝生暮死。比喻极短的生命。

夏后启:见“夏启”。

夏屋渠渠:夏:通“厦”;渠渠:高大的样子。形容房屋高大而深广。

夏装:夏季穿着的生活便装。主要有衬衫、裙子、短裤、裙裤、彩裤、t恤衫等。针织内衣日趋外穿化、时装化,无袖、背心式的上衣和连衣裙也很普遍。面料要求轻、薄、吸湿性和透气性好,多选用丝绸及高支棉布、棉麻布、针织布料等。[summer clothing]夏衣

夏数:指夏历。

夏孰:见“夏熟”。

夏虫不可言冰: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夏二子:指蚊与蝇。

夏桀:夏朝末代君王。名履癸。暴虐荒淫。汤起兵伐桀,败之于鸣条,流死于南巢。参阅《史记.夏本纪》。

夏箭:指良箭。

夏令营:夏季开设的供青少年或集体的成员短期休息﹑娱乐等的营地,多设在林中或海边。[summer camp]夏季开设的供集体人员短期休养、娱乐的营地

夏甲:夏朝君主孔甲。

夏鼎:即禹鼎。相传夏禹铸九鼎以象九州。其上镂山精水怪之形,使人以知神奸。参阅《左传.宣公三年》。

夏楚:1.古代学校两种体罚越礼犯规者的用具。后亦泛指体罚学童的工具。2.泛指用棍棒等进行体罚。多用于对未成年者。

夏声:古代中原地区的民间音乐。

夏黄公:商山四皓之一。汉初隐士。姓崔名广,字少通。齐人。因隐居夏里修道,故号夏黄公。见《史记.留侯世家》司马贞索隐。

夏课:1.唐代举子,落第后寄居京师过夏,课读为文,谓之“夏课”。其间所作诗文亦称“夏课”。2.泛指举业。

夏启:1.亦称“夏后启”。亦称“夏后开”。2.姒姓,禹之子.相传禹命伯益继位为王,禹死后,伯益推让,退隐箕山,启遂继王位,在位九年。3.后人神化夏启为仙。

夏畦:1.指夏天在田地里劳动的人。2.指卑躬屈膝,对人谄媚。

夏税:1.田赋名称。唐起,历代田赋都分夏﹑秋两季征收,称为夏税和秋税。2.建中元年行两税法后,规定“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宋代夏税自五月半起征,七月底或八月初纳毕;秋税自九月初起征,十二月半纳毕。元代在江南仿唐代两税法征税。明代规定夏税无过八月,以小麦为主,秋粮无过明年二月,以米为主。行“一条鞭法”后,夏税﹑秋粮大都征银。清代分上忙﹑下忙两期征收。

夏熟:1.亦作“夏孰”。2.指植物的果实在夏季成熟。亦指夏季成熟的果实。[summer maturing]夏季作物成熟夏熟作物

夏南:春秋时陈大夫夏征舒的别名。

夏天:夏季。[summer]同“夏 2 ”

夏布:用苎麻纤维织成的布,宜于制夏装,故名。为我国特产,多产于江西﹑湖南﹑广东﹑四川等地。[grass cloth;grass linen]用苎麻织的麻布

夏炉冬扇:夏天生火炉,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夏绿林:又称“落叶阔叶林”。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下的植被类型。由夏季长叶、冬季落叶的乔木树种组成。主要分布在西欧、中国东北和华北、日本北部、朝鲜、北美洲东部等地。

夏苗:1.谓夏季田猎。2.夏季的禾苗。

夏霜:夏季降霜。

夏康:夏代君王太康的省称。太康为启之子,以游乐放纵而失国。《楚辞.离骚》:“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王逸注:“夏康,启子太康也。”一说“康娱”连文。康娱自纵,以致丧乱。见戴震《屈原赋注》。

夏季:1.见“夏天”。2.埃及古历一年三季之一,每季四个月,其他两季为冬季和洪水季。(1)[summer]∶见“夏天”(2)[shemu]∶埃及古历一年三季之一,每季四个月,其他两季为冬季和洪水季

夏氏:见“夏后氏”。

夏篆:古代三孤所乘以五彩雕刻为饰的车。

字在尾的组词

孟夏:夏季的第一个月,农历四月。[first month of summer] 夏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四月

咸夏:函夏。指中原,全国。

送夏:1.谓送别夏天。2.旧俗嫁女之后,逢夏季赠送夏令用物给女与婿,谓之“送夏”。3.指农家于夏忙结束后走访亲友。

晾夏:谓旧俗在农历三月上巳日起至立夏前曝晒纱葛之类的衣服。

槐夏:指夏季。槐树开花在夏季,故称。

邓中夏:邓中夏(1894-1933)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湖南宜章人。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参加北京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和共产主义小组。1922年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次年领导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925年领导省港大罢工。曾任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江苏省委、广东省委书记。1933年被捕遇害。

朱夏:夏季。

度夏:过炎热的夏天。如:在度假胜地度夏。

有夏:1.指中国。有﹐词头。2.夏代。有﹐助词。

雷夏:古泽名。即雷泽。其地当今山东菏泽东北面黄河南岸。

齼夏:谓夏季食欲减退。

区夏:1.诸夏之地,指华夏﹑中国。2.指中原地区。

过夏:1.度过夏天;避暑。2.唐时举子下第后在京重新攻读以待再试。[spend the summer] 度过夏天;避暑每年他都到北戴河去过夏

烈夏:犹炎夏。

东夏:1.古代泛指中国东部。2.金元之际的国名。金宣宗时,蒲鲜万奴据辽东自立,国号大真,历史上亦称东真。后降元;复叛,称东夏。元太宗时灭于元。参阅《元史.太祖纪》及《太宗纪》。

五冬六夏:犹言不论寒暑。不管什么时候。[all the year round] 冬夏不分,比喻不论季节五冬六夏,他都去烧炭

昭夏:1.古乐章名。九夏之一。2.比喻德行光明伟大。

小冠子夏:指汉代杜钦。比喻眼睛不好的人。

穾夏:见“穾厦”。

休夏:1.谓夏日休闲。2.指暑假。

方夏:指中国﹐华夏。与“四夷”相对。

阴夏:向北背阳的宫殿。

膏夏:木名。

虞夏:指有虞氏之世和夏代。

构夏:见“构厦”。

解夏:佛教语。谓僧尼一夏九旬安居期满而散去。

肆夏:1.古乐章名。2.泛指宴饮﹑迎送宾客之乐。

早夏:初夏。

叔夏:周代“八士”之一。相传为掌管山泽的官员。

中夏:1.指华夏;中国。2.指中原地区。3.夏季之中,指农历五月。后亦指盛夏。[china] 中国;华夏

三夏:1.旧称阴历四月为孟夏,五月为仲夏,六月为季夏,合称三夏。亦指夏季的第三个月。2.三个夏季,即三年。3.古代乐曲《肆夏》﹑《韶夏》﹑《纳夏》的总称。4.农业劳动中夏收﹑夏种﹑夏管的总称。

西夏:朝代名。1038年,党项族领袖元昊称帝,国号大夏,建都兴庆(今宁夏银川东南)。因在宋的西北,历史上称为西夏。与宋、辽、金多次发生战争。1227年为蒙古所灭。

京夏:犹华夏,谓全国。

破夏:1.佛教语。僧人在夏季三月须安居静修,谓坐夏;坐夏期内出外谓“破夏”。2.入夏。

一夏:1.一个夏季。2.僧徒以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为静修之期,谓之一夏。佛经中称为安居。见《翻译名义集.众善行法安居》。

无冬历夏:指一年到头。

纳夏:古乐章名。九夏之一。

游夏:子游(言偃)与子夏(卜商)的并称。两人均为孔子学生,长与文学。见《论语.先进》。

长夏:1.指阴历六月。2.指夏日。因其白昼较长﹐故称。

舞夏:即舞羽。

慎夏:谓夏天须自珍重。

消夏:谓避暑。[spend the summer at leisure;pass the summer in leisurely way] 避暑;用消遣方式度过夏季

立夏:交立夏节气;夏季开始:立了夏,把扇架ㄧ立夏了,天气一天一天地热起来。

蛀夏:人至夏季﹐精神倦怠﹐胃纳不佳﹐称蛀夏。蛀﹐用同“疰”。

炎夏:酷热的夏天。[hot summer;dog days] 酷热的夏天炎夏盛暑

大夏:1.周代“六舞”之一。相传本为夏禹时代的乐舞。2.指夏季。3.古国名。音译巴克特里亚(bactria)﹐也叫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我国汉代称之为大夏。4.古城门名。在洛阳﹐魏明帝所造。5.国号。东晋十六国之一。匈奴族赫连勃勃所建﹐也称夏﹐为吐谷浑所灭。6.国号。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窦建德称王后﹐国号称大夏。7.国号。宋时党项族李元昊国号亦称大夏﹐史称西夏﹐为蒙古成吉思汗所灭。8.大厦。

玄夏:谓大殿。

公夏:复姓。孔子弟子有公夏首。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骜夏:古乐章名。九夏之一。

暑夏:炎热的夏季。

陔夏:古乐章名。《九夏》之一。古代宴饮终了时奏。

染夏:染五色。

歇夏:犹歇伏。

无间冬夏: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同“无冬无夏”。

诸夏:1.周代分封的中原各个诸侯国。泛指中原地区。2.指中国。

拉夏:方言。过夏。

頀夏:夏,《大夏》,禹乐名;頀,《大頀》,汤乐名。后亦指典雅的古乐。

结夏:佛教僧尼自农历四月十五日起静居寺院九十日,不出门行动,谓之“结夏”。又称结制。

害夏:苦夏。人体对夏季气候不适应,表现为精神倦怠,食欲不振,以至于身体消瘦。

每岁孟夏:每年初夏。兄弟姐妹中居长弟的称孟。引申开来,一个季节的开头也称孟,如孟春,孟夏。[the early summer every year] 每年初夏。兄弟姐妹中居长弟的称孟。引申开来,一个季节的开头也称孟,如孟春,孟夏

字的诗句

1、何所夏寒《天问》

2、夏服行将绽《秋霁》

3、高谈夏商周《次韵答叶学古》

4、买夏欲论园《新年五首》

5、淡霭轻颸入夏初《初夏》

6、江夏动劳上《挽赵无垢二首》

7、不畏人间夏日长《夏日》

8、学道漫希僧坐夏《即事》

9、春夏各有实《喜晴》

10、夏半月团圆《菩萨蛮》

11、诗与清溪九夏寒《次韵文潜尉福昌时壁间清暑亭诗》

12、夏变为夷《沁园春·载籍以来》

13、夏室寒些《招魂》

14、朱夏云郁陶《大雨》

15、阴阴夏木啭黄鹂《积雨辋川庄作》

相关成语

夏炉冬扇,小冠子夏,冬寒抱冰,夏热握火,夏虫朝菌,冬裘夏葛,广夏细旃,春风风人,夏雨雨人,夏屋渠渠,无冬无夏,用夏变夷,夏虫不可语冰,冬温夏凊,夏虫语冰,夏虫不可语寒,春风夏雨,冬扇夏炉,秋行夏令,夏虫疑冰,五冬六夏,春夏秋冬,冬箑夏裘,夏虫不可以语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子夏悬鹑,夏虫不可言冰,随车夏雨,春去夏来,无冬历夏,无间冬夏,行下春风望夏雨,商彝夏鼎,夏五郭公,夏雨雨人,夏日可畏,霜凋夏绿,夏鼎商彝,冬日夏云,春诵夏弦,三冬二夏,冬温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