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的意思


汉字

拼音nuó

解释基本字义傩(儺)nuó(ㄋㄨㄛˊ)⒈  行走姿态柔美:“佩玉之傩”。⒉  古代腊月驱逐疫鬼的仪式:傩舞。傩戏(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演员戴木面具,多用反复的、大幅度的程式动作表现请神驱邪、祈福及简单的战斗故事)。傩神(传说中驱除瘟疫的神灵)。异体字儺造字法形声:从亻、难声Englishrich...【傩的意思

字在前的组词

傩神:驱除疫鬼的神。[the god driving away the plague] 迷信传说中的驱除瘟疫的神

傩礼:大傩之礼。古代在腊月举行的驱除疫鬼的仪式。

傩舞:古代举行大傩仪式时所跳的舞。源于原始巫舞,为中国最古老的舞蹈形式之一。舞者头戴面具,手执戈盾斧剑等兵器,作驱赶扑打鬼怪之状。参阅《后汉书.礼仪志中》﹑《新唐书.礼乐志六》。

傩戏:戏曲剧种的一类。由驱鬼逐疫的傩舞发展而成的戏曲的统称。流布在中国南方部分地区。演出多戴面具,表演较原始简单。各地名称不一,如安徽称“傩戏”,湖南、湖北称“傩堂戏”、“傩愿戏”,贵州称“脸壳戏”、“地戏”、“傩坛戏”等。

傩祓:驱逐疫鬼,祓除灾邪。

傩禳:谓用驱傩禳祭的方式以驱除疫鬼。

傩声:驱傩仪式中驱逐疫鬼的呼号之声。

傩逐:指驱逐疫鬼仪式中所唱的歌。

字在尾的组词

行傩:举行驱除疫鬼的仪式。

驱傩:旧时岁暮或立春日迎神赛会,驱逐疫鬼。始载《后汉书.礼仪志中》:“季冬之月﹐星回岁终﹐阴阳以交﹐劳农大享腊。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逐疫。其仪:选中黄门子弟十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百二十人为侲子。皆赤帻皂制﹐执大鼗。方相氏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执戈扬眉。十二兽有衣毛角。中黄门行之﹐冗从仆射将之﹐以逐恶鬼于禁中。”[an ancient festival to drive away the devil causing any plague] 旧时年终或立春时节驱鬼迎神赛会迷信活动

观傩:观看驱逐疫鬼的仪式。

乡傩:语本《论语.乡党》:“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何晏集解:“傩,驱逐疫鬼。”后世指迎神驱鬼的民俗。

大傩:岁末禳祭﹐以驱除瘟疫。

玉傩:《诗.卫风.竹竿》:“巧笑之瑳,佩玉之傩。”毛传:“瑳,巧笑貌。傩,行有节度。”后以“玉傩”喻高尚的行为。

和傩:方言。谓和睦同心。

进傩:古代的一种风俗。迎神以驱逐疫鬼。

猗傩:柔美﹑盛美貌。

赠傩:古代送走疫鬼的一种仪式。

字的诗句

1、不必看乡傩《岁除即事十首》

2、乡傩喜笑随《书适》

3、深藏不畏傩《观傩二首》

4、卧闻傩鼓咚过《乙卯岁除》

5、冬冬傩鼓饯流年《朝中措·咚咚傩鼓饯流年》

6、奕叶有傩《嘉禾颂七章章四句》

7、驱傩爆竹《水龙吟·小童教写桃符》

8、更对乡傩羡小儿《除夜》

9、自有乡人傩茢除《次韵单君范行李中诸诗前数章自道后二章为单》

10、只有鳞傩杖一寻《山居十二首》

11、金吾除夜进傩名《宫词》

12、春盘傩鼓渐关情《仲冬书事》

13、街坊遏密无傩鼓《立春七首》

14、驱傩鼎沸《失调名》

15、驱傩聚小儿《荆州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