毳的意思


汉字

拼音cuì

解释基本字义毳cuì(ㄘㄨㄟˋ)⒈  〔毳毛〕医学上指人体表面除头发、阴毛、腋毛外,其他部位生的细毛。俗称“寒毛”。⒉  鸟兽的细毛。异体字橇造字法会意Englishfine hair or fur on animals...【毳的意思

字在前的组词

毳幙:1.亦作“毳幕”。2.游牧民族居住的毡帐。

毳布:古代少数民族所织毛布。

毳袍:1.毛制的长衣。2.毛制的僧袍。3.借指僧人。

毳裘:毛皮衣服。

毳帘:毛织的帘子。

毳囊:皮囊﹐皮袋子。

毳索:毛制的绳索。

毳殿:游牧民族酋长的毡帐。借指北方少数民族帝王宫殿。

毳饭:戏谑语。“毳”为三“毛”﹐毛通“无”﹐故“毳饭”犹言三“无”之饭。语出宋曾慥《高斋漫录》:“一日,钱穆父(钱勰)折简召坡(苏轼)食‘皛饭’,坡至,乃设饭一盂﹑萝卜一碟,白汤一盏而已,盖以三白为‘皛’也。后数日,坡复召穆父食‘毳饭’,穆父意坡必有毛物相报。比至日晏,并不设食,穆父馁甚,坡曰:‘萝卜﹑汤﹑饭俱毛也!’穆父叹曰:‘子瞻可谓善戏谑者也。’”原注:“毛音‘模’,京师俗语谓‘无’为‘模’。”后用以借称并无实物之酬答。

毳冕:毳衣和冕。古代天子祭祀四望山川时所用礼服。

毳裀:毛毯。

毳俗:旧指北方游牧民族的习俗。

毳锦:一种精美的毛织物。

毳膻:牲畜的腥臊气。借指入侵者。

毳罽:毛织品。

毳褐:毛制的僧衣。

毳服:1.毛皮制的衣服。2.旧亦用以借称少数民族服装。

毳毛:鸟兽所生细密之毛。

毳毼:一种毛织物。

毳帐:游牧民族所居毡帐。

毳羽:指羽毛。

毳客:指僧人。因僧穿毳衲﹐故称。

毳工:北周时负责制毡之官。

毳衣:1.古代天子﹑大夫的礼服之一。用毛布制成。天子祀四望山川﹑子男爵及大夫朝聘天子﹑助祭或巡行决讼皆服之。其制上衣下裳。衣玄色﹐以五彩绘绣虎蜼﹑藻﹑粉米;裳纁色﹐上绣黼黻。2.毛皮所制衣。3.僧服的一种。

毳冠:毛皮帽子。

毳幕:见“毳幙”。

毳幔:即毳帐。

毳锡:毳衲和锡杖。借指僧人。

毳衲:毛织衲衣﹐僧人所服。

毳毳:枝条柔嫩貌。

字在尾的组词

轩毳:指飞鸟。毳,细毛。

鹅毳:鹅绒;鹅毛。

甘毳:同“甘脆”。

鸿毳:鸿雁的细毛。借指轻微之物。

耎毳:见“耎脆”。

毡毳:1.我国古代北方及西南少数民族所穿毛织服装。2.借指北方少数民族。

雪毳:鸟兽的白色细毛。

纤毳:细毛。

鹤毳:1.鹤的羽毛。2.比喻白发。

鹓毳:鸳﹑鹭的羽毛。

霜毳:鸟兽的白色细毛。

氄毳:1.鸟兽身上的细毛。借指精致细软的毛皮。2.指呢绒等毛织物品。

反毳:反穿毛皮衣。旧称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为反毳者。

白毳:鸟兽的白色细毛。

素毳:白虎。古代传说白虎黑纹长尾,不食生物,不履生草,白虎出现为祥瑞之兆。

旃毳:1.指鸟兽毛制成的衣服。2.指我国古代北方地区住毡帐衣毳衣﹑以畜牧业为主的民族。

鷩毳:古礼服鷩冕与毳冕的并称。

金毳:金色的细毛。

毛毳:1.鸟的细毛。2.兽的毛皮。

驼毳:即驼绒。

火毳:即火浣布。亦以喻远方异俗之地。

鸟毳:鸟腹细毛。

柔毳:1.柔软的皮毛。2.软弱,不坚强。

北毳:北方名贵的皮货。

字的诗句

1、薄暮但寻遗毳去《访山家》

2、霜兔毳寒冰茧净《试新服裁制初成三首》

3、垂衮毳《梁三朝雅乐歌 寅雅》

4、深云领毳徒《送僧入石霜》

5、外缠毳韦《颍州择胜亭诗》

6、合聚千羊毳《青毡帐二十韵》

7、麻衣带毳斑《武昌县与昼公兼寄邑宰》

8、太原毯涩毳缕硬《红线毯》

9、氊庐毳帐半隐堤《观史氏画马图》

10、乌帽青毡白毳裘《卯饮》

11、桃毳不耐雪《用晦翁十梅诗韵酬张伯修孙子直》

12、毳衲年年补《赠枫桥化城院老僧》

13、单衣难与毳裘陪《和正仲再和罢饮》

14、顾我千羊毳《次韵刘贡父登黄楼怀子瞻二首》

15、残毳编衣裹槁形《与传道者》

相关成语

鸿毳沉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