笄的意思


汉字

拼音

解释基本字义笄jī(ㄐ一)⒈  古代的一种簪子,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插住帽子:发笄。弁笄。⒉  古代特指女子十五岁可以盘发插笄的年龄,即成年:及笄。笄年。异体字䈂筓造字法形声:从竹、开声Englishhairpin; fifteen year old girl...【笄的意思

字在前的组词

笄珥:古代妇女常用以装饰发耳的饰件。

笄年:谓女子成年。

笄龄:犹笄年。

笄岁:女子十五岁。谓及笄之年。

笄导:即簪导。一种首饰。用以束发。

笄珈:原指妇人首饰。亦代指妇女。

笄总:谓插笄束发。亦借指成年。

笄纚:束发物。

笄冠:女子加笄﹐男子加冠。谓成年。

笄女:指成年的女儿。

字在尾的组词

副笄:古代贵族妇女的头饰。编发为假髻称副,假髻上所插的簪称笄。

逾笄:谓女子年龄超过十五岁。

玉笄:1.玉质的簪子。亦指玉饰的簪子。2.借指仙女﹑美女。

簪笄:即簪子。

桑笄:桑木做的簪子。谓首饰简朴。

荆笄:用荆枝制成的发簪。借指贫妇。

箭笄:古代女子服丧时所用的竹制簪子。

及笄:〈书〉指女子年满十五岁(笄: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be old enough to marry;girl's coming of age] 指女子到了可以许配或出嫁的年龄(笄: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仪礼.士昏礼》年已及笄

恶笄:古代服丧时所用以竹﹑木等制成的簪子。与用象骨制的“吉笄”相对。

委笄:委貌冠上的簪子。

摩笄:1.春秋时﹐赵襄子姊为代王夫人。襄子既杀代王﹐使人迎其妇。代王夫人曰:“以弟慢夫﹐非仁也;以夫怨弟﹐非义也。”遂摩笄自刺而死。见《战国策.燕策一》﹑《史记.赵世家》。后因以“摩笄”称后妃殉国自杀。2.山名。一名磨笄山。在今河北省张家口市东南。赵襄子姊代王夫人摩笄自杀﹐代人怜之﹐名其地为摩笄山。

总笄:指童年。

折笄:春秋时晋士会(范武子)怒其子燮(文子)对长者不敬,以杖击之,折其委笄。委,周冠名;笄,结冠的簪子。见《国语.晋语五》。后用为训子的典故。

鬈笄:女子的鬓髻和束发用的簪子。泛指女子容仪。

榛笄:古代妇人服丧时束发用的榛木簪子。

始笄:《礼记.内则》:“女子十年不出……十有五年而笄。”郑玄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后因以“始笄”谓女子十五岁开始加笄束发,进入婚龄。

磨笄:1.磨利束发的簪子。2.借指北方民族勇敢顽强。3.山名。在今河北省张家口市东南。传说春秋末,赵襄子姊代君夫人因国亡夫死而在此磨笄自杀,故名。

冠笄:固定冠的簪子。

未笄:旧指女子未成年。

设笄:谓用簪子束发。古代成年之礼。

初笄:古代女子十五岁,始加笄。见《礼记.内则》。后因以“初笄”指女子成年。

衡笄:横簪。

吉笄:古代指行吉礼时所用的发簪。

骨笄:兽骨制的簪子。

发笄:女子丧装。“发”乃“髽”之误。

栉笄:用制栉之木所制的笄。古代女子服丧时所用。

加笄:谓以簪束发。古时女子十五岁始加笄,表示成年。

字的诗句

1、才过笄年《迷仙引·才过笄年》

2、一□青春正及笄《鹧鸪天·一□青春正及笄》

3、阿婆还是初笄女《遣兴》

4、许字方笄《点绛唇·重午日才过》

5、初笄横白玉《赠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二首》

6、簪笄不及施《烈女李三行》

7、岁方笄《薄媚》

8、指峰前代好磨笄《鹦鹉曲 忆难鸣山旧游》

9、金紫珈笄偕老《好事近·绿鬓又红颜》

10、笄岁喜和同《南歌子·气射秋光冷》

11、女孙笄珥《鹊桥仙·女孙笄珥》

12、初笄绝代北方人《杂兴五首》

13、顶珈笄《万年欢》

14、副笄加饰《绍兴十三年发皇后册宝十三首》

15、笄年未结褵《对酒示行简》

相关成语

及笄年华,驴生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