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灶的组词120+
- 灶的成语
- bìng zào病灶
- tǔ zào土灶
- zào tuán灶团
- zào jù灶具
- zào wáng yé灶王爷
- zào gōng灶公
- zào xià bì灶下婢
- lěng zào冷灶
- zào shén灶神
- zào dīng灶丁
- zào wáng灶王
- zào fáng灶房
- zào jūn灶君
- zào jí灶籍
- zào biē jī灶鳖鸡
- zào tái灶台
- zào xià yǎng灶下养
- shèn zào慎灶
- xíng jūn zào行军灶
- zào xíng灶陉
- zào méi灶煤
- dà zào大灶
- zhǎng zào掌灶
- guō zào锅灶
- fǔ zào釜灶
- jūn zào军灶
- jiǎn zào减灶
- zào méi灶眉
- sòng zào送灶
- yíng zào迎灶
- zào tū灶突
- lǎo hǔ zào老虎灶
- dān zào丹灶
- zào huǒ kēng灶火坑
- zào fǔ灶釜
- wēi zào烓灶
- shèn zào蜃灶
- xiǎo zào小灶
- yí zào夷灶
- zào dù灶肚
- zào guǐ灶鬼
- niǎo zào鸟灶
- yǐn zào隐灶
- zào yé灶爷
- zào mò灶墨
- zào wū灶屋
- dì zào地灶
- jīn zào金灶
- zào lǐn灶廪
- duàn zào锻灶
- zào jī灶鸡
- jìn zào墐灶
- sì zào祀灶
- zào shī灶尸
- jì zào祭灶
- zào é灶额
- lú zào炉灶
- zào tou灶头
- zào qiè灶妾
- hù zào户灶
- ào zào奥灶
- lǔ zào卤灶
- xiè zào谢灶
- yán zào盐灶
- mèi zào媚灶
- dōu zào都灶
- zào bì灶婢
- zào wō灶窝
- jìng zào敬灶
- jiě zào解灶
- zào cí灶词
- kàng chái zào炕柴灶
- zào mǎ灶马
- zào yǒng灶甬
- zào pào灶泡
- chái zào柴灶
- chǎng zào场灶
- tiào zào wáng跳灶王
- zào gū灶觚
- zào huǒ灶火
- chá zào茶灶
- zào jiè灶界
- chī xiǎo zào吃小灶
- zào táng灶膛
- zào lán灶栏
- lián èr zào连二灶
- jiǔ zào酒灶
- diàn cí zào电磁灶
- tiān zào天灶
- qǐ zào起灶
- jǐng zào井灶
- pín zào贫灶
- xué zào穴灶
- zào yān灶烟
- zào pī灶披
- liáo zào燎灶
- zào rén灶人
- zào zhú灶瘃
- shí zào石灶
- zào pī lóu灶披楼
- zhōng zào中灶
- dǎo zào倒灶
- shàng zào上灶
- zào shuì灶税
- zào kēng灶坑
- táo zào陶灶
- zào táng灶堂
- yù zào玉灶
- xíng zào行灶
- zào dì灶地
- zào chǎng灶场
- xiān zào仙灶
- bì zào避灶
- zào liáo灶燎
- yān zào烟灶
- yáng zào炀灶
- yáo zào窑灶
- sì zào rì祀灶日
- cuàn zào爨灶
- cí zào祠灶
因篇幅关系,灶的组词只列出前 120 个
灶字在前的组词
灶户:以煮盐为业的人户。
灶瘃:脚跟冻疮。
灶神:旧俗供于灶上的神。传说灶神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至除夕上天陈报人家善恶。
灶栏:灶上搁镬子的隆起部分。状如井栏﹐故称。
灶公:灶神的俗称。相传灶神上天奏事直言不讳﹐因喻正直的人。
灶下养:厨工的辱称。《后汉书.刘玄传》:“其所授官爵者,皆群小贾竖,或有膳夫庖人,多着绣面衣﹑锦褲﹑襜褕﹑诸于,骂詈道中。长安为之语曰:‘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后以借指无能的武将。亦省称“灶养”。
灶上扫除:把灶上打扫干净。比喻极容易做到。
灶披间:方言。厨房。亦指简陋狭小的住屋。[kitchen]〈方〉∶厨房
灶台:灶上放东西的平面部分。亦泛指灶。又称锅台。[the top of a kitchen range] 灶上面放东西的平面部分
灶披楼:方言。在楼上的小房间。又称亭子间。
灶甬:冶炼工匠。
灶间:厨房。
灶界:方言。灶神的俗称。
灶火坑:即灶肚。
灶税:煮盐户交纳之税。
灶火:炊烟。(1) 〈方〉(2) [kitchen]∶厨房(3) [oven]∶烧饭的灶灶火上蒸了一锅饭
灶词:旧俗祭灶时的祝词。
灶场:即灶地。
灶披:见“灶披间”。
灶王爷:灶神的俗称。[kitchen god] 灶神
灶墨:锅底烟煤。
灶上骚除:骚:通“扫”。把灶上打扫干净。比喻极容易做到。
灶爷:灶神的俗称。
灶烟:炊烟。
灶膛:即灶肚。
灶下婢:1.女厨工。2.指侍妾。
灶养:见“灶下养”。
灶君:灶神的别称。[kitchen god] 灶神
灶前老虎:方言。猫的别称。
灶尸:古代祭灶时作灶神替身的人。
灶妾:女厨工。
灶釜:灶和锅。指执炊治膳。
灶鬼:即灶神。
灶地:盐民聚居设灶煮盐的地方。
灶具:[方]∶炊具。[cooking utensils]〈方〉∶炊具
灶坑:见“灶火坑”。
灶婢:女厨工。
灶觚:1.即灶突。2.烧残的木简。指破旧书籍。
灶丁:1.旧称煮盐工。2.厨工。
灶头:方言。用砖泥等砌成的厨房用灶。[kitchen range; kitchen place] 〈方〉∶烧饭的灶
灶团:旧俗祭灶的糯米团子。
灶鸡:见“灶鳖鸡”。
灶窝:即灶肚。
灶煤:灶上烟煤。可制墨﹐因作墨的代称。
灶房:厨房;灶间。[kitchen]〈方〉∶厨房。也作“灶屋”
灶堂:方言。厨房。
灶额:即灶突。
灶泡:盐场的别称。
灶肚:炉灶内腔。以栅中隔﹐上部承放燃料以燃烧﹐下部输送空气并容纳灰烬。
灶屋:即灶间。
灶马:1.木刻印刷在纸上的灶神像。2.灶神的坐骑。3.昆虫名。又称灶鸡﹑灶鳖鸡。
灶籍:即灶户。
灶门:1.灶的烧火口。2.马前蹄上的两个空处。
灶突:灶上烟囱。
灶燎:上灶头烧火。指做饭烧菜。
灶廪:指行炊处和贮粮处。
灶眉:灶旁;灶边。
灶人:厨工。
灶鳖鸡:即灶马。
灶陉:灶边突出部分。
灶字在尾的组词
丹灶:炼丹用的炉灶。
倒灶:指时运不济,倒霉。语本汉扬雄《太玄经.灶》:“灶灭其火,惟家之祸。”(1) [collapse]∶垮台;败落(2) [be unlucky]∶倒霉;运气不好
全灶:做得一手好饭菜的女仆。
大灶:1.用砖土砌成的固定的炉灶。2.集体伙食标准中最低的一级。参见“小灶”。(1)[big stove]∶固定的炉灶,由砖土砌成(2)[ordinary mess]∶集体伙食标准中的一级
盐灶:烧盐的灶。
隐灶:《后汉书.向栩传》﹕“﹝向栩﹞少为书生﹐性卓诡不伦。恒读《老子》﹐状如学道。又似狂生﹐好被发﹐着绛绡头。常于灶北坐板床上﹐如是积久﹐板乃有膝踝足指之处……会张角作乱﹐栩上便宜﹐颇讥刺左右﹐不欲国家兴兵﹐但遣将于河上北向读《孝经》﹐贼自当消灭。”后即以“隐灶”用作死读书但不成才的典故。
爨灶:1.亦作“?灶”。2.炉灶。
另起炉灶:另外重支炉灶。比喻放弃原来的,另外从头做起。(1)[start all over again;make a fresh start;make new plans](2) 比喻从头开始重新再写,另起炉灶吧(3) 比喻不能维持现状,另辟徯径另起炉灶另开张
陶灶:1.古代烧制陶器的土窑。2.用黏土垒成的土灶。
炀灶:《战国策.赵策三》:“卫灵公近雍疸﹑弥子瑕。二人者,专君之势以蔽左右。复涂侦谓君曰:‘昔日臣梦见君。’君曰:‘子何梦?’曰:‘梦见灶君。’君忿然作色曰:‘吾闻梦见人君者,梦见日。今子曰梦见灶君而言君也,有说则可,无说则死。’对曰:‘日,并烛天下者也,一物不能蔽也。若灶则不然,前之人炀,则后之人无从见也。今臣疑人之有炀于君者也,是以梦见灶君。’君曰:‘善。’”谓在灶前向火,则蔽其光。后因以“炀灶”喻佞幸专权,蒙蔽国君。
起灶:1.指开伙备办饭菜。2.拆除灶头。
土灶:在地上挖成的炉灶。
行军灶:部队在战场或野外训练时临时搭建的小型炉灶。
镬灶:锅灶。
老虎灶:〈方〉烧开水的一种大灶,也指出售热水、开水的地方。
绳床瓦灶:绳床:即交椅,也叫胡床;瓦灶:土坯炉灶。指简陋的生活用具。形容非常贫穷。
蜃灶:煮盐的灶。
执粗井灶:指操持家务。比喻为人妇。
避灶:避人而不当灶。
重起炉灶:指事情遭受挫折后,再从头做起。[make a fresh start;begin all over again] 重新开始
穴灶:煎盐的洞灶。
聋灶:行灶的别称。
祭灶:旧俗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祭灶神。
吃小灶:比喻特殊照顾。如:我们不靠国家贷款吃小灶。
场灶:盐场上的煮盐灶。亦借指盐场。
垄灶:土灶,就地砌起的灶。
谢灶:祭祀灶君。
烟灶:指人户。
天灶:古代兵家称大谷之口。
燎灶:汉光武帝刘秀为破虏大将军时,曾率部自蓟驰往饶阳,饥寒疲乏,及至南宫,遇大风雨,乃避之道旁空舍,冯异抱薪,邓禹生火,刘秀自“对灶燎衣”。见《后汉书.冯异传》。后遂以“燎灶”为帝王困难时臣子效忠之典故。
扫锅刮灶:指倾其所有。
添兵减灶:增加兵员,反而减少行军饭灶。指伪装士兵逃亡,示弱以欺骗对方。
慎灶:春秋鲁大夫梓慎和郑大夫禆灶的并称。
祠灶:祀灶。
都灶:蒸炊用的大灶。
黔灶:犹黔突。
小灶:1.轻便炉灶﹐多供行旅使用。2.集体伙食标准中最高的一级。以别于“大灶”﹑“中灶”。3.泛指用小锅灶烧煮的饭菜。4.比喻特殊的待遇等。
清水冷灶:形容生活清苦。[poor but clean] 形容生活清苦和他们差不多年纪的人,这时候是个小家庭蒸蒸日上的建设时期,可是他们这里却是清水冷灶,没有增设,连必要的投资也都送进了书店。——陆文夫《献身》
跨灶:1.本指良马奔跑时后蹄印跃过前蹄印。因以喻指好马,良马。2.比喻儿子胜过父亲。
石灶:石砌的灶。
军灶:军用的锅灶。
锅灶:即灶。生火做饭的设备。[pot and stove] 锅和灶
伯鸾之灶:汉梁鸿字伯鸾。少孤,诣太学受业。常独坐止,不与人同食。邻舍先炊已,呼伯鸾趁热釜炊,伯鸾曰:“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灭灶更燃之。见《东观汉记.梁鸿传》。后以“伯鸾之灶”比喻沾他人的光或依附他人。
烓灶:风炉。
敬灶:祭灶神。
媚灶:比喻阿附权贵。
辞灶:旧俗称送灶神上天为“辞灶”。在腊月廿三或廿四日举行。
清锅冷灶:没吃没喝。常用以形容贫困冷清的景象。同“清灰冷灶”。
锻灶:1.打铁用的炉子。亦指打铁的场所。2.指在炉旁锻铁。
冷灶:久不生火的灶。亦表示贫寒。
柴灶:烧柴禾的锅灶。
仙灶:指学仙者炼丹之灶。
背灶:鹳的别名。
金灶:道士炼丹用的灶。
奥灶:喻当道贵宠。
送灶:旧时民间祭送灶神的活动。夏历十二月二十三日举行。传说此日是灶神回天宫向玉帝汇报民情之日,为求其在玉帝面前多讲好话,带回吉祥,家家户户都要向灶神敬献灶饼、灶糖,点燃香烛。[sacrifice to the kitchen god] 旧俗,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祭祀灶神,送其上天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鲁迅《祝福》
连二灶:有大小两个灶位的长形炉灶。
井灶:1.井与灶。亦借指家园、故居。2. 四川 、 云南 等地煎制井盐的工场。
卤灶:熬制盐的灶具。
户灶: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五名同灶而食的兵吏编为一户灶。
带灶字的诗句
1、丹灶犹存鼎《汤周山》
2、炉灶堪安固《卜算子 焦姑求》
3、四郎须是安炉灶《虞美人·四郎须是安炉灶》
4、安丹灶地《汉宫春·此老先生》
5、癸丁炉灶《满庭芳 修行》
6、灶坏丹飞《解连环·悬弧之旦》
7、笑倒嵩山破灶堕《偈颂一百零二首》
8、有茶中上*灶《沁园春 此下原有沁园春黄鹤楼前一首未注名》
9、初修丹灶《苏武慢·创建灵坛》
10、跨灶参先《沁园春·喜见于门》
11、杖头击著破灶堕《颂古一百则》
12、正好安排炉灶《无梦令·此日方知颠倒》
13、灶前老隶亦惊猜《李参政约至井监偶得三绝》
14、丹灶全无一点尘《鹧鸪天·暖日晴烘候小春》
15、丹灶夜光横《水调歌头·山色望中好》
相关成语
臼灶生蛙,重起炉灶,绳床瓦灶,十家锅灶九不同,灶上骚除,另起炉灶,清灰冷灶,清水冷灶,沉灶产蛙,清锅冷灶,扫锅刮灶,沉灶生蛙,灶上扫除,添兵减灶,执粗井灶,塞井夷灶,减灶之计,冷灶清锅,宁媚于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