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符的组词120+
- 符的成语
- fú hé符合
- fú jié guān符节官
- yǐn shēn fú隐身符
- yù fāng fú玉方符
- cuī mìng fú催命符
- hù shēn fú护身符
- hǔ fú虎符
- fú shī符师
- fú yīng符应
- yì fú益符
- gōng fú公符
- xiáng fú祥符
- pōu fú剖符
- fú shí符实
- jīn yú fú金鱼符
- xīng fú星符
- tóng hǔ fú铜虎符
- ǒu fú呕符
- tóng bīng fú铜兵符
- zhé fú哲符
- fú shǐ符使
- shēng fú声符
- jǐng fú景符
- líng fú灵符
- hù guān fú护官符
- yá fú牙符
- fú jiǎ符甲
- fú fǎ符法
- fú hé符劾
- fú xiào符効
- mù yú fú木鱼符
- bǎo fú宝符
- pì bīng fú辟兵符
- fú lì符历
- xuán nǚ fú玄女符
- yì fú意符
- hé fú合符
- kè fú刻符
- jì míng fú寄名符
- yín fú银符
- bīng fú兵符
- bù fú不符
- jì míng fú记名符
- fú lù符箓
- chì fú fú赤伏符
- fú xié符协
- fú qì符契
- zhū fú朱符
- yǐn fú隐符
- zhí fú执符
- fú zhù符祝
- xuán fú悬符
- fú xìn符信
- táo fú桃符
- yòu fú右符
- yí fú移符
- chì líng fú赤灵符
- hù fú护符
- fú zhuāng符桩
- fú jīn符禁
- fú mìng符命
- fú jià符架
- gān fú干符
- fú zhēng符征
- yín tù fú银兔符
- tóng yú fú铜鱼符
- fú jié符节
- yīn fú阴符
- xiāng fú相符
- zhēn fú贞符
- shū fú书符
- fú tú符图
- shòu fú兽符
- fú jí符籍
- fú lì符吏
- fú tóng符同
- fú yí符移
- jīn hǔ fú金虎符
- zhú fú竹符
- zhēng fú征符
- fú lǐ符理
- fú tái符台
- fú hào符号
- huà fú画符
- ài fú艾符
- péi shén fú裴神符
- zuǒ yú fú左鱼符
- yú fú鱼符
- shé fú蛇符
- yuán fú元符
- fú ruì符瑞
- fú huì符会
- fú wǔ符伍
- fú chuán符传
- chāng fú昌符
- míng fú冥符
- fú mù符目
- fú shí符识
- guān fú官符
- fú shuǐ符水
- shǐ fú使符
- fú zhú符竹
- fú rèn符任
- xiū fú休符
- zì fú字符
- fú shū符书
- yīn fú音符
- jié fú节符
- fú zhòu符咒
- yìng fú应符
- fú jì符记
- yìn fú印符
- yín yú fú银鱼符
- fú zhǐ符旨
- fú cè符册
- líng fú詅符
- jì fú计符
- fú cǎi符采
- zhí fú直符
- fú cè符策
因篇幅关系,符的组词只列出前 120 个
符字在前的组词
符水:巫师道士以符箓焚化于水中﹐或直接向水画符诵咒﹐迷信者以为可以辟邪治病。
符虎:即铜虎符。汉制﹐朝廷授予郡守铜虎符﹑竹使符﹐后因以指州郡长官的职权。
符敕:1.亦作“符勅”。2.敕命文书。3.指符箓。
符图:符箓和图谶的合称。
符葆:1.亦作“符宝”。2.即附宝。相传为黄帝的生母。
符号:①记号;标记:标点符号ㄧ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②佩带在身上表明职别、身分等的标志。
符架:符咒禁架的合称。皆方士禁咒之术。
符曹:古代官署中主管印信的处所。
符袋:挂在小孩颈上的布制袋形护身符。
符术:指道士巫师以符咒役使鬼神的法术。
符效:1.亦作“符効”。2.指表示吉凶的征兆。3.效验。
符节:古代派遣使者或调兵时用做凭证的东西。用竹、木、玉、铜等制成,刻上文字,分成两半,一半存朝廷,一半给外任官员或出征将帅。
符卪:同“符节”。
符厌:指道士巫师符咒厌胜的法术。
符任:汉制﹐朝廷颁予郡守铜虎符﹑竹使符﹐因以“符任”指州郡长官职务。
符验:亦作“符騐”。1.凭据;证件。2.应验;符合。
符协:符合;相同。
符命:1.上天预示帝王受命的符兆。2.文体名称。内容为述说瑞应以颂帝王功德。
符征:符瑞;符兆。
符节官:持有朝廷所颁符节的官员。指天子的使臣。
符印:符节印信等凭证物的统称。
符运:犹符命。
符移:1.符教移檄等官府征调敕命文书的统称。2.谓行文书于不相统属的官署。
符书:1.符箓。2.指记载符箓的书籍。3.官符文书。
符蔰:见“符扈”。
符篆:1.加有官府印信的文书。2.符箓上所用的文字符号。3.指符箓。
符理:符节的纹理。
符册:见“符策”。
符样:上级官府下达的文件。
符禁:符咒与禁架。
符师:指画符念咒的术士﹑巫师。
符实:方言。犹踏实。
符历:记录符命的历书。
符伍:古制﹐居民五家﹐共同签具一份连保连坐契约以相检束﹐称为符伍。
符棨:符契。
符咒:道教的符和咒语。[taoist magic figures or incantations] 道教在纸符上写以咒语,用于作法
符祝:同“符咒”。
符禳:谓以符咒禳解。
符扈:桔梗的别名。
符呪:见“符咒”。
符籍:符伍与名籍。
符文:1.敕命文书;公文。2.指道家﹑神仙家符箓文字。
符赏:指军令文书中所规定的奖赏数目。
符瑞:吉祥的征兆。多指帝王受命的征兆。
符醮:指画符打醮。道士祈福禳灾的祭祀活动。
符檄:官符移檄等文书的统称。
符譣:验证。
符劾:克制鬼神的符咒。
符目:指符敕等公文的题签。
符号逻辑:数理逻辑。
符官:道教指守护符箓的神官。
符会:符合。
符号论: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理论。认为人的感觉、观念不是外界事物的反映,而仅仅是一些和外界事物没有任何相似之处的记号、符号或象形文字。也叫象形文字论。
符祥:符兆。
符信:1.符节印章等信物的统称。2.凭据。
符娄:夫馀和挹娄的并称。皆古代东方国名。
符兆:征兆。
符吏:即符官。
符甲:犹孚甲。种子的表皮。符﹐通“孚”。
符瑞图:记载符瑞的图谶。
符字在尾的组词
録符:即竹使符。为汉代分与郡国守相的符信。
詅蚩符:同“詅痴符”。
护身符:一种小巧的装饰品(如珠宝、玉石或纪念品),上面刻有符咒、咒文或符号,戴上这个护身宝贝可以防止灾祸(如疾病或魔力),或者帮助佩戴者。[amulet;protective talisman] 一种小巧的装饰品(如珠宝、玉石或纪念品),上面刻有符咒、咒文或符号;据说,戴上这个护身宝贝可以防止灾祸(如疾病或魔力),或者帮助佩戴者(如赢得爱情或战争)
黄金符:金制的兵符。为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朝廷与将领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
鹤料符:官府催缴赋税的凭证。
珪符:封官爵的信符。
白符:白石脂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三.五色石脂》。
节符:1.节与符。古代帝王授予使者的信物。2.节符须双方验合﹐因喻结合密切。
双符:即鱼袋。唐代授予品官的一种符契。左﹑右各一﹐左者进内﹐右者随身﹐刻官姓名﹐出入合之。
传符:通行的符信。
青符:道教徒用青藤纸画的符箓。
鸿符:极大的祥瑞。
兽符:虎符。因避讳而改。
玄符:天符,符命。谓上天显示的瑞征。
剖符:犹剖竹。古代帝王分封诸侯﹑功臣时,以竹符为信证,剖分为二,君臣各执其一,后因以“剖符”﹑“剖竹”为分封﹑授官之称。
地符:1.大地的符瑞。2.宋代为征收田赋而颁发的土地的凭证。
银兔符:1.亦作“银菟符”。2.银制的兔形兵符。
蛇符:蛇蜕的别名。
宝符:1.古代朝廷用作信物的符节。《史记.赵世家》:“简子乃告诸子曰:‘吾藏宝符于常山上,先得者赏。’诸子驰之常山上,求,无所得。毋恤还,曰:‘已得符矣。’简子曰:‘奏之。’毋恤曰:‘从常山上临代,代可取也。’简子于是知毋恤果贤,乃废太子伯鲁,而以母恤为太子。”后遂以“宝符”为称美赵之地势或赵氏子孙的典实。2.宝玺和符命。3.上天所赐的符命。4.古时避邪驱鬼的符箓。
邦符:国家的符瑞。
钤符:兵书﹐兵法。
六符:谓三台六星的符验。《汉书.东方朔传》:“愿陈《泰阶六符》﹐以观天变﹐不可不省。”颜师古注:“孟康曰:‘泰阶﹐三台也。每台二星﹐凡六星。符﹐六星之符验也。’应劭曰:‘《黄帝泰阶六符经》曰:泰阶者﹐天之三阶也。上阶为天子﹐中阶为诸侯公卿大夫﹐下阶为士庶人。’”后用为称颂朝廷或辅臣之词。
寄名符:1.旧时迷信,恐小儿夭折,常寄名于道观为徒,道士所授之符箓,称寄名符。2.迷信者为死后在冥中得到保佑而寄名于神佛作仆役或门徒的凭证。
木符:旧时迷信谓树木呈现祥瑞的征兆。
催生符:1.旧时用以催促妇女分娩的符箓。据清人笔记载,俗传催生符以黄纸调朱砂用净笔写一“车”字,在“车”四周环写“马”字须遍,且须端楷,大小则不拘,烧灰和水饮之,立娩。“马”字成单必男,成双必女。2.以喻促使某事物问世的契机﹑原因。
边符:旧时指朝廷颁发给边地军政官员的符节。
虎符:古代调兵用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右半存朝廷,左半给统兵将帅。调动军队时须持符验证。[a tiger-shaped tally issued to generals as imperial authorization for troop movement in ancient china] 古代军中印信。铜质虎形,左、右两半,朝廷存右半,统帅持左半,作调动军队时用则得虎符。——《史记.魏公子列传》佩虎符坐皋比者。——明. 刘基《卖柑者言》
户符:发给民户的证券。
不符:不相合。
竹符:1.“竹使符”的省称。2.泛指地方长官印符。
玉印符:道教指盖有印章可以镇妖驱邪的符箓。
祯符:祥瑞;吉兆。
兵符:1.古代调兵遣将用的一种凭证。2.借指兵权。3.兵书﹐兵法。(1) [commander's tally]∶古时调遣军队的凭证嬴闻 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史记.魏公子列传》(2) [book on the art of war]∶兵书天遣玄女下,受 黄帝兵符,伏 蚩尤。——《史记.五帝本纪》
黑心符:书名。唐于义方着﹐叙述时人娶继室之害﹐以戒子孙。
星符:犹符命。
圆符:圆形兵符。
降符:上天赐予符命。
詅符:见“詅痴符”。
祥符:指吉祥的征兆。[the title of the emperor song zhenzong's reign] “大中祥符”的简称,宋真宗年号,公元1008至1016年祥符中,因造玉清宫。—— 宋. 沈括《梦溪笔谈》
金兽符:古代封王侯时所赐的符。
赤灵符:旧时佩挂胸前以避灾邪的符箓。
开心符:道教符名。传说食之能开通心智,故称。
默符:暗相符合。
鱼符:隋唐时朝廷颁发的符信,雕木或铸铜为鱼形,刻书其上,剖而分执之,以备符合为凭信,谓之“鱼符”,亦名鱼契。隋开皇九年﹐始颁木鱼符于总管﹑刺史,雌一雄一。唐用铜鱼符,所以起军旅,易官长;又有随身鱼符,以金﹑银﹑铜为之,分别给亲王及五品以上官员,所以明贵贱,应征召。
合符:1.符信相合;合验符信。古代以竹木或金石为符,上书文字,剖而为二,各执其一,合之为证。2.相符合。3.指符信。
相符:相合;彼此一致。[conform to;tally with;agree with] 相合;彼此一致报告与事实相符
神符:1.神灵赋予的统治天下的凭信。2.符箓。
卫符:卫帅的符印。
表符:犹表率。
青龙符:隋唐时颁发给东方诸州的传信符。
休止符:音乐术语。乐谱中用以表示音乐停顿时值的符号。常用的有全休止符、二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十六分休止符、三十二分休止符六种。整个小节休止时,亦用全休止符表示。
玄女符:指兵法或兵书。
休符:吉祥的征兆。
益符:虫名。又称无舌。中医入药。
使符:天子使者所持的符信。
朱符:用朱墨写的符箓。
受符:接受天之符命。指做皇帝。
桃符:①旧时挂在大门上用以压邪的桃木板。上面画有神荼、郁垒二神或题着二神名字。②五代时在桃木板上书写联语,后因以为春联的别称: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
轨符:古代国家发行的一种借券。
隐符:指道教的符咒。
带符字的诗句
1、恰符其数《满江红·细读箕畴》
2、遮道卖符色怒嗔《和子由踏青》
3、炎符抚中兴《谒南岳》
4、兼写宜蚕保麦符《初夏》
5、幕府当年急急符《送别湖南部曲》
6、退归拟学旧桃符《浣溪沙》
7、不用书符《偈颂一百零二首》
8、忽被急符驱去《水调歌头·羯虏问周鼎》
9、雷社虎符新《临江仙·瓜瓞绵绵储庆远》
10、寻见祥符九域图《书叹》
11、疋似元符曾上书《杂兴》
12、分符屡请《永遇乐·龙阁先分》
13、休运应乾符《水调歌头·关中有萧相》
14、不用桃符帖画鸡《丙午新正书怀十首》
15、祥符名相裔《齐安郡向夫人挽诗》
相关成语
画符念咒,若合符节,言行相符,言行不符,名实相符,尺竹伍符,表里相符,名不符实,名符其实,虎符龙节,鬼画符,尺籍伍符,书符咒水,护身符,鼎玉龟符,吞符翕景,焚符破玺,同符合契,盛名之下,其实难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