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虾的组词
  • 虾的成语

虾的组词共收录97个

虾的意思


汉字

拼音xiā hā

解释基本字义虾(蝦)xiā(ㄒ一ㄚ)⒈  节肢动物,身上有壳,腹部有很多环节。生活在水里,种类很多:虾皮。虾米。虾子(虾卵)。虾兵蟹将(神兵中龙王的兵将,喻不中用的兵将)其他字义虾(蝦)hā(ㄏㄚ)⒈  [虾蟆]也作“蛤蟆”。异体字蝦鰕汉英互译shrimp造字法形声:从虫、下声Englishshrimp, prawn...【虾的意思

字在前的组词

虾臛:1.亦作“蛤臛”。2.蛙肉羹。

虾胊:虾干。比喻貌丑而驼背的人。

虾蟆柝:虾蟆更。

虾蟆瘟:瘟疫名。一种即痄腮。多发于小儿﹐有传染性。以一侧或两侧腮部肿胀﹑疼痛为特征。常伴有恶寒﹑发热。

虾蟹眼:茶汤初滚时泛起的小气泡。初似虾眼﹐渐大似蟹眼﹐故称。

虾蟆蓝:药草天名精的别名。

虾魁:即虾姑。

虾子:1.亦作“蛤子”。2.虾的卵。干制后橙黄色﹐味鲜美﹐可制调味品。3.虾。(1) [shrimp roe]∶虾的卵,干制后橙黄色,用做调味品(2) [shrimp]∶同“虾”

虾夷:1.亦作“虾蛦”。2.日本古时北方未开化的民族。其人多毛及须髯﹑颡高﹑眼凹﹑鼻尖﹑肤色浅棕﹐居住在本州东北奥羽﹑北陆地方。一般认为北海道阿伊努人即其后裔。

虾鬼:即虾蛄。

虾米:1.中小型虾类的干制食品。经煮熟晒干或烘干后再去壳而成。2.小虾。(1) [dried,shelled shrimps]∶晒干的中小型虾(2) [small shrimps] 〈方〉∶小虾

虾助:即水母。

虾兵:见“虾兵蟹将”。

虾仁:去头去壳的鲜虾肉。[shelled fresh shrimps] 去头去壳的鲜虾

虾忙蟹乱:指虾蟹成灾,将稻谷荡尽。旧因以为兵乱的征兆。现多形容乱作一团。

虾蟆烟:1.亦作“蛤蟆烟”。2.烟草的一种。

虾女:1.传说长须国虾王之女。2.方言。广东一带称渔家女孩。

虾蟆泉:泉名。在河南省陕县西门外。

虾酣:满语。指衙门前设置的用以防卫的木栅。也称行马﹑鹿角。

虾青瓷:像虾甲青色的瓷器。

虾姑:虾的一种。形似虾而扁﹐第二对胸肢特大﹐很像螳螂的前足。俗称螳螂虾。

虾兵蟹将:古代神怪小说里海龙王手下的兵将。比喻敌人的爪牙或不中用的大小娄罗。(1) [(in chinese myths) shrimp soldiers and crab generals]∶神话中指龙王的兵将东海龙王敖广即忙起身,与龙子、龙孙、虾兵、蟹将出宫迎道:“上仙请进,请进。”——《西游记》(2) [ineffective troops]∶比喻不中用的兵将乃率领鼋帅虾兵蟹将,统领党类,一齐奔出潮头,将兰公宅上团团围住,喊杀连天。——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虾蟆子:即蝌蚪。

虾蝚丹树:木名。可用以酿酒。

虾蚾:1.亦作“蛤蚾”。2.蟾蜍的别名。

虾干:经过干燥加工的虾。[dried shrimps] 经过干燥加工的虾

虾头杯:亦作“虾头盃”。用红虾等大虾头的甲壳制成的杯子。

虾什蚂:1.亦作“蛤什蚂”。2.满语。虾蟆之一种﹐也称哈士蟆。产于东北各省﹐是我国的特产。雌性者腹内有胶质块﹐中医用为滋补品。

虾斗:虾姑的一种。

虾蟆镜:1.亦作“蛤蟆镜”。2.有色眼镜的俗称。

虾鬣:虾的触须。或谓巨大者可作柱杖。

虾目:虾眼。喻指茶汤初沸时的小气泡。

虾蟆精:传说月中的蟾蜍。亦泛指成精的虾蟆。

虾虎:1.土附的别名。2.江苏省宜兴市的别称。

虾王:传说中的虾中之王。

虾蟆窑:窑名。明末景德镇有小街﹐烧瓷小如虾蟆﹐故名;又以窑在旧昌南镇﹐亦名小南窑。其器粗﹐质薄而坚﹐色白带青﹐盛行于世。

虾腰:谓行鞠躬礼。

虾蟆禅:佛教语。禅宗谓虾蟆唯解一跳,不解他术。比喻一知半解而不活泼、不自由之“死禅”。

虾蛤:1.兽名。2.虾和蛤。

虾生:犹醉虾。

虾鱼:1.亦作“蛤鱼”。2.鱼名。

虾蟆车:古代一种播种的车。后用以作战。

虾蟆:1.“蛤蟆”的旧称。2.青蛙和蟾蜍的统称。3.传说中的月中蟾蜍。4.借指月亮。5.胡桃仁的别称。6.门上铜环的蟾形底座。[same as “蛤蟆”] 同“蛤蟆”( háma)

虾蟆更:1.击木柝警夜。以柝声似虾蟆叫﹐故称。2.宋时宫中称五更以外的六更。

虾须:1.虾的触须。2. 隋 代兵器的一种。3.帘子的别称。4.茶名。

虾蟆给事:对明胡汝宁的戏称。

虾霸:1.亦作“蛤霸”。2.蟾蜍的别名。

虾酱:用虾做成的酱。[shrimp paste] 用磨碎的小虾制成的一种酱类食品

虾蟆抱桂:《淮南子.说林训》:“月照天下﹐蚀于詹诸。”传说詹诸(蟾蜍)为月中虾蟆﹐食月;月中有桂。因用“虾蟆抱桂”指月蚀。

虾须帘:一种用虾须织成的护书画卷的小帘。

虾蟆衣:1.青苔的别名。2.药草车前子的别名。

虾蕈:虾蕈羹。宋代的一种茶食点心。

虾菜:海鲜。鱼类菜肴的泛称。

虾公:虾苗。状似蜈蚣﹐故名。

虾蟆护:鸟名。

虾虹:指彩色的云气。虾﹐通“霞”。

虾荒蟹乱:指虾蟹成灾,将稻谷荡尽。旧因以为兵乱的征兆。

虾蛦:见“虾夷”。

虾弓子:方言。即虾。

虾蟆陵:古地名。在 陕西省 长安县 南。 汉 董仲舒 葬于此。 唐 时为歌楼酒馆集中地。[hamaling mountain] 在长安城东南,曲江附近,是唐代有名的游乐地区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白居易《琵琶行》

字在尾的组词

对虾:节肢动物,身体长15-20厘米,甲壳薄而透明。第二对触角上的须很长。肉味鲜美,是我国的特产之一。主要产在黄海和渤海湾中。过去市场上常成对出售,所以叫对虾。也叫明虾。

红虾:1.亦作“红鰕”。2.海虾之一种。

谢豹虾:虾名。

丹虾:传说中的一种虾。

人虾:相传明朝灭亡后,有一遗老宣称要为亡明殉节,但又不肯自杀。于是自称效法信陵君,嗜酒狎妓。谁知长久不死,人却变得驼背弯腰。被人取笑为“人虾”。见清袁枚《新齐谐》卷六。后用以嘲讽没有骨气而又自欺欺人者。

天虾:龙虱和桂花蝉之类水生昆虫。为广西﹑广东居民爱食之品。

虫虾:犹虫鱼。指考据﹑训诂之学。

龙虾:无脊椎动物,甲壳纲,龙虾科。体粗壮,色鲜艳,常有美丽斑纹。头胸甲坚硬多棘。两对触角很发达,尤其是第二对;基部数节粗而有棘,但无鳞片。步足五对,无钳,都呈爪状。栖息海底,行动缓慢,不善游泳。肉味鲜美,是名贵的经济虾类。

蛙虾:青蛙与虾蟆。泛指蛙类。

醉虾:用酒浸渍的虾。

线虾:一种小虾的名称。其细如线,故称。

水母目虾:比喻没有主见,随声附和。

米虾:小虾。也叫“草虾”。[caridina] 小虾。也叫“草虾”

磷虾:甲壳纲,磷虾目。体形似虾,胸肢八对,都为二枝型,基部各有鳃,适于游泳。眼柄﹑胸部及腹部有发光器。浮游生活,全部海产。是鱼类的主要饵料之一。

毛虾:虾的一种。体形侧扁﹐长一寸左右﹐额角短小﹐壳薄﹐群栖于泥沙底的近海。我国南北沿海都有。可干制成虾皮﹐也可制成虾酱和虾油供食用。

卤虾:食品名。把虾磨成糊状,加盐制成。亦指用卤汁煮制的虾。[pot-stewed shrimp;a kind of food made from shrimps,salt,etc.] 把虾磨成糊状,加盐制成的食品

青虾:虾的一种。产于淡水中﹐体长约二寸﹐表面有棕绿色斑纹。另有产海水中的﹐长四寸余﹐体面有淡黄﹑绿色细点。

腹蟹目虾:《文选.郭璞<江赋>》:“璅蛣腹蟹﹐水母目虾。”李善注:“《南越志》:‘璅蛣﹐长寸余﹐大者长二三寸﹐腹中有蟹子﹐如榆荚﹐合体共生﹐俱为蛣取食。’又曰:‘海岸间颇有水母﹐东海谓之?﹐正白﹐蒙蒙如沫﹐生物有智识﹐无耳目﹐故不知避人﹐常有虾依随之﹐虾见人则惊﹐此物亦随之而没。’”后以“腹蟹目虾”比喻自己没有独立主张而一味依附他人。

鱼虾:1.亦作“鱼鰕”。2.鱼和虾。泛指鱼类水产。

小虾:真虾族虾类的幼体晚期。[parva] 真虾族虾类的幼体晚期

明虾:即对虾。

字的诗句

1、鱼龙虾蟹信沉浮《颂古》

2、旧号虾蟆池《和望晓》

3、捞虾摝蚬当朝餐《蚬子赞》

4、虾蟆得其志《虾蟆 和张十六。》

5、应有鱼虾入梦《清平乐 博山道中即事》

6、摝蚬捞虾休未休《珙侍者之沔》

7、鱼虾日日厌煎烹《病思》

8、虾蟆故堪浴水《木兰花慢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有赋待》

9、虾眼汤翻细浪俱《大云寺茶诗》

10、虾蟆故堪浴水《木兰花慢》

11、岂独鱼虾空际落《七月十九日大风雨雷电》

12、亥日饶虾蟹《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

13、春满虾帘《沁园春·梅笑东风》

14、虾蟆头上戴青苔《偈颂一百零二首》

15、未免虾跳不出斗《偈颂一百五十首》

相关成语

虾荒蟹乱,井底虾蟆,蟹将虾兵,水母目虾,虾兵蟹将,将虾钓鳖,癞虾蟆想吃天鹅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