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分数)知识点总结 篇1
1、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分数的读法: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之”然后读分子,分子和分母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3、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
4、比较分数的大小:
⑴ 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
⑵ 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那个分数就大。
⑶ 分母和分子都不同的分数,通常是先通分,转化成通分母的分数,再比较大小。
⑷ 如果被比较的分数是带分数,先要比较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带分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它们的分数部分,分数部分大的那个带分数就大。
5、分数的分类
按照分子、分母和整数部分的不同情况,可以分成: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
⑴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⑵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⑶ 带分数: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6、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及分数的基本性质
⑴ 除法是一种运算,有运算符号;分数是一种数。因此,一般应叙述为被除数相当于分子,而不能说成被除数就是分子。
⑵ 由于分数和除法有密切的关系,根据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可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⑶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它是约分和通分的依据。
7、约分和通分
⑴ 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⑵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⑶ 约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
⑷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⑸ 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8、倒 数
⑴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⑵ 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⑶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小学数学(分数)知识点总结 篇2
数学学科,需要不断改变教学理念,不同的教学思想,数学老师需要一起探讨适合学生学习数学的教学方法,下面是这篇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下面请允许我代表小学部数学组的老师对本次同课异构活动的开展情况做一下总结。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行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也由形式上的模仿发展到本质上的创新,课堂教学正在从新课程的“形似”向“神似”转变。在课堂教学发生质的变化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单靠教师个体解决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阻碍着课堂教学的发展和深化。为了使课堂教学不断走向发展和深化,积极响应学校关于同学科同课异构的号召,我们以“同课异构”为平台,积极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力求达到教学目标明确具体,课堂结构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更切合学生,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在学校同课异构活动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我们又制定了小学部数学学科同课异构活动方案,定课题,定时间,定执教教师。我们小学部数学组共有数学教师6人,最终确定由一年级的陈衍华老师和二年级的刘芹老师共同执教《克和千克的认识》一课,听课活动在两位年轻教师的精心准备下如期举行。为了解两位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我们还精心设计了课后检测,以便教研时更有针对性。 下面我就本次活动中的收获和存在的不足谈一下个人 一些浅显的认识,不当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
好的方面:
一、
两位授课教师都非常重视这次锻炼的机会,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为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像陈老师给孩子们准备了大量的学具,刘老师也是为了寻找质量是一克的物体跑了不少地方。特别的用心,值得我们每位老师学习。
二、两位教师都努力践行新课程的理念,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寻找新知识的切入点,教学目标明确具体。
三、两位教师在课堂上都不同程度的重视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学法指导,努力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这一课改理念。
四、 教师在课堂上注意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在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培养方面陈老师的课上体现的比较好。
小学数学(分数)知识点总结 篇3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天真烂漫,对学习都充满着好奇,因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很高。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心理和年龄特点:注意力维持时间较短(一般为10~15分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爱表现自己;自控力差等。而我任教的两个班有着很多相似之处:男生比女生多;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较大;家庭环境存在着差异。所以,我在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期待更好地完成这个学期的教学任务。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大多数学生聪明好学,积极动脑,喜欢上数学课,学习兴趣浓厚,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一部分同学比较突出,课堂中能积极回答问题,作业能主动完成,学习成绩比较理想,但也有少数学生表现不好,对学习不感兴趣,课堂上不能专心听讲,爱做小动作,对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能及时完成,成绩比较落后。现把一学期的学习情况总结如下:
二、主要成绩
1、用新课程理念丰富数学活动课的教学过程。数学活动课,突出表现为数学教学在活动中进行,即“数学+活动”。活动是载体,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必须贯穿始终。活动中既包括操作性活动(动手),也包括观念性活动(动脑),学生通过“做一做、议一议、读一读”等形式,在“做中学”、“学中做”,导、学、做三合一,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说明了这一道理:“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学生在活动中,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发挥,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进一步提高。
实践与自主是数学活动课的精髓,因而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是上好数学活动课的核心要素。就活动课而言,学生才是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只需根据学生的要求给予适当的指导。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尊重学生新颖的思维方式,给他们较多的自由,让他们自主、独立地活动,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2、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前提。兴趣也是学生成才的基础和提高学习质量的动因。学生对趣味知识会感到新奇而对这产生兴趣。在教学中突出“新奇、多变”的特点,使学生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答中心情舒畅地获取知识,勤于思维,增长见识和才干。数学活动课寓学于乐,寓智于趣,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中开启心智、发展个性。例如:在上“拼拼数数”活动课练习中,让孩子设计自己喜欢的图形,如金鱼、火箭等配上鲜艳的色彩,漂亮极了。当学生学习了长(正)方形的有关知识以后,采用比赛的手段激发学生的情趣,让学生用12块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比一比谁拼出的长方形最多。又如让学生看图回答:龟兔赛跑,他们每次都爬一格,谁先抢到红旗?通过教学活动创设一个绕有趣味的学习环境,以趣来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通过数学游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绝大多数学生对数学游戏都有浓厚的兴趣。例如:扑克、幻方、火柴等都可纳入数学游戏中,学生在玩中学,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发现有一部分同学很善于动脑动手。
3、数学活动课以“学生活动”为主体数学活动课应该让学生人人参与活动,学生是数学活动课的主体,教师应起辅导和点拨思维的.作用。在活动中,在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通过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想一想等不同形式,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特点,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具有显著不同,形成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只有充分认识这一点才能在活动课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开展数学活动,强化了知识的趣味性,以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结合事例和史料对学生进行了学习目的的教育,如:数学家的故事,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了任何一个数学家的成功后面都包含着他的辛勤汗水。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因此,在上学期我注意了活动课内容丰富多采,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学生在活动中感到新颖有趣。并得到成功的满足,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学生乐在其中,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了学生的意志力,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5、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后,把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使学生立足实际,面向未来,进一步实现素质教育。
6、利用先进的电教手段进行活动课的教学。先进的电教手段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7、数学知识的内在魅力,可以诱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挖掘数学中知识美的因素,数学本身具有无穷的美妙,认为数学枯燥,没有艺术性,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数学符号、公式的抽象美,数学知识的协调美,数学语言的逻辑美,数学比例的技巧美,引导学生去探索数学知识的规律,收到了良好效果。
三、不足和措施
实际操作活动能力不强。个别学生动手操作比较弱。
四、今后努力方向和设想
针对本学期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1、面向全体的情况下,实施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及时辅导落后生,抓住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其进步。注重学生各种能力和习惯的培养。
2、充分利用数学教材,挖掘教材的趣味性,以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
小学数学(分数)知识点总结 篇4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竞赛课堂是教师交流观摩学习的好平台。在丹桂飘香,秋意浓浓的十月,2024年琼海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拉开了序幕,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的机会。活动分为三个赛场进行,中低年级其中的五节课成为了嘉积镇第一小学的主角,这五节精心设计的课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谓各具特色,亮点凸显。
第一节课是一年级的<<解决问题>>,亮点之一:用生动的课件创设学习情境,直观易懂。课开始老师利用小鹿动态的只数变化,让图文结合更加直观易懂,在此巧妙的设计下,学生很容易的发现了数学信息,许多学生踊跃发言。亮点之二:老师肢体语言丰富,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课堂中,老师提问“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学生的回答只是只言片语,老师引导说出完整的话,并提供充分的时间鼓励学生多说。不足的是老师设计了几个类似的问题,不分轻重,一个步调扶着学生走,应该先扶后放,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垂直与平行>>和<<四边形的认识>>是同一类型的课,其中共同的亮点是在分一分中渗透数学思想。在教学<<垂直与平行>>时,老师先让学生分一分,知道了平行与相交这两种位置关系,再引导学生在相交中进一步地分一分,学生发现“当两条直线相交成4个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层层分类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概念的本质。在教学<<四边形的认识>>时,老师通过找一找,圈一圈四边形,让学生对比中概括出了四边形的特征,还通过反例的对比,使学生充分理解了四边形特征的本质。两位老师在分类活动中都潜移默化地渗透着数学思想,这对学生持续的学习意义不一般。还有值得一提的是两节课的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了知识的建模过程, <<垂直与平行>>一课中,老师让学生量直角感受互相垂直, <<四边形的认识>>一课中,老师引导学生用折一折,量一量的方法探索正方形与长方形的特征,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恰到好处,课堂更有效。唯有不足的是两位老师都没能把每个教学环节做实,有点走过场。
<<5>>同课异构,别样精彩。何小燕老师的课堂立足学生的生长点,创新使用教材,利用中国数学文化--5的乘法口诀单刀直入,课中着重引导学生理解每一句口诀的意义。整堂课听下来,我感觉最大的精彩莫过于老师的教学富有激情,语言评价多样,学生参与度高,最后的“抢果子”环节把课推向高潮,从学生的争抢中充分让学生体会到学习5的乘法口诀多么有价值。而卢夏兰老师的课堂虽循规蹈矩但引入环节恰到好处,课堂中先学习几个5相加得多少,谁能很快说出来,随着数量增多,学生要很快说对比较困难,此处设问很好引起认知冲突,这样顺理成章地进入5的乘法口诀教学。本课的难点是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课堂中卢夏兰老师由扶到放大胆让学生体验编制口诀的过程,但遗憾的是最后学生不会用乘法口诀来计算乘法算式,教学目标不能较好的实现。而何小燕老师在课堂中却把编制口诀这一难点,轻描淡写,给我们带来了疑惑与不解。
综观这五节课,无不传达着新理念,执教老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了生动探索的空间,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还关注了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注重学生经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师生互动下,课堂上学生表现积极主动,充满活力,为学生智慧的生发得到锻炼。
“课已停,意犹存”,五节课带来的精彩远不止于此,我们只是窥到了冰山一角。课堂是教师梦飞翔的地方,只要我们珍惜每次学习的收获,不断努力探索,怀揣梦想上路,不忘初心,就能方得始终。
小学数学(分数)知识点总结 篇5
本学期,我们教研组开展了以“计算课堂教学结构和谐性的研究”为主题的教学研究,扎实有效地开展主题化系列教研活动。以一个主题、四个环节(学习思辨、实践探索、研讨交流、总结反思)为主线,做到主题明确、过程清楚、环节到位、成效显著,以学校中心教研组为龙头联动全体年轻教师积极参与。现将一学期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学习思辨阶段
在学期初,我们全体数学教师集中在一起,围绕市“课堂教学结构和谐性的研究”这一指导性的大主题,切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以及真正考虑到计算教学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探讨确定了本学期要研究的课题。同时组建了新一届数学中心组成员:孙科锋 董雪容 蒋海雷 江盈娜 卓昂杰 汪杰 。组织全体教师分头收集相关理论资料,并于校园网上发布。老师们都认真地阅读,并结合自己的体会写了心得,我们于第五周进行了心得与收获的交流,每位老师纷纷上台,把自己对主题的看法进行了发言,思维进行了碰撞。
二、实践探索阶段
之后,我们紧扣研究主题,集体设计教案。高段教师选择备《小数乘除法总复习》,中段选择《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低段教师选择备《十几减九》。然后再根据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尝试,同组教师间互相听课、评课,完善教案。
三、研讨交流阶段
根据上一次集中活动时大家的意见,上课的老师进行教案的修正,形成教研组的最佳方案,在12月16日举行了全街道研训活动,进行了课堂展示和互动式的评课。同时请柳永平教研员作了生动的点评与引领。
四、总结反思阶段
全体教师根据主题以及三个阶段的一些感触,通过些反思的方法进行交流,同时中心组成员一起回顾整个阶段得失。
小学数学(分数)知识点总结 篇6
一学期已经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总体看,全组数学教师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课程标准走进教师的心,进入课堂
我们怎样教数学,《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开学初组织本组教师参加新课程标准及新教材培训学习,本学期一年级数学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教育教学改革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本学期我们组的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紧扣新课程标准,在有限的时间吃透教材,撰写教案,每个人根据本班学生情况说课,主讲,自评;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公开轮讲,反复听评,从研,讲,听,评中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在校公开课中收到良好的效果,突破了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态势中。得到领导和老师的肯定。
除了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还在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与启示。我们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不断反思教学,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不断地将公开课上的精华延伸运用于日常教学实践,努力处理好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抓实常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全组数学教师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确有所得,向40分钟要效益;分层设计内容丰富的课外作业,教法切磋,学情分析,新老教师互学互促,扎扎实实做好常规工作,做好教学的每一件事,切实抓好单元过关及期中质量检测,班里抓单元验收的段段清。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空间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优化笔试题目的设计,设计知识技能形成过程的试题,设计开发性试题,设计生活化的数学试题。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小学数学(分数)知识点总结 篇7
根据县教育局的要求,并在教研室的领导下,琼中县小学数学区域教研第四小组积极开展片区教研活动。在活动中,本小组扎实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提升本区域组数学教师整体素质;更新数学教育观念,转变数学教育思想,树立“以研立教”的思想意识;积极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推广“八引七环教学法”教学模式;强化质量意识,注重数学课集体备课观课议课的研讨,重“有效教学课堂”研讨,以研促教,稳步提高教学质量。现将本组区域教研20__年上半年教研活动总结如下:
一、活动开展情况
本区域小组共有来自三所小学的21名教师,上半年本小组共举行了四次活动,涉及教学常规、“八引七环教学法”学习;《一课一名师,一师一优课》活动;示范课、研究课、汇报课等内容。为使教研活动有序高效,达到预期目的,本学期的活动均先行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提出明确的要求,做好明确分工,然后发到各成员老师手中。四次片区教研活动分别在县一小、大丰学校、阳江学校、新进学校开展。
1、20__年3月23日,由张梦燕老师在县一小上了一节示范课: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 并组织老师制定区域教研活动计划;学习教学常规要求;学习琼中思源实验学校教研与新课改方式方法等。
2、20__年4月18日,由大丰学校的潘英葵老师上了一节研究课,《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并进行评课活动。
3、20__年4月24日,由新进学校的马杰老师上了一节《解决问题》的研究课,并进行了课后研讨。
4、20__年5月10日,由阳江学校的林桂梅老师上了一节《长方形面积的估算》研究课,并进行了本学期的教研活动总结。
在听课、评课和反思中,无论是授课教师还是听课教师都从这有限的公开课中各有所悟。每次的评课活动都开得热火朝天,大家都能畅所欲言,真正感受到共同探讨、共同提高的浓厚教学研讨氛围。
二、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工作的方向
1、存在不足:由于各校情况各异,都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或困难,加之对一些具体组织工作考虑不够周全,活动开展略显困难(特别是交通问题)。
2、今后工作方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尝试开展网上教研。借助网络能放大教研的功能,让更多的教师参与,让更多的教师受益。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根据联片教研分布的特点,我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逐步建立微信群,尝试着开展网上教研活动。
小学数学(分数)知识点总结 篇8
一、基本情况
3月29日至4月3日,小学数学县级赛教活动分两组在__小学进行,来自全县各校的27位数学教师,分别参加了小学一至六年级的课堂教学评赛活动,其中一至四年级参赛教师10人,五、六年级参赛教师17人。从本次课堂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教育观念进一步更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进一步转变,课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方法多样,比较关注学生的表现,课堂气氛和谐,师生关系民主,并注意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正朝着落实新课标,体现新理念,实践新方法,促进学生发展的方向转变。
二、主要亮点
1、新课标理念充分体现。课堂上体现了新课标提倡的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的特点,教师都能立足生活,将学生熟悉的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例如:肖莹老师教学《买书》时,出示两本书,学生寻找数学信息,提数学问题,学生的探究兴趣一下子起来了。孟媛媛老师教学《购物小票》一课,出示一张购物小票,学生通过看上面有什么,产生疑问“总钱数对吗?”,进而自己计算进行验证,整个教学过程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2、落实了新课标提倡的“四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和“四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__小学的华菊萍老师利用数形结合思想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及算理;谢村中小的赵莎老师在教学《展开与折叠》中渗透转化的思想;八里关的马天英老师让学生在折一折,比一比,涂一涂等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四郎中小阎红利老师注重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以及自信心。溢水中小的任欣老师、黄金峡中小的张__老师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
3、学生主体地位日益凸显。在所看到的20多节课中,教师都能注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中学习数学,并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学生在民主、和谐、宽松的气氛中自主学习。课堂上教师繁琐的讲解少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多了,教师在努力地把课堂还给学生,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如__的王花老师在教学《分数除法》时,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的空间,让学生在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中充分理解÷2就是在求的是多少,使操作活动与算式算法紧密结合。又如__小学席婷老师在教学《快乐的鸭子》一课中,让学生动手拨计数器、摆小棒进行计算,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对比、分析、讨论、交流等活动探究算法,理解算理。石关中小的张全仁老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敢说、敢问、敢错,孩子们学的轻松愉快,真正体现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谢村中小的赵莎老师、__的王花老师都给学生创设了探究的氛围,让学生充分活动,在操作中掌握知识,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4、各种课程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和开发。大部分参赛的教师都恰当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和板书,把现代化的课件和传统的板书、投影紧密结合,优势互补。既促进了学生对知识本质的理解,提高了教学效率,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__小学的华菊萍老师播放小猴分饼的动画,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某老师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让长方体的长和高慢慢缩短和宽一样长,化静为动,让学生理解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收到了良好地效果。磨子桥中小颜瑾老师教学《小学的意义》时,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可以表示/,也可以表示,就充分利用计算机具体形象地展示出小数意义的表象,促进学生理解,提高课堂效率。还有的教师能充分利用课堂生成资源组织教学。如溢水中小的任欣老师,让孩子们在本子上画10米长的线段,利用孩子们画的线段教学比例尺的知识。
5、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如龙亭的郭利民老师教孩子们在课堂上“听、看、说、想”。
三、问题与建议
课堂教学是一种缺憾的“艺术”,即便是一堂十分精彩、令人称羡的优质课,也依然会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正如教育家冯恩洪老师说的“最优秀的课在明天”一样,本次赛教课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个别教师说课说不清、道不明。有的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流程四个环节不齐备。有的教学理论水平有限,不能对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做很好的诠释。有的说课,照本宣科,面无变化。学校加强说课训练十分必要。
2、个别教师不能认真研读新课标、理解新教材,无论从答辩和课堂教学中都有所反映。有的.对教材的编写意图不清,曲解和乱改教材;有的没有融汇教材的上下结构,品出教材的弦外之意,因此教学有所偏颇。可见研读新课标、钻研新教材的活动需长期坚持。
3、把握时间不当,课堂效益较低。本次赛教活动,和省、市接轨,上的是精品课,40分钟包括说课答辩、上课两个环节,实际上课只是30分钟。很多老师没有合理的安排时间,在情景导入、发现问题等环节上占用的时间过长,在解决问题、概括归纳等环节上却过程简单,匆匆而过。有的课学生甚至没有对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应用;有的课堂教学面面俱到,不分主次,教学没有重点;有的课堂学生只提出了问题,问题没彻底解决,下课铃声就响了,给人留下太多遗憾。因此,改革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势在必行。
4、个别教师的基本功较弱。有的老师课堂板书乱,板书体现不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凸显不出简洁美。有的教师的语言不够精炼,课堂上话语繁琐,缺乏数学语言的严谨性和逻辑性。可见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不容忽视。
5、要积极开发社会教育资源,赋予数学课生命的活力,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教师要充分利用报刊杂志、电视广播和网络媒体,选取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适合学生的典型素材丰富教学资源,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使数学教学呈现出更加绚丽多彩的魅力。
小学数学(分数)知识点总结 篇9
一学期来,我们小学数学教研组的全体教师以整体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并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们加强教研力度,采取课题牵动策略。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切入点,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为主攻方向,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就以下几方面总结如下:
一、教学常规工作管理
从整体优化出发,加强教学工作的五个环节的管理。为进一步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功能,开学初,我组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明确树立集体质量意识,信息资源共享,认真落实了集体备课制度,由备课组长负责制,抓好备课过程中的各环节。据抽查,各备课组至始至终都能认真执行。
二、教研组建设
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本组的特点,经过全组教师的热烈讨论,制定了工作目标和具体计划,有定期的教研活动制度、备课制度、相互听课制度、教研组活动记录。组内教研气氛浓厚,各教师听课都在15节以上,年轻教师都积极参加各种进修、培训活动。全组教师团结协作凝聚力强,有良好的师德师风。
三、教科研活动
1、加强年级组听课、评课活动。本学期,各年级组老师,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每次研讨课,老师们都能认真研究教材,写出设计意图和详细教案,课后及时召开专题研讨会,针对上课老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各教研组成员提出了许多改进建议。我们教研组尤其重视评课及反思环节,在每位老师开课之后,教研组都要在组内开展认真的说课、评课活动。这样组内教师之间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真正做到优质资源共享。
2、本期我们数学组与__学校数学组进行了校际交流活动。由___老师执教的三堂课体现了我们数学组的集体智慧,得到了各级高度评价。
3、课题组成员以课题带动全组成员进行“小学生数学学习中两极分化的成因及对策”研究,全组成员在课题研究中都得以提高业务能力以及教学水平。
小学数学(分数)知识点总结 篇10
2024年5月25日上午, __区小学数学六校联研活动在育才小学举行,来自___的业务教干以及骨干教师共65人参加了活动。
本次联研活动的主题是《让口算成为一种能力》,首先由育才小学本部的陈文芹老师执教《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本节课陈老师在突出了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又重点突出了三种 “拆”法与“凑整”法,在这两种基础上进而向学生渗透转化法,整节课学生不但灵活掌握了口算知识,更让观课老师体会到了对口算能力的培养,也充分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整节课,陈老师把整节课用一个有趣生动的情景串成串,充分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知识能力情感体验大丰收;第二节课由南道回民小学的文明老师执教的《口算与技巧》,文老师一开始就给学生设置了悬念---老师和学生进行比赛,老师用口算,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同时计算十道题,看看谁先算完,一下子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整个过程设计的题目都是围绕如何进行口算,内容涵盖了整个六年级的知识体系,并从中总结出口算的方法与技巧---
两位老师针对执教学生年龄段特征,充分挖掘教材,并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站得高,挖得深,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让两节课有了 “魂”。通过学习,学生掌握一定的口算技巧,并能够正确的进行口算。
两节课之后,两位执教老师汇报了自己的设计意图与教后反思。
接着与会的各校老师展开了热烈的互动评课,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肯定了这两节课的成功之处,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和问题,大家围绕焦点问题积极讨论踊跃发言,把本次活动推向了高潮。
在互动评课后,由育才小学数学教研员宋淑珍老师做了题为《加强口算培养,让口算成为一种能力》的专题报告。
她从自己口算的作用以及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的价值入手,然后针对自己对育才小学所管辖7个学区从老师和学生两个层面进行了实际调查,发现中高年级学生口算存在的问题
1、学生 “笔算式”口算最为严重
2、口算练习的盲目性
3、口算练习有数量没质量
4、口算联系枯燥没有趣味性
5、师生对口算教学态度轻视
然后针对7个学区出现的情况,根据她自己多年教学和教研经验出发,为老师们指明了加强学生口算培养的基本思路:念好三字经 ---基(抓基本)、教(教方法)、练(长训练),让老师们受益匪浅。
最后,由三小王秀珍主任对本次活动作了精彩的总结。王主任说:“一个数学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口算能力也一定非常差,如果他的口算能力提升了,也就相应的把其他方面的成绩提上去,进而就提高了他的整体成绩,宋老师对口算剖析的深刻到位,要做好三字经,就会很大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口算,进而让口算成为学生的一种能力,这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本次活动由于得到了各联研单位的大力支持,与会老师积极参与,达到了共同研究、共同提高的教研氛围,收到了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