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更高效,酷猫写作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 > 

鹧鸪天 读渊明诗不能去手,戏作小词以送

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代 收录时间:2024-11-16

晚岁躬耕不怨贫。

支鸡斗酒聚比邻。

都无晋宋之间事,自是羲皇以上人。

千载后,百遍存。

更无一字不清真。

若教王谢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尘。

鹧鸪天    读渊明诗不能去手,戏作小词以送

诗词赏析

【注释】

①去手:离手。 颂陶之作,既颂其诗品,更颂其人品。论诗拈出“清真”二字,颇有见地:清新淡远,纯朴真挚,此即陶诗千载流芳之真谛所在。论人则推崇其不耻躬耕,安贫乐道,清操自守。诗如其人,诗品之高洁,必源于人品之高洁,此词正体现此种文学批评原则。

②“晚岁”两句:谓陶潜晚年躬耕田园,安于清贫,以薄肴淡酒邀会乡邻,彼此融合无间。按:陶潜有《西田获早稻》诗备述农耕之乐,结句云:“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陶潜又有《归田园居》之五:“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近邻)。”躬耕:亲自耕种。斗:盛酒的容器。

③“都无”两句:言陶潜鄙薄晋宋年间的社会现实,向往和平淳朴的上古生活。晋宋之间事:指东晋末年、刘宋初年,即陶潜生活的年代。这是一个南北分裂、战乱不断、篡弑频起的年代,极端动荡混乱,凶残黑暗。陶潜因作《桃花源记》,幻想出一个超现实的理想社会。桃源中人竟“不知有汉,无论(更不用说)魏晋。”辛词化用其意。羲皇以上人:指上古以远的人。参见前《念奴娇》(“近来何处”)注⑨。

④“千载后”三句:言陶诗以其“清真”而流传千秋。清真:指陶诗独具的一种风格:清新纯真。苏轼《和陶渊明饮酒诗》:“渊明独清真。”

⑤“若教”两句:言陶潜归隐田园,高风亮节,即便是柴桑的尘土也远较王、谢诸郎高洁。王、谢诸郎:王、谢两家的子弟。王、谢是东晋的两大望族,其子弟以潇洒儒雅见称。柴桑: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陶潜柴桑人,晚年归耕也在柴桑。

-----------转自“羲皇上人的博客”-----------

《鹧鸪天 读渊明诗不能去手,戏作小词以送》辛弃疾 翻译、赏析和诗意

晚年亲自耕种不怨恨贫穷。

支鸡斗酒聚集邻居。

都没有晋宋间的事,从此羲皇以前人。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辛弃疾,宋人。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作者千古名句

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出自《绝句漫兴九首·其一》[宋代] 辛弃疾

入山擒虎易,开口告人难。

出自《警世通言·卷三十七》[宋代] 辛弃疾

独眠林下梦魂好,回首人间忧患长。

出自《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二》[宋代] 辛弃疾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出自《喜外弟卢纶见宿》[宋代] 辛弃疾

譬之若水火然,善用之则为福,不能用之则为祸

出自《吕氏春秋·纪·孟秋纪》[宋代] 辛弃疾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出自《长恨歌》[宋代] 辛弃疾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出自《新竹》[宋代] 辛弃疾

拥红妆,翻翠盖,花影暗南浦。

出自《祝英台近·荷花》[宋代] 辛弃疾

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

出自《荀子·非十二子》[宋代] 辛弃疾

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

出自《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宋代] 辛弃疾

鹧鸪天 读渊明诗不能去手,戏作小词以送

晚岁躬耕不怨贫。支鸡斗酒聚比邻。都无晋宋之间事,自是羲皇以上人。千载后,百遍存。更无一字不清真。若教王谢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尘。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