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罪
23
四罪拼音:sì zuì
谓舜治共工﹑歡兜﹑三苗﹑鲧四凶之罪。
四罪分词解释
四罪相关词语意思
诬罪的意思:陷人于罪。
陪罪的意思:得罪了人﹐向人道歉。
泣罪的意思:指大禹因哀怜罪人而哭泣。语本汉刘向《说苑.君道》:“禹出见罪人,下车问而泣之。”
迷罪的意思:大罪,重罪。
余罪的意思:犹馀辜。
伐罪的意思:讨伐有罪者:吊民伐罪|奉辞伐罪。[uprising;attack the tyrant and relieve the people of their sufferings] 讨伐有罪的人吊民伐罪近者奉辞伐罪。——《资治通鉴》吊民洛汭,伐罪秦中。——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科罪的意思:定罪。
活罪的意思:活着所遭受的苦难:受活罪。
臧罪的意思:贪污受贿之罪。
柢罪的意思:抵罪。柢,通“抵”。
自罪的意思:[宗]∶或称本罪,即指一个人在自由意识下所犯的罪,与原罪(original sin)相对。[actual sin] [宗]∶或称本罪,即指一个人在自由意识下所犯的罪,与原罪(original sin)相对
戮罪的意思:杀戮有罪的人。
连罪的意思:犹连坐。
顶罪的意思:①代替别人承担罪责。②抵罪:罚不顶罪。
案罪的意思:犹治罪。
四罪相关词语拼音
- 浩气四塞拼音:hào qì sì sāi
- 轻罪拼音:qīng zuì
- 贪污罪拼音:tān wū zuì
- 渎职罪拼音:dú zhí zuì
- 祸罪拼音:huò zuì
- 祸首罪魁拼音:huò shǒu zuì kuí
- 贷罪拼音:dài zuì
- 赃罪拼音:zāng zuì
- 赎罪拼音:shú zuì
- 赏劳罚罪拼音:shǎng láo fá zuì
- 赏功罚罪拼音:shǎng gōng fá zuì
- 赔罪拼音:péi zuì
- 风流罪犯拼音:fēng liú zuì fàn
- 四犯拼音:sì fàn
- 风流罪过拼音:fēng liú zuì guò
- 四王拼音:sì wáng
- 四环素拼音:sì huán sù
- 四生拼音:sì shēng
- 四田拼音:sì tián
- 四甲拼音:sì jiǎ
- 四畅拼音:sì chàng
- 四界拼音:sì jiè
- 四畔拼音:sì pàn
- 四番拼音:sì fān
- 四畿拼音:sì jī
四罪词语解释
共工:
1.古代传说中的天神﹐与颛顼争为帝﹐有头触不周山的故事。
2.古史传说人物。为尧臣﹐和歡兜﹑三苗﹑鲧并称为“四凶”﹐被流放于幽州。
3.古代官名。工官。本谓供百工之职﹐后为官名。
4.古代官名。汉代少府的属官。王莽时又改少府为“共工”。
四凶:
相传为尧舜时代四个恶名昭彰的部族首领。《左传.文公十八年》:“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浑敦﹑穷奇﹑梼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魑魅。是以尧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舜以为天子,以其举十六相,去四凶也。”《书.舜典》“流共工于幽洲(州),放歡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宋蔡沈集传:“《春秋传》所记四凶之名与此不同,说者以穷奇为共工,浑敦为歡兜,饕餮为三苗,梼杌为鲧,不知其果然否也。”后世多用以比喻凶狠贪婪的朝臣。
三苗:
古国名。《书.舜典》:“窜三苗于三危。”孔传:“三苗,国名,缙云氏之后,为诸侯,号饕餮。”《史记.五帝纪》:“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张守节正义:“吴起曰:‘三苗之国,左洞庭而右彭蠡。’……以天子在北,故洞庭在西为左,彭蠡在东为右。今江州﹑鄂州﹑岳州,三苗之地也。”
● 罪zuì ㄗㄨㄟˋ
◎ 犯法的行为:犯罪。罪人。认罪。有罪。罪恶。罪名。罪魁。罪行。罪证。罪责。罪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罪不容诛。
◎ 过失,把过失归到某人身上:功罪。罪愆。罪尤(“尤”,过失,罪过)。归罪于人。
◎ 刑罚:判罪。畏罪。待罪。请罪。
◎ 苦难,痛苦:受罪。
● 四sì ㄙˋ
◎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四方。四边。四序(即“四季”)。四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四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四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
◎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四罪相关成语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
-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 一部二十四史无从说起
-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 言之无罪,闻之足戒
- 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 眼观四路,耳听八方
-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
-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 死要面子活受罪
- 放之四海而皆准
- 放诸四海而皆准
- 推之四海而皆准
- 挟天子以征四方
- 四海之内皆兄弟
- 双拳不敌四手
- 三拳不敌四手
- 不知者不罪
- 四海皆兄弟
- 板板六十四
- 版版六十四
- 顾三不顾四
- 一谦四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