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黄
17
皮黄拼音:pí huáng
“西皮”﹑“二黄”两种声腔的并称。京剧的声腔﹐以西皮和二黄为主﹐故京剧亦称“皮黄”。参见“西皮”﹑“二黄”。
皮黄分词解释皮黄相似词语
带皮字的词语
带黄字的词语
![皮黄](https://www.koomao.com/d/file/2020/11/11241fd3cd4a43df5985851c3bfe7c86.jpg)
皮黄相关词语意思
腐皮的意思:1.豆腐衣。2.指形容如豆腐皮之物。
皂皮的意思:黑色皮革。
粉皮的意思:(粉皮儿)用绿豆、白薯等的淀粉制成的片状的食品。
留黄的意思:黑黄色。
柘黄的意思:1.用柘木汁染的赤黄色。自隋唐以来为帝王的服色。2.指柘黄袍。3.柘木上所生的木耳。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三.木耳》。
西皮的意思:1.即黄陂调。戏曲腔调之一。唱腔明快高亢﹐刚劲挺拔﹐适于表达欢乐﹑激越﹑奔放的感情。明清之际﹐秦腔由西东传﹐结合湖北民间曲调演变而成西皮。湖北方言称唱为“皮”﹐西皮即由西传东的唱腔;或谓西皮脱胎于秦腔的“皮子”﹐故名。2.漆器的异称。宋曾三异《因话录》谓髹器称西皮者﹐乃西方马鞯因马镫磨擦﹐有凹处粲然成文﹐遂以髹器仿为之。明都穆《听雨纪谈》对此说有所辨正﹐以为髹器当作“犀毗”。毗者脐也。犀牛脐旁多文﹐坐卧磨砺﹐色甚光明。西域人割取以为腰带饰。髹器仿为之﹐遂袭其名。但据近人研究﹐谓自宋代以后﹐人们开始用“犀毗
柔黄的意思:淡黄,嫩黄。
明黄的意思:正黄色。
虺皮的意思:蛇皮。
柏黄的意思:见“柏皇”。
表皮的意思:①人和动物皮肤的外层。由胚胎时期外胚层形成。具有抗摩擦和抗损伤的作用。②植物初生组织表面的细胞层。一般由单层、无色而扁平的活细胞构成。它是植物体和外界环境接触的最外层细胞。[epidermis;cuticle] 动物体和植物体的最表面被覆层
竹黄的意思:1.中药名。也称竹膏。为大竹枝节中的分泌物。2.一种竹制工艺品﹐也称翻黄﹐可作果盒﹑文具盒等。
藤黄的意思:植物名。一名海藤。常绿小乔木。叶对生,椭圆形,花单性,实为浆果。产于印度﹑越南等地。树皮渗出的黄色树脂,有毒,经炼制,可作绘画用的黄色颜料,也称“藤黄”。
枯黄的意思:干枯焦黄:枯黄的禾苗ㄧ过了中秋,树叶逐渐枯黄。
陈皮的意思:指晒干了的橘子皮或橙子皮,中医药有健胃、镇咳、止呕等作用。[dried tangerine peel] 指晒干了的橘子皮或橙子皮,中医药有健胃、镇咳、止呕等作用
皮黄相关词语拼音
- 败鼓之皮拼音:bài gǔ zhī pí
- 败鼓皮拼音:bài gǔ pí
- 官样黄拼音:guān yàng huáng
- 贩黄拼音:fàn huáng
- 轻黄拼音:qīng huáng
- 官黄拼音:guān huáng
- 贱皮拼音:jiàn pí
- 贱皮贱肉拼音:jiàn pí jiàn ròu
- 贱皮子拼音:jiàn pí zǐ
- 贴黄拼音:tiē huáng
- 费嘴皮子拼音:fèi zuǐ pí zǐ
- 贺黄梅拼音:hè huáng méi
- 贼皮贼骨拼音:zéi pí zéi gǔ
- 赖泼皮拼音:lài pō pí
- 赖皮拼音:lài pí
- 赖皮赖骨拼音:lài pí lài gǔ
- 赖皮子拼音:lài pí zǐ
- 赖皮狗拼音:lài pí gǒu
- 赖肉顽皮拼音:lài ròu wán pí
- 赖骨顽皮拼音:lài gǔ wán pí
- 浮皮拼音:fú pí
- 浮皮潦草拼音:fú pí liáo cǎo
- 老着脸皮拼音:lǎo zhe liǎn pí
- 老着面皮拼音:lǎo zhe miàn pí
- 老羊皮拼音:lǎo yáng pí
皮黄词语解释
声腔:
戏曲名词。戏曲艺术根据演唱的腔调来区别剧种及其音乐的归属。通常把音乐或演唱方式上具有较多共同特点的腔调归为一个声腔系统。明清以来,影响较大的有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等。
西皮:
1.即黄陂调。戏曲腔调之一。唱腔明快高亢﹐刚劲挺拔﹐适于表达欢乐﹑激越﹑奔放的感情。明清之际﹐秦腔由西东传﹐结合湖北民间曲调演变而成西皮。湖北方言称唱为“皮”﹐西皮即由西传东的唱腔;或谓西皮脱胎于秦腔的“皮子”﹐故名。
2.漆器的异称。宋曾三异《因话录》谓髹器称西皮者﹐乃西方马鞯因马镫磨擦﹐有凹处粲然成文﹐遂以髹器仿为之。明都穆《听雨纪谈》对此说有所辨正﹐以为髹器当作“犀毗”。毗者脐也。犀牛脐旁多文﹐坐卧磨砺﹐色甚光明。西域人割取以为腰带饰。髹器仿为之﹐遂袭其名。但据近人研究﹐谓自宋代以后﹐人们开始用“犀毗”借喻黑色髹器﹐当时又称“犀皮”或“西皮”。一说﹐黑色雕漆多半由中国西部传来﹐故称“西皮”。
二黄:
戏曲声腔之一,用胡琴伴奏。跟西皮合称皮黄。也作二簧。
京剧:
我国全国性的主要剧种之一。清中叶以来,以西皮、二黄为主要腔调的徽调、汉调相继进入北京,徽汉合流演变为北京皮黄戏,即京剧。也叫京戏。
皮黄相关成语
- 哑子漫尝黄柏味,自家有苦自家知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 哑子吃黄连,说不出的苦
-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 黄钟毁弃,瓦缶雷鸣
- 黄狸黑狸,得鼠者雄
- 跳在黄河也洗不清
- 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 跳进黄河洗不清
- 跳到黄河洗不清
- 跳在黄河洗不清
- 皮不存而毛焉附
- 画虎画皮难画骨
- 男儿膝下有黄金
- 男儿两膝有黄金
- 拔了萝卜地皮宽
- 嘴尖皮厚腹中空
- 不到黄河心不死
- 拉大旗作虎皮
- 妍皮不裹痴骨
皮黄相关句子
(1) 烟台梨,个大皮黄,就像一个大肚子葫芦,咬一口,甜滋滋的梨水流在舌头上,渗入嗓子,就像吃了蜜一样。
(2) 雪象一片片鹅毛,纷纷扬扬飘落下来。烟台梨,个大皮黄,就像一个大肚子葫芦,咬一口,甜滋滋的梨水流在舌头上,渗入嗓子,就像吃了蜜一样。
(3) 但到最后,主角见到一群皮黄骨瘦的非洲贫民在沙漠上嚎啕,终于不能自己地陷入崩溃。作为观众,心里大概也不会比主角好受。
(4) 种子圆形,种皮黄色,种脐淡黄色,有光泽,百粒重21克左右。
(5) 结论该方法是提取柑桔皮黄酮类物质的有效途径.
(6) 研究以乙醇为溶剂超声波辅助提取柑橘皮黄酮的工艺.
(7) 对洋葱皮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
(8) 个头大的、果皮黄红相间的晚熟苹果。
(9) 舅舅会厨师手艺,还会唱皮黄戏,但到了关东几年,“事由儿不顺”,最后只带回一个“大脚片妗母”。
(10) 当时,皮黄和梆子腔的名家们: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响九霄、龚云甫和杨小楼等,都在四大名园演出过。
(11) 当二人在台上深情对话时,既是皮黄昆曲合唱,也是弦索与管笛合鸣,同时也是人性曲直的辩证与交锋。
(12) 以皮黄腔为主,同时兼具哭头、高拨子、四平调、南梆子、娃娃调等,这才最终形成了京剧。
(13) 其主要腔调有西皮二黄,在地方戏中开创皮黄合奏先河,是京剧的母体之一。
(14) 星期六,爸爸带我去外婆家我一进门就看到桌子上有很多还散发着热气的红薯,它的外皮黄里透红,吃起来甜香滑润,真是美味爽口,保你吃了还想吃。那里的人都叫红薯为“地瓜”。
(15) 兰芳在清末本专唱青衣正旦,所谓贴旦。民国以后乃兼唱花衫。他本人是以皮黄起家的。但他并未忘记他梅家祖传的昆曲。唐德刚
(16) 江西的土腔土调,弋阳腔、饶河调、采茶戏、三脚班,唱成皮黄、唱成海盐腔、唱成京腔京调。
(17) 雌鸟与雌性蓝歌鸲的区别在喉褐色而具白色中线,而非喉全白,两胁橘黄而非皮黄。
(18) 荀慧生在唱梆子戏时代,因为为京戏同场演出,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学会了很多皮黄戏,但正式从梆子改演皮黄,却是他倒嗓以后的事情。
(19) 番茄,含有黄瓜皮能排毒,黄瓜皮中含较多的苦味素,是黄瓜的营养精华所在,食用带皮黄瓜不仅可使维c充分吸收,而且能帮助人体有效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