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省
19
铜省拼音:tóng xǐng
指太子之宫。
铜省分词解释铜省相似词语
带铜字的词语
带省字的词语
铜省相关词语意思
铜律的意思:铜制的定音﹑候气的仪器。
铜户的意思:制造铜器的家庭作坊。
铜扣的意思:铜元﹔铜钱。
铜拔的意思:见“铜钹”。
铜斗的意思:1.亦作“铜枓”。铜制的方形有柄的器具﹐用以盛酒食。2.铜制的量器。3.指作为厌胜之器的威斗。4.形容富足而牢固。
铜丝的意思:1.用铜拉制成的线状成品。电机线圈﹑工业用筛等多用铜丝制成。2.用铜丝绞制的缆绳。
铜丸的意思:1.铜制小球。《汉书.史丹传》﹕“建昭之间﹐元帝被疾﹐不亲政事﹐留好音乐。或置鼙鼓殿下﹐天子自临轩槛上﹐隤铜丸以擿鼓﹐声中严鼓之节。后宫及左右习知音者莫能为。”后用为深谙音律﹐乐技极精之典。2.比喻清圆的诗句。
铜乌的意思:铜制的乌形测风仪器。亦称相风乌。
铜井的意思:1.山名。2.用铜作井口的水井。
铜人的意思:1.铜铸的人像。2.指铜制人体针灸经络穴位模型。最早为宋王惟一于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创铸。
铜仙的意思:“金铜仙人”的省称。
铜仪的意思:指铜制的候风地动仪。
铜像的意思:1.亦作“铜象”。2.铜铸的神像或人像。3.比喻为人供奉而无发言权的偶像。[bronze statue] 用青铜所雕刻或塑造的形象(如人或兽)
铜元的意思:铜元铜元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从清代末年到抗日战争前通用的铜质辅币﹐圆形。因与传统的圆形方孔钱不同﹐中间无孔﹐故俗亦称“铜板”。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在广东开始铸造。正面有“光绪元宝”四字﹐背面有蟠龙纹。每枚重库平二钱﹐当制钱十文﹐每百枚换银元一元。除当十铜元外﹐还有一文﹑二文﹑五文和二十文等面额。流通最广的是当十铜元﹐俗称“单铜板”﹔其次是当二十文的铜元﹐俗称“双铜板”。宣统年间(公元1909年-1911年)﹐铜元正面改铸“大清铜币”四字。在北洋军阀时期﹐铜元的种类很多﹐河南有当五十的铜元
铜兜的意思:军人用来保护头部的铜质头盔。
铜省相关词语拼音
- 学省拼音:xué shěng
- 质省拼音:zhì xǐng
- 官省拼音:guān xǐng
- 尚书省拼音:shàng shū shěng
- 轻省拼音:qīng xǐng
- 审省拼音:shěn xǐng
- 贬省拼音:biǎn shěng
- 福建省拼音:fú jiàn shěng
- 贵州省拼音:guì zhōu shěng
- 赎铜拼音:shú tóng
- 多一事不如省一事拼音:duō yī shì bù rú shěng yī shì
- 寻省拼音:xún xǐng
- 多快好省拼音:duō kuài hǎo shěng
- 古铜拼音:gǔ tóng
- 古铜色拼音:gǔ tóng sè
- 江苏省拼音:jiāng sū shěng
- 江西省拼音:jiāng xī shěng
- 安徽省拼音:ān huī shěng
- 海南省拼音:hǎi nán shěng
- 考省拼音:kǎo xǐng
- 览省拼音:lǎn xǐng
- 觐省拼音:jìn xǐng
- 责躬省过拼音:zé gōng xǐng guò
- 纶省拼音:lún shěng
- 芸省拼音:yún shěng
铜省词语解释
太子:
预定继承君位的皇子。一般为皇帝的嫡长子。有些皇子虽不是嫡长子,但经皇帝选定册立也可以成为太子。
● 铜(銅)tóng ㄊㄨㄥˊ
◎ 一种金属元素,富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都很强,它的合金是电气、机械和国防工业的重要原料:紫铜(纯铜。亦称“红铜”)。青铜。黄铜。铜矿。铜器。铜币。铜臭(ch恥 )(指铜钱的臭味,用以讥讽唯利是图的人,如“浑身铜铜”)。铜墙铁壁(喻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亦称“铁壁铜墙”)。
● 省shěng ㄕㄥˇ
◎ 地方行政区域:省份。省会。
◎ 节约,不费:省钱。省事。省吃俭用。
◎ 简易,减免:省略。省称。省写。
◎ 中国古官署名:中书省(a.魏晋开始设置,总管国家政务,历代有所沿革,唐初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共管政事;b.元代“中书省”兼管“尚书省”的职权,权更重,成为中央最高的官署,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为“行中书省”,简称“省”,是现在“省”的来历)。尚书省。门下省。秘书省。
◎ 古代称王宫禁地:省中。省闼(禁中)。
● 省xǐng ㄒㄧㄥˇ
◎ 检查:反省(检查自己)。省察(考察)。吾日三省吾身。
◎ 知觉,觉悟:省悟。发人深省。
◎ 看望父母、尊亲:省亲。省视。
铜省相关成语
-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
- 多一事不如省一事
- 一日三省
- 三省吾身
- 不省人事
- 临危自省
- 书香铜臭
- 人事不省
- 内省不疚
- 反躬自省
- 发人深省
- 日省月修
- 日省月试
- 日省月课
- 昏定晨省
- 昏迷不省
- 晨参暮省
- 晨昏定省
- 棘没铜驼
- 清心省事
- 温凊定省
- 省事宁人
- 省俗观风
- 省刑薄敛
- 省吃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