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锺山
江南四月如三伏,北望锺山万松碧。
杖藜试上宝公龛,众壑秋声起相袭。
青峰回抱石城小,白练前横大江直。
石梯南下府城闉,松径东蟠转山谷。
乔林无风声如雨,时见游僧石上息。
行穷碧涧一庵岩,坐弄清泉八功德。
归寻晚饭众山底,困卧定林依石壁。
朝游不知涧谷远,莫归但觉穿双屐。
老僧一身泉上住,十年扫尽人间迹。
客到惟烧柏子香,晨饥坐待山前粥。
丈夫济时诚妄语,白首居山本良策。
茹蔬饭糗何足道,纯灰洗心聊自涤。
失身处世足愆尤,愧尔山僧少忧责。
诗词赏析
《游锺山》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江南四月像三伏,往北望去昆仑山万松碧。
杖藜试上宝公完,众壑谷秋声起抄袭。
青翠的山峰回抱石城小,白练前横渡大江直。
石梯南下府城门,松流经东弯转山谷。
乔林没有风声如雨,当时看到游僧石头上休息。
行无穷碧涧一庵岩,因弄清泉八功德。
回家不久晚饭众山底,被困在定林依照石壁。
朝游不知道涧谷远,没有回家只是觉得穿双鞋。
老僧一身泉上住,十年扫尽人间痕迹。
客到只有烧柏子香,早晨饥饿坐等山前粥。
男人成功时真是胡说八道,老住在山根本良策。
吃素吃干粮何足道,纯灰洗心聊自涤。
失去身处世完全过失,愧尔山僧少责任。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苏辙,宋人。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相关诗句
《游锺山题八功德水庵壁》[宋代] 苏辙
十年尘土暗衣巾,乱走江乡一病身。
西第将军成底事,北朝开府是何人。
《游锺山题八功德水庵壁》[宋代] 苏辙
寒骑瘦马度山腰,目断青溪第一桥。
尽是帝王陵墓处,野风荒草暝萧萧。
《游锺山》[宋代] 苏辙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游锺山》[宋代] 苏辙
两山松栎暗朱藤,一水中间胜武陵。
午梵隔云知有寺,夕阳归去不逢僧。
《重游锺山定林寺》[宋代] 苏辙
破冰泉脉漱篱根,坏衲遥疑挂树猿。
蜡屐旧痕寻不见,东风先为我开门。
作者千古名句
东风有恨致玄都,吹破枝头玉,夜月梨花也相妒。
出自《小桃红·咏桃》[宋代] 苏辙
能者劳而俯怨,何如拙者逸而全真。
出自《菜根谭·概论》[宋代] 苏辙
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
出自《战国策·燕三·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宋代] 苏辙
采善不逾其美,贬恶不溢其过。
出自《论衡·卷十八·感类篇》[宋代] 苏辙
意得则舒怀以命笔,理伏则投笔以卷怀
出自《文心雕龙·养气》[宋代] 苏辙
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
出自《天净沙·秋》[宋代] 苏辙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出自《舟中读元九诗》[宋代] 苏辙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出自《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宋代] 苏辙
虫有虺者,一身两口,争食相龁遂相杀也,人臣之争事而亡其国者,皆虺类也。
出自《韩非子·说林下》[宋代] 苏辙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出自《渡荆门送别》[宋代] 苏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