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更高效,酷猫写作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

生查子 独游西岩

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代 收录时间:2024-11-16

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

岁晚太寒生,唤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高高处。

夜夜入清溪,听读离骚去。

生查子 独游西岩

诗词赏析

【注释】

①作于闲居带湖时期。西岩:在今江西上饶市南。它形如覆钟,中空而有螺形悬石,并时见滴水缘石而下,是游览胜地。 题作“独游西岩”,实为西岩夜读。青山高傲,明月纯洁,是物品,亦词人人品之自我写照。邀青山为伴侣,引明月为知己;“唤我溪边住”,“听读《离骚》去”,将物人化;物我合一,情景交融。不说清溪映月,却说月入清溪,奇思妙趣。

②偃蹇(yǎnjiǎn眼减):原义高耸,引申为骄傲,傲慢。苏轼《越州张中舍寿乐堂诗》:“青山偃蹇如高人,常时不肯入官府。”怜:爱怜,喜欢。

③“岁晚”两句:青山多情,唤我溪边作伴。岁晚:指寒冬腊月。生:语尾助词,无义。

④“山头”两句:山头明月,来自九天高处。

⑤“夜夜”两句:明月映入清溪,似夜夜陪侍听读。《离骚》:战国时代楚国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

-----------转自“羲皇上人的博客”-----------

在古代游纪体诗词中,以“独游”为内容的十分鲜见。“独游”,顾名思义,就是孤孤单单没有人为伴的游历,同时心情又很郁闷,很显然,作者辛弃疾此时就属这一类 。淳熙八年(1181 )冬,他被诬陷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纪游之作。

开头“青山”两句,写出了词人对青山的一片痴情。他似乎想把巍然独立的青山招到近旁,可青山却无动于衷,于是便发出善意的埋怨:青山啊,你那么高傲,有谁会喜欢你呢?“偃蹇 ”,有高耸、傲慢之意。青山屹立不移,不随人俯仰,这或许就是词人想象中的高人逸士的性格吧!苏轼诗云 :“青山偃蹇如高人,常时不肯入官府”(《越州张中舍寿乐堂》)。看来,巍巍青山绝不同于热衷功名利禄的市侩之辈。在辛弃疾的笔下,青山也总是被写得气象不凡、通达人情的。比如他写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贺新郎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作者同青山之间,“情与貌,略相似”,真可谓彼此仰慕,心心相印了。

“岁晚”两句写貌似傲岸的青山对词人充满了情意。岁暮寒冬,青山劝词人到山中溪边来住,相互为伴,以御寒风。可见,作者“ 独游西岩”是在冬天。但更深一层揣摩,似乎应该把自然界的寒,理解为政治上的失意。作者正是在恶劣的政治气候逼迫下,闲居山野,得到青山深切关怀的。

下片着重写山中明月 ,既承接上片“ 劝我溪边住”,又另辟新的境界,展示明月与词人的情谊。“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 ”,人在山中,见不到地平线上升起的皓月;当月露山头,已是高悬中天了。这两句写出了山中望月的特点。那一轮素月,是悄悄爬上山头,关切地探望可敬的词人呢,还是高高地亮起一盏天灯,遍洒银辉,和青山、溪水一起形成一种令人沉醉的意境,给词人带来不尽的遐想?

结尾两句,由抬头望空中明月到低头见溪中月影,好似明月由“天高处”进入溪水中来了。词人形影相吊,住在山中溪畔 ,唯有流水中浮动着的月影相陪,这是多么难得的伴侣,多么难得的友情 !“夜夜”句还表明,这次游山逗留了不止一日。明月不仅有形有影 ,而且有意有情 ,你看它默默地听着词人读《离骚 》呢。从明月由“来”到“去”,说明词人深夜未眠,足见其忧愤之至。

这首词语言简洁,内容深刻含蓄。初读全词,似乎作者寄情山水,与青山明月相交游,心情轻松愉快。细加品味则不然。词中描写的是:岁暮天寒,素月清辉与澄澈的溪水相映 ,词人孑然一身居于山中溪畔,长夜无眠,独咏《离骚 》。这是一幅多么凄清、幽独而又含有晶莹色泽的图画!这图画中的主人公,不正是有志难申、怀才不遇、忧国忧民的作者形象吗?

词中的青山和明月,是作者想象中的理想人格的化身,没有世俗的偏见,高尚、正直而又纯洁。当作者罢官之际,被“严寒”所逼之时,得到敬重的,只有它们——青山和明月,情深意切,成为自己的知音。在章法上,上片不说自己游山,而说青山“劝我溪边住”;下片不说自己月夜读《离骚》,而说明月听《离骚 》。以客写主,不仅含蓄蕴藉,情趣横生,而且有力地衬托出作者的高洁品格。尽管他为世所弃,无从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却仍然保持着“一片丹心在玉壶”的美好情操。

听读《离骚》,从“读”这个行动来说,是写实,但其中另有寓意 。《离骚》抒发了屈原“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郁愤不平之情。辛弃疾一生渴望收复中原,却屡遭投降派排斥和打击,不为朝廷所用,不得已闲居乡里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这满腔忧愤之气,很难用一二句话表达出来,借用屈原的《离骚 》,恰好充分地表现了作者的心情。看似信手拈来,不留痕迹,却显出作者的非凡功力。轻轻一笔,就使全词的主题思想迅速得到升华。

《生查子 独游西岩》辛弃疾 翻译、赏析和诗意

青山招不来,傲慢是谁可怜你。

岁晚太寒生,叫我溪河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高高的地方。

夜夜进入清溪,听读《离骚》去。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辛弃疾,宋人。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作者千古名句

甚美必有甚恶

出自《左传·昭公·昭公二十八年》[宋代] 辛弃疾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

出自《更漏子·柳丝长》[宋代] 辛弃疾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出自《午日处州禁竞渡》[宋代] 辛弃疾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出自《三十六计·胜战计·瞒天过海》[宋代] 辛弃疾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出自《雪梅·其二》[宋代] 辛弃疾

萋萋芳草小楼西,云压雁声低。

出自《眼儿媚·萋萋芳草小楼西》[宋代] 辛弃疾

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

出自《鹊桥仙·说盟说誓》[宋代] 辛弃疾

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出自《踏莎行·雪中看梅花》[宋代] 辛弃疾

二月春花厌落梅。

出自《浣溪沙·二月春花厌落梅》[宋代] 辛弃疾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出自《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八节》[宋代] 辛弃疾

生查子 独游西岩

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唤我溪边住。山头明月来,本在高高处。夜夜入清溪,听读离骚去。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