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 东君
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
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
驾龙辀[1]兮乘雷,载云旗兮委[2]蛇[3];
长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顾怀;
羌声色兮娱人,观者儋[4]兮忘归;
緪[5]瑟兮交鼓,萧钟兮瑶簴[6];
鸣篪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7];
翾[8]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
应律兮合节[8],灵之来兮敝日;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
撰余辔兮高驼翔,杳冥冥兮以东行[9]。
诗词赏析
【注释】:
[1]:音“舟”,本是车辕横木,泛指车。
[2]:音“危”。
[3]:音“宜”。
[4]:音“但”,安祥。
[5]:音“庚”。
[6]:音“巨”,悬挂钟磬的木架。
[7]:音“苦”。
[8]:音“宣”。
[9]:音“航”。
【简析】:
本篇是楚人祭祀太阳的颂歌。
--------------------------------------------------------------------------------
东君
【题解】东君是太阳之神。本篇乃祭东君的诗歌。内容主要歌颂东君的伟大无私,并附带描写巫女们迎神的歌舞以及人们欢欣的情形。
【绎文】
你从容地带着温煦的光采从东方上升,
穿透过扶桑那地方,照着我们房前的栏干。
为了迎接你,我拍了一下我的马,轻快地前进,
夜色里渐渐泛出了曙光。
东君--太阳之神啊!你驾着龙车,雷声在你脚下发出巨响,
云采的旗子,飘动着:那么长,那么长--
你禁不住长长地叹息,当你将要升向太空,
你的心迟疑,你依恋地顾念着你的老家。
啊,你巨大的声音和灿烂的颜色,鼓舞起人们的欢欣,
四方的人抬起头来瞻望着你,他们感到舒适,忘记了归去。
听!瑟声那么急促,我们相对擂鼓,鼓声咚咚,
排箫和悬在美玉上的钟声交响,
我们吹着篪呀,竿呀,多么响亮。
你想,我们的巫女们是那么美好善良,
她们飞起她们的舞袖,像翠鸟举起它们的翅膀。
展开我们的诗歌来唱吧,我们全都起来舞蹈,
应和着旋律和节奏 东君啊,群神随着你降临,日光都给挡住了。
(太阳在天上唱:)
我,穿着青云的上衣,白霓的下裳,
我举起长箭射杀了恶星--天狼。
这时,我又拿起木弓向天末下降,
晚上,取北斗作酒杯,满酌起一杯桂浆。
我抓住马的辔头向另一个高空驰聘飞翔,
我潜行着运行到东方,从暗黑暗黑的地方。
文怀沙《屈原九歌今绎》
《九歌 东君》屈原 翻译、赏析和诗意
温煦明亮的光辉将出东方,照着我的栏杆和神木扶桑;
抚我的马安详行走,夜色渐渐消失露出曙光;
驾龙车[ 1 ]车声如雷响,载云旗啊委托[ 2 ]蛇[ 3 ];
长叹一声将上,我的内心又充满眷念彷徨;
声与色娱乐人啊,观察的值[ 4 ]啊忘却归去;
緪[五]瑟交鼓,芦钟架摇晃晃[ 6 ];
吹奏横笛竽笛声相和,思灵巫贤惠又漂亮[ 7 ];
那些[八]飞翡翠曾,陈诗而唱随着歌声齐舞蹈;
应律啊合节[八],众神灵也遮天蔽日全驾到;
青色上衣白裙裳,举起长箭射那贪残的天狼;
操持天弓向西方沉落,拿过北斗斟满了桂花酒浆;
抓住马缰绳高飞驰,在幽暗而东行[ 9 ]。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屈原,先秦人。
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屈原的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者千古名句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出自《与诸子登岘山 / 与诸子登岘首》[先秦] 屈原
去年折赠行人远,今年恨、依然纤手。
出自《花心动·柳》[先秦] 屈原
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出自《采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先秦] 屈原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出自《》[先秦] 屈原
争之则失,让之则至
出自《荀子·儒效》[先秦] 屈原
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
出自《原州九日》[先秦] 屈原
人情势利古犹今,谁识英雄是白身?
出自《三国演义·第一回》[先秦] 屈原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出自《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先秦] 屈原
池上柳依依,柳边人掩扉。
出自《春晚》[先秦] 屈原
表壮不如里壮。
出自《红楼梦·第六十八回》[先秦] 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