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
寂寞掩朱门,正是天将暮。
暗澹小庭中,滴滴梧桐雨¤
绣工夫,牵心绪,配尽鸳鸯缕。
待得没人时,偎倚论私语。
暖日策花骢,亸鞚垂杨陌。
芳草惹烟青,落絮随风白¤
谁家绣毂动香尘,隐映神仙客。
狂杀玉鞭郎,咫尺音容隔。
金井堕高梧,玉殿笼斜月。
永巷寂无人,敛态愁堪绝¤
玉炉寒,香烬灭,还似君恩歇。
翠辇不归来,幽恨将谁说?
春病与春愁,何事年年有。
半为枕前人,半为花间酒¤
醉金尊,携玉手,共作鸳鸯偶。
倒载卧云屏,雪面腰如柳。
为惜美人娇,长有如花笑。
半醉倚红妆,转语传青鸟¤
眷方深,怜恰好,唯恐相逢少。
似这一般情,肯信春光老。
清晓牡丹芳,红艳凝金蕊。
乍占锦江春,永认笙歌地¤
感人心,为物瑞,烂熳烟花里。
戴上玉钗时,迥与凡花异。
密雨阻佳期,尽日凝然坐。
帘外正淋漓,不觉愁如锁¤
梦难裁,心欲破,泪逐檐声堕。
想得玉人情,也合思量我。
诗词赏析
《生查子》孙光宪 翻译、赏析和诗意
寂寞掩朱门,正是天将晚。
暗澹小庭院,滴滴梧桐雨¤
绣工夫,牵制心绪,配到鸳鸯线。
待得没人的时候,依偎在讨论私下交谈。
暖日策花骢,亸鞚垂杨陌。
芳草惹烟青,落絮随风白¤
谁家绣毅动芳香,躲在神仙客。
狂杀玉鞭郎,音乐能隔咫尺。
金井坠毁?,玉石殿笼斜月。
永巷空无一人,收敛形态愁忍受绝¤
玉炉寒,香烬灭,还似你的恩情歇。
翠辇回不来,幽恨将谁说?
春病与春愁,什么事年年有。
半为枕前人,半是花间酒¤
醉金尊,她们或者是携玉手、,共作鸳鸯木偶。
倒置卧云屏,雪面腰如柳。
为可惜美女撒娇,长有像花笑。
一半醉倚红妆,转话传青鸟¤
眷深重,可怜恰好,只恐怕相逢少。
相似这一般情况,肯相信春光老。
清晨牡丹芳,红艳凝金蕊。
忽占锦江春,永远认笙歌地¤
感动人心,为物瑞,烂熳烟花里。
戴上玉钗时,尉迟迥和共花不同。
密雨阻佳期,整天凝地坐。
窗外正淋漓,不觉得忧愁像锁¤
梦难裁,心要破,眼泪赶走檐声堕落。
想得关情,的合思量我。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孙光宪,宋人。
孙光宪(901-968),字孟文,自号葆光子,属鸡,出生在陵州贵平(今属四川省仁寿县东北的向家乡贵坪村)。仕南平三世,累官荆南节度副使、朝议郎、检校秘书少监,试御史中丞。入宋,为黄州刺史。太祖乾德六年卒。《宋史》卷四八三、《十国春秋》卷一○二有传。孙光宪“性嗜经籍,聚书凡数千卷。或手自钞写,孜孜校雠,老而不废”。著有《北梦琐言》、《荆台集》、《橘斋集》等,仅《北梦琐言》传世。词存八十四首,风格与“花间”的浮艳、绮靡有所不同。刘毓盘辑入《唐五代宋辽金元名家词集六十种》中,又有王国维缉《孙中丞词》一卷。
相关诗句
《生查子》[唐代] 孙光宪
去年元夜[1]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生查子》[唐代] 孙光宪
年年玉镜台,梅蕊宫妆困。
今岁未还家,怕见江南信。
酒从别后疏,泪向愁中尽。
遥想楚云深,人远天涯近。
《生查子》[唐代] 孙光宪
只知眉上愁,不识愁来路。
窗外有芭蕉,阵阵黄昏雨。
晓起理残妆,整顿教愁去。
不合画春山,依旧留愁住。
《生查子》[唐代] 孙光宪
只知愁上眉,不识愁来路。
窗外有芭蕉,阵阵黄昏雨。
逗晓理残妆,整顿教愁去。
不合画春山,依旧留连住。
《生查子》[唐代] 孙光宪
万里彩衣远,旬日黄花後。
蓬矢纪佳辰,莲幕翻新奏。
更看桂枝香,归献灵椿寿。
同对小蟠桃,共醉长生酒。
《生查子》[唐代] 孙光宪
去年梅雪天,千里人归远。
今岁雪梅天,千里人追怨。
铁石作心肠,铁石刚犹软。
江海比君恩,江海深犹浅。
《生查子》[唐代] 孙光宪
夜色明河静,好风来千里。
水殿谪仙人,皓齿清歌起。
前声金?中,後声银河底。
一夜岭头云,绕遍楼前水。
《生查子 独游西岩》[唐代] 孙光宪
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
岁晚太寒生,唤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高高处。
夜夜入清溪,听读离骚去。
作者千古名句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出自《南园十三首》[唐代] 孙光宪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
出自《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唐代] 孙光宪
雨停荷芰逗浓香,岸边蝉噪垂杨。
出自《临江仙·雨停荷芰逗浓香》[唐代] 孙光宪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出自《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摘自清代曹雪芹的》[唐代] 孙光宪
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
出自《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三节》[唐代] 孙光宪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出自《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唐代] 孙光宪
让利精于取利,逃名巧于邀名。
出自《小窗幽记·集灵篇》[唐代] 孙光宪
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
出自《汉书·传·司马迁传》[唐代] 孙光宪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
出自《春雪》[唐代] 孙光宪
仁则荣,不仁则辱。
出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四节》[唐代] 孙光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