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更高效,酷猫写作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鹧鸪天

作者:李之仪 朝代:宋代 收录时间:2023-07-02 12:58:05

收尽微风不见江。

分明天水共澄光。

由来好处输闲地,堪叹人生有底忙。

心既远,味偏长。

须知粗布胜无裳。

从今认得归田乐,何必桃源是故乡。

鹧鸪天

诗词赏析

《鹧鸪天》李之仪 翻译、赏析和诗意

收集全部微风不见江。

分明天水共澄光。

由来好处交纳闲置的土地,堪叹人生有底部忙。

心已远,味道偏长。

必须知道粗布胜无裳。

从现在认得回家乐,何必桃源是故乡。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李之仪,宋人。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相关诗句

《鹧鸪天》[宋代] 李之仪

困不成眠奈夜何!情知归未转愁多。

暗将往事思量遍,谁把多情恼乱他?

些底事,误人哪,不成真个不思家。

娇痴却妒香香睡,唤起醒松说梦些。

《鹧鸪天》[宋代] 李之仪

一片归心拟乱云,春来谙尽恶黄昏。

不堪向晚檐前雨,又待今宵滴梦魂。

炉烬冷,鼎香氛,酒寒谁遣为重温?

何人柳外横斜笛?客耳那堪不忍闻!

《鹧鸪天》[宋代] 李之仪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

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

归休去,去归休,不成人总要封侯。

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鹧鸪天》[宋代] 李之仪

家住苍烟落照间。

丝毫尘事不相关。

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

不妨随处一开颜。

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鹧鸪天》[宋代] 李之仪

曾共君侯历聘来。

去年今日踏莓苔。

旌扬宅里疏疏磬。

挂屩枫前草草杯。

呼煮酒,摘青梅。

今年官事莫徘徊。

移家径入蓝田县,急急船头打鼓催。

《鹧鸪天》[宋代] 李之仪

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

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

,作此两曲。

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鹧鸪天》[宋代] 李之仪

柏绿椒红事事新,隔篱灯影贺年人。

三茅钟动西窗晓,诗鬓无端又一春。

慵对客,缓开门,梅花闲伴老来身。

娇儿学作人间字,郁垒神荼写未真。

《鹧鸪天》[宋代] 李之仪

忆昨天街预赏时。

柳悭梅小未教知。

而今正是欢游夕,却怕春寒自掩扉。

帘寂寂,月低低。

旧情惟有绛都词。

芙蓉影暗三更後,卧听邻娃笑语归。

作者千古名句

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

出自《答陆澧》[宋代] 李之仪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出自《满江红·写怀》[宋代] 李之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出自《晚泊浔阳望庐山》[宋代] 李之仪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

出自《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宋代] 李之仪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出自《尚书·商书·仲虺之诰》[宋代] 李之仪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出自《登泰山记》[宋代] 李之仪

兵家胜败真常事,卷甲重来未可知。

出自《三国演义·第十二回》[宋代] 李之仪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出自《积雨辋川庄作 / 秋归辋川庄作》[宋代] 李之仪

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

出自《别诗二首·其一》[宋代] 李之仪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出自《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宋代] 李之仪

鹧鸪天

收尽微风不见江。分明天水共澄光。由来好处输闲地,堪叹人生有底忙。心既远,味偏长。须知粗布胜无裳。从今认得归田乐,何必桃源是故乡。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