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更高效,酷猫写作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送杨少尹序

作者:韩愈 朝代:唐代 收录时间:2023-07-24 12:07:05

昔疏广、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

于是公卿设供帐,祖道都门外,车数百辆;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

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诗训后进,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相去,归其乡。

世常说古今人不相及,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予忝在公卿后,遇病不能出,不知杨侯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辆,马几匹,道旁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与否;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不落莫否。

见今世无工画者,而画与不画,固不论也。

然吾闻杨侯之去,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不绝其禄。

又为歌诗以劝之,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

又不知当时二疏之去,有是事否。

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

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

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也。

今之归,指其树曰:“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时所钓游也。

”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

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其在斯人欤?其在斯人欤?

送杨少尹序

诗词赏析

古时候疏广、疏受叔侄二人,因为年老,同一天辞掉职位离去。当时,朝廷中的公卿摆设宴席,在京都门外为他们饯行,车驾有数百辆之多;道路上旁观的,有很多人为之感叹并流下了眼泪,无不称赞他们贤明。汉代的史书既记载了他们的事迹,而后世擅长绘画的人,又画下了他们的形象,到今天依然光彩照人,清清楚楚的仿佛是前不久发生的事情。

国子监司业杨巨源,正以他善于写诗来教育学生,一旦到了七十岁,也禀白丞相离职回归他的故乡。世上常说古时的人和现今的人是不能并论的,而今杨巨源与疏氏二人,他们的思想难道有什么差异吗?

我攀附于公卿之末,恰逢生病不能出去送行。不知道杨少尹走的时候,都城门外送行的有多少人?车有多少辆?马有多少匹?道边的旁观者,也有为他的行为感叹,知道他是贤者的,还是没有呢?而史官能不能铺张渲染他的事迹,写成传记以做为疏氏二人的事迹的继续呢?不会冷落寂寞吧?我看到现在世上没有擅长绘画的,而画还是不画,也就不必考虑了!

然而我听说扬侯的辞归,丞相中有敬重而怜惜他的,奏明皇上任命他为其故乡河中府的少尹,以便不断绝他的俸禄;又亲自写诗来慰勉他。京城中擅长写诗的人,也作诗来应和。又不知道古时候疏氏二人的归乡,有这样的事吗?古人与今人相同还是不同,不得而知啊!

中古以后的士大夫,往往依靠官俸来养家,罢官之后就无归宿之处。杨侯刚成年,便在他的家乡被荐举,参加了《鹿鸣》宴而来到朝廷的。现在回到故乡,指着乡间的树说:“那些树是我的先人种的。”“那条溪流,那座山丘,是我小时候钓鱼、游戏的地方。”故乡的人没有不对他表示敬意的,人们告诫子孙要以杨侯不舍弃故土的美德做为榜样。古人所谓“乡先生”,逝去之后能够在乡里社庙中享受祭祀的,大概就是这样的人吧?

《送杨少尹序》韩愈 翻译、赏析和诗意

从前疏广、受二子,因为年老,一旦辞职而去。

于是公卿设帐,祖道都门外,车数百辆;道路上看到的,有很多感叹流泪,都说他好。

汉史既传这件事,而后世擅长画的,又画的痕迹,到现在照人耳目,赫赫好像前几天事情。

国子监司业杨巨源,方法以能诗训后进,一旦到了七十岁,也对距离,回到自己的家乡。

世人常说古今人不如,现在杨和两个疏,它的意思难道是不同的?我有幸在公卿后代,生病不出来,不知道杨侯离开时,城门外送行的有多少人,几辆车,几匹马,道旁看的,也有叹息知道他是贤能与否;而史官又不能夸大其事为传,继疏氏二人的事迹吗?,不冷落吗。

看到现在世上没有工画的,而画不画与,本来就不说了。

然而我听说杨侯的离开,你有爱而惋惜的原因,报告认为他们都少尹,不断得到它。

又是诗歌来劝他,京城的擅长写诗的人,也属而和谐的。

又不知道当时二疏的离开,有这样的事吗。

古今人同不同意,还不知道呢。

中社会士大夫,以官为家,停止就没有归宿之处。

杨侯刚成年,举在他的家乡,歌唱《鹿鸣》而来的。

现在的回归,指着那棵树说:“某一棵树,我的先人种的;某水、某丘,我小时候钓鱼游戏了。

”故乡的人没有不敬重,告诫子孙以杨侯不离开他的家乡为法。

古人所谓乡先生死后可以在社的祭祀,他就是这样的人吧?他就是这样的人吧?*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作者介绍

韩愈,唐人。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作者千古名句

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出自《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唐代] 韩愈

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出自《长歌行》[唐代] 韩愈

但凭阑无语,烟花三月春愁。

出自《扬州慢·琼花的》[唐代] 韩愈

自昔佳人多薄命,对古来、一片伤心月。

出自《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唐代] 韩愈

意得则舒怀以命笔,理伏则投笔以卷怀

出自《文心雕龙·养气》[唐代] 韩愈

财以成者,扶而埋之;后得生者,而久禁之。

出自《墨子·22章 节用(下)》[唐代] 韩愈

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

出自《喜迁莺·晓月坠》[唐代] 韩愈

力贵突,智贵卒。得之同则速为上,胜之同则湿为下。

出自《吕氏春秋·论·开春论》[唐代] 韩愈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出自《癸巳除夕偶成》[唐代] 韩愈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出自《江城子·江景》[唐代] 韩愈

送杨少尹序

昔疏广、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是公卿设供帐,祖道都门外,车数百辆;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诗训后进,一旦以年满七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