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更高效,酷猫写作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

作者:施肩吾 朝代:唐代 收录时间:2024-11-16

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

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

诗词赏析

为寻幽静,半夜上四明山,

手攀松桂,触云而行,

到达了无人之境。

忽然,从远处传来悠扬的洞箫声,飘飘忽忽。

注释

⑴四明山——在浙江省宁波市西南,为天台山支脉。

⑵寻幽——探访幽隐之处。

⑶攀——紧紧地抓住。

⑷箫——是一种乐器。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施肩吾 古诗赏析

首句“半夜寻幽”四字,让人产生一种好奇心理,“上四明”三字,就更使人觉得神秘而不可捉摸:这些人究竟要干什么?深更半夜为什么去登四明山?倘若读者懂得“隐者”是怎么一回事,那么,产生的就不会是重重的疑问,而会是一种兴趣,一种对这些隐者奇特性格与志趣的浓厚兴趣。隐者,一般说来都是一些有一定才能的知识分子,他们厌弃尘世的恶俗与平庸,孤高自许,傲世独立,寄情于山水或放浪形骸,兴趣与常人不同。这首诗写的“诸隐者”就属于这类人。或许是突如其来的兴致,兴之所至,身之所至,所以相约一同夜登四明山。前两句写登山的艰险。手攀松桂枝,身与浮云齐,慢慢地终于到了顶峰。三、四句写深夜四明山万籁俱寂的情景。众人登上山顶,你呼我应,空山寂静,传响不绝;突然不知从哪儿传来玉箫的奏响,划破夜空,众人屏气静听,却再无声息。写来逼真而有意趣。因为是“夜登”,又是“同诸隐者”,所以此诗反映的是作者平静淡泊的心志、寄情山水的雅趣,别无他意。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施肩吾 翻译、赏析和诗意

半夜不久幽上四明,手抓松桂触说。

相呼已到没有人的地方,何处箫吹一声。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施肩吾,唐人。

施肩吾(公元780年-861年),字希圣,号东斋。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杭州第一位状元。生于唐杭州府新城县招贤、招贤德乡(新登县,今富阳洞桥镇贤德村,因民国18年(1929)划区,建立乡镇制。新登县招贤、招德两乡划归分水县,1961年8月10日,恢复富阳县建制。原富阳、新登两县行政区域和分水贤德公社原合并重置富阳县,故有分水县人一说)。是集诗人、道学家、台湾澎湖的第一位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传奇人物。

早年读书分水五云山、龙门等地。元和二年(807)举进士,知贡举太常少卿李建试之《太羹不和赋》、《早春茂雪诗》,以第13人及第。然淡于名利,不待授官,即东归。临行,张籍等著名文士为之赋诗饯行,传为韵事,既归,心慕洪州西山(今江西新建县)为古十二真仙羽化之地,筑室隐居,潜心修道炼丹。世称华阳真人,俗又称为“施状元”。

晚年,率族人渡海避乱,至澎湖列岛定居,为大陆人开发澎潮之先驱。所作《题澎湖屿》诗:“腥噪海边多鬼市,岛夷居处无乡里。黑皮少年学采珠,手把生犀照盐水”,以及《感忆》诗:“暂将一苇向东溟,来往随波总未宁。忽见浮鸥归别坞,又看飞雁落前汀”,颇能道出其地风光。

肩吾工诗,与白居易相友善。著有《西山集》行世,《全唐诗》收录197首。另有道教著作《西山群仙会真记》、《太白经》、《黄帝阴符经解》、《钟吕传道集》等。

作者千古名句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出自《离思五首·其四》[唐代] 施肩吾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出自《吊白居易》[唐代] 施肩吾

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

出自《辋川闲居》[唐代] 施肩吾

歌钟不尽意,白日落昆明。

出自《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唐代] 施肩吾

圣人敛福,君子考祥;作德日休,为善最乐。

出自《格言联璧·惠吉类》[唐代] 施肩吾

花发多风雨,人生足别离。

出自《劝酒》[唐代] 施肩吾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

出自《集灵台·其一》[唐代] 施肩吾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出自《》[唐代] 施肩吾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

出自《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唐代] 施肩吾

素娥未肯,分秋一半。

出自《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唐代] 施肩吾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

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