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
《酒泉子·花映柳条》温庭筠 注释
⑴“花映”二句:花柳相映,正是好景,谁知风吹花落,坠于池上绿色浮萍中。
⑵“凭栏干”三句:所见远景。凭:倚。萧萧:形容细雨连绵。
⑶“近来”二句:近来没有远方信息,洞房之中更觉寂寞。疏索:稀疏冷落。两疏索指双方都未得到音信。洞房:幽深的闺房。庾信《小园赋》:“岂必连闼洞房,南阳樊重之地;绿墀青琐,西汉王根之宅。”
⑷“掩银屏”三句:银色屏风遮掩,翠色竹帘下垂,苦度春夜。箔(bó伯):竹帘子。《新唐书·卢怀慎传》:“门不施箔。”唐徐坚《初学记》卷二十五引《西京杂记》曰:“汉诸陵寝,皆以竹为帘,为水文及龙凤象。”又“昭阳殿织珠为帘,风至则鸣,如金玉珠玑。”所以也称“珠帘”或“珠箔”。
《酒泉子·花映柳条》温庭筠 评析
这首词写女子春日怀远。
上片写她池上闲望,用“花映柳条”领起,“雨萧萧”作结,两句都是写景,前句明丽,后句暗淡,以喻好景不常,美人迟暮。中间三句写女主人公的行动,关键在一“闲”字,以示她凭栏窥浪,全不觉得赏心悦目,纯属百无聊赖。
下片写深闺怀远。“近来”二句是写她的境遇和感受,音信疏索是心情寂寞的原因。洞房寂寞而修饰以“空”字,足以体现其无比遗憾的心绪,与前片的“闲”字相应。最后三句紧承“疏索”、“寂寞”,写女主人公掩屏垂帘,苦度春宵。全词用女子的行动来表现了她的内心世界:空虚寂寞,无限惆怅。
《酒泉子》温庭筠 翻译、赏析和诗意
花映柳条,在向绿色浮萍池塘上。
凭栏干,看小浪花,雨萧萧。
近来音信两疏索,洞房空寂寞。
掩银屏,垂翠箔,度春宵。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温庭筠,唐人。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
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有《花间集》遗存。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相关诗句
《酒泉子》[唐代] 温庭筠
每见惶惶:队队雄军惊御辇,蓦街穿巷犯皇宫,只拟夺九重。
长枪短剑如麻乱,怎奈失计无投窜,金箱玉印自携将,任他乱芬芳。
《酒泉子 龙潭暮云(在县西通越门外三里?》[唐代] 温庭筠
旱则祈於此,风涛可畏)。
三塔龙潭,古龙祠下千年迹,几番残*喜犹存。
静胜独归僧。
阴森一径松阴直。
楼阁层层耀金碧。
祈丰祷旱最通灵。
祠下暮云生。
《酒泉子 三闸奔湍(在嘉禾北,望吴门外?》[唐代] 温庭筠
三闸奔湍,一塘远接吴淞水,两行垂柳绿如云。
今古送行人。
买妻耻醮藏羞墓。
秋茂邮亭*书处。
路逢樵子莫呼名。
惊起墓中灵。
《酒泉子 春波烟雨(在嘉禾东春波门外,?》[唐代] 温庭筠
一掌春波,矗矗*帆闹如市,昔年烟雨最高楼。
几度暮云收。
三贤古迹通歧路。
*堵玲珑插濠罟。
荷花袅袅间菰蒲。
依约小西湖。
《酒泉子》[唐代] 温庭筠
罗带惹香,犹系别时红豆。
泪痕新,金缕旧,断离肠。
一双娇燕语雕梁,还是去年时节。
绿阴浓,芳草歇,柳花狂。
《酒泉子》[唐代] 温庭筠
楚女不归,楼枕小河春水。
月孤明,风又起,杏花稀。
玉钗斜亸云鬟重,裙上金缕凤。
八行书,千里梦,雁南飞。
《酒泉子》[唐代] 温庭筠
日映纱窗,金鸭小屏山碧。
故乡春,烟霭隔,背兰缸。
宿妆惆怅倚高阁,千里云影薄。
草初齐,花又落,燕双双。
《酒泉子》[唐代] 温庭筠
月落星沉,楼上美人春睡。
绿云欹,金枕腻,画屏深。
子规啼破相思梦,曙色东方才动。
柳烟轻,花露重,思难任。
作者千古名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出自《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代] 温庭筠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出自《赠荷花》[唐代] 温庭筠
饥寒起盗心
出自《增广贤文·下集》[唐代] 温庭筠
用百人之所能,则得百人之力;举千人之所爱,则得千人之心。
出自《淮南子·缪称训》[唐代] 温庭筠
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
出自《古蟾宫·元宵》[唐代] 温庭筠
君子不蔽人之美,不言人之恶。
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唐代] 温庭筠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出自《韩非子·难一》[唐代] 温庭筠
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
出自《雪诗》[唐代] 温庭筠
忆共锦衾无半缝,郎似桐花,妾似桐花凤。
出自《蝶恋花·和漱玉词》[唐代] 温庭筠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出自《江南春绝句》[唐代] 温庭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