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更高效,酷猫写作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醉蓬莱·重九上君猷

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 收录时间:2023-07-26 10:56:07

余谪居黄,三见重九,每岁与太守徐君猷会于栖霞。

今年公将去,乞郡湖南。

念此惘然,故作此词。

笑劳生一梦,羁旅三年,又还重九。

华发萧萧,对荒园搔首。

赖有多情,好饮无事,似古人贤守。

岁岁登高,年年落帽,物华依旧。

此会应须烂醉,仍把紫菊茱萸,细看重嗅。

摇落霜风,有手栽双柳。

来岁今朝,为我西顾,酹羽觞江口。

会与州人,饮公遗爱,一江醇酎。

醉蓬莱·重九上君猷

诗词赏析

自笑劳苦的生涯如一梦醒来,原是留在他乡流浪过三次重九节的人。发花白又稀疏,面对荒废的园圃搔头。幸运有多情谊的人,喜欢饮酒而无诉讼事,好像古代无为而治的贤明太守。年年登高,年年宴饮,那美好的景物依旧不变。

这次登高宴会按理要痛饮,照常佩带紫菊茱萸,还要细看多嗅。草木凋零,秋风为霜,其中有我俩雪堂前栽的两棵柳树。明年的今天,我为你移居潇湘,洒酒于江口。我将和黄州的人共同享受您留下的恩惠,如饮长江水般的美酒。

注释

⑴醉蓬莱:词牌名。双片九十七字,前片十一句,后片十二句;前后片各四仄韵。君猷(yóu):徐大受,当时黄州知州。

⑵栖霞:栖霞楼,宋代黄州四大名楼之一,在黄冈市赤鼻矶上。

⑶今年公将去,乞郡湖南:今年徐守将离开黄州,要求到湖南作知州。

⑷惘(wǎng)然:恍惚,忧思的样子。

⑸华发:白发。萧萧:稀疏的样子。

⑹落帽:代指宴饮。陶渊明《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九月九日,(桓)温游龙山,参佐毕集,四弟三甥成在坐。时,佐吏并着戎服。有风吹君帽堕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君初不自觉。温命取以还之。”

⑺烂醉:痛快饮酒。

⑻重嗅:反复闻嗅。

⑼西顾:徐君猷赴任湖南在黄州之西,故名。

⑽酹(lèi):饮酒前把酒洒在地上或水上以祭神祝福。羽觞(shāng):酒器。

⑾州人:黄州人。

⑿饮:喝,这里指享受。遗爱:官员有德政,给后人留下仁爱。

⒀醇酎(chún zhòu):反复酿造的醇厚老酒。

《醉蓬莱·重九上君猷》苏轼 鉴赏

上片,从三年贬居生活体验着墨,写对徐守君猷的深厚情谊。开头三句,自嘲劳苦的生活如一场梦,贬居三年,成为他乡的游子。“笑”字一领对偶句,心思全出。接着两句,进深一层,写人生易老天也老。“华发”、“荒园”均是衰老的象征,“搔首”也无可奈何,抗御不住。“赖有”三句,笔锋一转,颂扬徐君猷的功德。值得庆幸的是:酒在肚里,事在心头,不因喝酒而糊涂误事。我遇到了徐守这样“多情”的人,“好饮无事”的人,“似古人贤守”的人。作者在《遗爱亭记》亦歌颂了徐君猷这些方面的功绩:“知黄州,未尝怒也,而民不犯;未尝察也,而吏不欺;终日无事,啸咏而已。”好一个贤明的太守。最后三句,照应序言“每岁”之笔,岁岁年年登高宴饮,“物华依旧”,情深谊长。

下片,以节传情,以酒寄情。在痛饮中淋漓尽致地一吐为快。酒中多少事,酒中多少诗。开头三句,就点明此次相会宴饮极不平凡。酒逢知己千钟少,“应须烂醉”;此次登高观赏“紫菊茱萸”也不一般,应须“细看重嗅”。此处他点化运用了杜甫“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九日蓝田崔氏庄》)诗句,不露痕迹,且把“烂醉”与“细雨”、“茱萸”的内在联系巧妙地揉和起来了:除祸免灾。接着二句,醉里吐真言,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有“摇落霜风”的物候作证,“有手栽双柳”作证。“来岁”三句,发出深深的祝愿与希冀:“来岁今朝”,我为你西行而饯行,把酒洒满于江口来一个更大的“烂醉”。最后三句,总写徐守君猷的功绩,也是这首词的主题概括:我会和黄州的人,忘不了享受您的“遗爱”,如同痛饮“一江酹酎”的美酒,君子情谊,源远流长。“何武所至,无赫赫名,去而人思之,此之谓遗爱。”(《遗爱亭记》)

这首词,表面看来,系例行重九登高宴饮之作,实是借题发挥,以节传话,以酒寄情,表达他们那样“惘然”之情和崇敬徐守君猷“相待如骨肉”和“狱草烟深”的功德。正因为酿酒、饮酒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社会、求生存求发展的一种高级意识形态的历史活动,唯有酒是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发展的酵酶,唯有酒中人方能领略其中的韵味,所以东坡才写出如此真情实感、意境高超的词章来。

《醉蓬莱·重九上君猷》苏轼 创作背景

这首《醉蓬莱》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九月。从序言中可知:这是一次例行的重九宴饮徐太守于栖霞楼的活动。它不同于往常重九宴饮,而是为徐守即将离任赴湘前作的赠别词。

《醉蓬莱·重九上君猷》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多被贬居黄,出现三重九,每年与太守徐君猷会在栖霞。

今年你要离开,请郡湖南。

念这漠然,所以写这首词。

笑劳生一个梦,羁旅三年,又回到重九。

白发萧萧,对荒园搔首弄姿。

依赖有许多情感,喜欢喝无事,像古代人贤守。

年年登高,年年落帽,物华依旧。

这会需要烂醉,并把紫菊茱萸,仔细看重闻。

摇落霜风,有手栽双柳。

来年今朝,为我国西部,洒羽觞江口。

会和州人,请你给爱,一个长江美酒。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苏轼,宋人。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作者千古名句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出自《荀子·修身》[宋代] 苏轼

吉人自有天相。

出自《醒世恒言·卷二十五》[宋代] 苏轼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出自《清平乐·红笺小字》[宋代] 苏轼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出自《越人歌的》[宋代] 苏轼

为学无间断,如流水行云,日进而不已也。

出自《围炉夜话·第十四则》[宋代] 苏轼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出自《蝶恋花·春暮的》[宋代] 苏轼

千点寒梅晓角中,一番春信画楼东。

出自《鹧鸪天·元宵后独酌》[宋代] 苏轼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出自《礼记·中庸》[宋代] 苏轼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出自《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代] 苏轼

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出自《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宋代] 苏轼

醉蓬莱·重九上君猷

余谪居黄,三见重九,每岁与太守徐君猷会于栖霞。今年公将去,乞郡湖南。念此惘然,故作此词。笑劳生一梦,羁旅三年,又还重九。华发萧萧,对荒园搔首。赖有多情,好饮无事,似古人贤守。岁岁登高,年年落帽,物华依旧。此会应须烂醉,仍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