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更高效,酷猫写作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减字木兰花

作者:纳兰性德 朝代:清代 收录时间:2023-07-26 15:22:05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

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

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减字木兰花

诗词赏析

相逢时你默默不语,像一朵芙蓉,在秋雨中轻颤。容颜娇羞而红润,凤翘斜插在你的鬟间。

等到想要低声唤你,又怕深情凝望,叫别人看见。想要一诉离愁,可你已转过身去,只能拔下玉钗在回阑轻叩。

注释

芙蓉”又称为“荷”、“莲”。象征义:一是取荷美好形象营造一种雅致的景象,或宁静或欢愉;二是取败荷的形象营造一种衰败意境,或对逝去光阴叹惋,或对生活环境破败惋惜;三是取“芙蓉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托物言志,寄寓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这里则刻画了一位如荷般美丽、和谐、恬静的女子。

小晕红潮:谓脸色微微泛起了红晕。

鬟(huán):总发也。

凤翘:古代女子凤形的头饰。

直为:只是由于……。

凝情:深细而浓烈的感情。

回阑:曲折的栏干。阑,同“栏”。

《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纳兰性德 赏析

小令一般用作抒情,用作描写人物则是少见,且是极为困难的。而这首词,却以精炼的笔触,描摹了一位多情的可爱的少女的形象。[5] 词的上片侧重静态的刻画,写出了少女外貌的美丽动人。下片侧重于动态的摩画,将其一刹那间复杂娇羞的心理表现的惟妙惟肖。全篇情景俱到,形神俱佳,生动感人。

上阕开头四字便采用白描的手法,描写了一幅紧扣心弦,相爱者偶然相遇,心事却难以诉说, 只能四目交投,默默远走的场景。这种神态,恰是人物内心矛盾的真切表达,尽见苦闷之状。第二句通过细节描写写情人貌美好像一朵带露的芙蓉一样摇曳生姿,后二句是描摹美人突然间脸飞红晕,抖动的玉钗泄露了心事。恰是一幅静态人物素描。下阕承接上文:乍一相逢,再难见面,“待将低唤”,可是声音还未出口,又咽了回去。只因“恐人见”。可如此分开又心存不甘,于是抓紧时间,转过回廊,在不显眼的地方轻叩玉钗。这暗示的举动,在满是温情的心中又深蕴着万般无奈的凄苦,那是心上不变的暗号,容若知道,她也知道。其实有时候,绝了心念,也不是坏事。

这首词在艺术性上的成就,首先是人物描写的成功,塑造了一个含羞少女的形象。先写肖像,她是那么可爱,简直就是一朵带雨滴的荷花,脸庞羞得泛起红潮,就更加妩媚迷人。乍一相逢,机会难得,有多少话要互相诉说,但又怕别人看见,只好匆匆离开。动作描写,生动再现了少女轻叩玉钗的举动,不是轻佻,而是少女内心复杂活动排解矛盾后做出的重大决定,即情定终生。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少女复杂的内心世界。

其次是环境描写,把人物限定在回廊的一个典型的环境里,使这场会面更加难忘。就是在这个回廊里,他们幽情暗结。也许是初恋使人难以忘怀,在《虞美人》一词中他写有“回廊一寸相思地”;在《红窗月》中写有“犹记回廊影里誓生生”。因此,回廊也就成为这首词的一个重要意象。

《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纳兰性德 创作背景

据清代无名氏《赁庑笔记》记载:“纳兰眷一女,绝色也,有婚姻之约。旋此女入宫,顿成陌路。容若愁思郁结,誓必一见,了此夙因。会遭国丧,喇嘛每日应入宫唪经,容若贿通喇嘛,披袈娑,居然入宫,果得彼妹一见。而宫禁森严,竟不能通一语,怅然而出。”[4]

表妹从小和容若两小无猜,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还及得表妹曾暗示容若的那句:“清风朗月,辄思玄度。”只可惜年幼的容若当时并未理解其中真正的含义。后来表妹因选秀而入深宫,二人从此成陌路,天涯两端。因国丧,皇宫要大办道场,容若利用此次机会得以和表妹相见。咫尺间隔,却只有“相逢不语”,而这一相逢,更无情地成为他们的最后一见。

《减字木兰花》纳兰性德 翻译、赏析和诗意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

小晕红色潮,斜溜丫环心只凤凰翘。

等待将低唤,一直是凝情怕别人看见。

想诉幽怀,转过回栏敲击玉钗。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清人。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相关诗句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清代] 纳兰性德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处?

赣江风雪迷漫处。

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减字木兰花》[清代] 纳兰性德

独行独坐。

独倡独酬还独卧。

伫立伤神。

无奈轻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

泪洗残妆无一半。

愁病相仍。

剔尽寒灯梦不成。

《减字木兰花》[清代] 纳兰性德

和风动□。

□□新年□入手。

世事尘□。

□□□情近酒□。

水开湖□。

□□笙歌波面起。

相与排□。

□□□胜特地□。

《减字木兰花》[清代] 纳兰性德

遇而不悟。

可惜惺惺逐欲去。

目下蹉跎。

教我如今怎奈何。

他时若到。

悔晚投玄亲妙道。

早早回修。

免向三涂六道游。

《减字木兰花》[清代] 纳兰性德

心颠意耍。

难辨身中真共假。

意耍心颠。

招得全生罪孽愆。

心宁意息。

定里闲闲明慧力。

意息心宁。

道自归而神自灵。

《减字木兰花》[清代] 纳兰性德

逍遥自在。

去去来来无挂碍。

一片灵空。

处处圆明无不通。

无分内外。

莹彻周沙含法界。

遍照无私。

明月高穹秋夜时。

《减字木兰花》[清代] 纳兰性德

全真门户。

静静清清无作做。

非易非难。

财色无明尽结丹。

真龙真虎。

境灭心忘知去处。

铅汞相传。

交媾须离种种边。

《金莲出玉花 案调名即减字木兰花 得遇行化》[清代] 纳兰性德

重阳师父。

昔日甘河曾得遇。

大道心开。

设教东游海上来。

天涯回首。

挈得吾乡三四友。

魏国升遐。

惊动秦川百万家。

作者千古名句

故大国之攻小国也,是交相贼也,过必反于国。

出自《墨子·49章 鲁问》[清代] 纳兰性德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出自《别云间》[清代] 纳兰性德

苛政猛于虎,壮士气如虹。

出自《幼学琼林·卷四·鸟兽》[清代] 纳兰性德

日不知夜,月不知昼,日月为明而弗能兼也

出自《淮南子·缪称训》[清代] 纳兰性德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出自《古意》[清代] 纳兰性德

惺惺惜惺惺

出自《红楼梦·第八十七回》[清代] 纳兰性德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出自《点绛唇·桃源》[清代] 纳兰性德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出自《九日蓝田会饮 / 九日蓝田崔氏庄》[清代] 纳兰性德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出自《鹧鸪天·元夕有所梦》[清代] 纳兰性德

江豚吹浪立,沙鸟得鱼闲。

出自《临江仙·大风雨过马当山》[清代] 纳兰性德

减字木兰花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