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蝇
营营青蝇,止于樊。
岂弟君子,无信谗言。
营营青蝇,止于棘。
谗人罔极,交乱四国。
营营青蝇,止于榛。
谗人罔极,构我二人。
诗词赏析
苍蝇乱飞声嗡嗡,飞上篱笆把身停。平和快乐的君子,不要把那谗言听。
苍蝇乱飞声嗡嗡,飞上酸枣树上停。谗人无德又无行,扰乱四方不太平。
苍蝇乱飞声嗡嗡,飞上榛树枝上停。谗人无德又无行,离间我俩的感情。
注释
⑴《青蝇》佚名 古诗:苍蝇,比喻谗人。
⑵营营:象声词,拟苍蝇飞舞声。
⑶止:停下。樊:篱笆。
⑷岂(kǎi)弟(tì):同“恺悌”,平和有礼,平易近人。
⑸谗言:挑拨离间的坏话。
⑹棘:酸枣树。
⑺罔(wǎng)极:指行为不轨,没有标准。
⑻交:都。乱:搅乱、破坏。
⑼榛(zhēn):榛树,一种灌木,果实名榛子,可食。
⑽构:播弄、陷害,指离间。
《青蝇》佚名 古诗鉴赏
这是《小雅》中一首著名的谴责诗,讽刺统治者听信谗言,斥责谗人害人祸国。它的鲜明特色是借物取喻形象生动,劝说斥责感情痛切。
首先,把专进谗言的人比作苍蝇,这是十分贴切的。苍蝇作为一种令人厌恶的昆虫,具有追臭逐腐、散播病菌、嗡嗡乱叫等习性,而这些习性与人间专找缝隙进谗言害人者如出一辙。因此用苍蝇来喻指进谗者,这本身已是一个极大的成功;更遑论此诗三章均以“营营《青蝇》佚名 古诗”取喻起兴,把它四处飞舞、不停播乱的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这三章前两句仅以更换末一字的形式重复出现,似拙实巧,令人不由对苍蝇产生一种挥之不去的厌恶感。“樊”“棘”“榛”三字一义,其实都指篱笆而言,但每一次变化,又不仅仅是单纯的同义反覆,而是隐含了对苍蝇见缝就叮、不弃不舍的深刻揭露。
其次,这三章诗的后两句也逐章递进,层层见意。第一章是规劝正人君子不要去听信谗言,语言直白如话,是全诗的作旨。第二章列出谗言的第一个危害,那就是搅乱四邻各国间的关系,即所谓祸国殃民。第三章指出谗言的第二个危害,那就是挑拨人际关系,使朋友知己互生嫌隙,反目成仇。而这两种祸害,全在于“谗人罔极”,即进谗者为人处世没有一定的准则,阳奉阴违有之,出尔反尔有之,翻云覆雨、颠倒黑白亦有之。
所以从全诗来看,它的特点既包括取喻确切传神,同时也包括对谗言的危害和根源的深刻揭示。而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使“无信谗言”的规劝和警示显得充分有力,从而大大增强了诗的讽刺、谴责的力度。
《青蝇》佚名 古诗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所谴责的对象以及此诗的作者,历代研究者的观点有较大分歧。《毛诗序》云:“《《青蝇》佚名 古诗》,大夫刺幽王也。”则诗中的“君子”当指周幽王。魏源《诗古微》以为此篇乃刺幽王听信褒姒谗言而废后放子之作。则诗中的“谗人”当指褒姒。又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据《易林·豫之困》“《青蝇》佚名 古诗集藩,君子信谗;害贤伤忠,患生妇人”说明齐诗以此诗为“幽王信褒姒之谗而害忠贤”之作,又云:“三家诗以此合下篇皆卫武公所作,……愚案:卫武公王朝卿士,诗又为幽王信谗而刺之,所以列于《小雅》。”则诗的作者是卫武公。不过,这些说法都并非确凿。
《青蝇》佚名 翻译、赏析和诗意
青头苍蝇嗡嗡飞,飞到篱笆上面停。
温文尔雅的君子,不要相信那谗言。
飞来飞去的苍蝇,枣树枝上停下来。
谗人无限,祸乱四国不安宁。
飞来飞去的苍蝇,飞到樟树的上面。
谗人无限,离间咱们两个人。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佚名,隋人。
相关诗句
《七月二十日忽有青蝇翔舞坐隅挥之不去》[先秦] 佚名
每见营营止樊棘,不应遗矢未央宫。
恐报苻坚事端事,自疑今在洒心中。
《青蝇》[先秦] 佚名
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
营营青蝇,止于棘,谗人罔极,交乱四国。
营营青蝇,止于榛,谗人罔极,构我二人。
《咏徐正字画青蝇》[先秦] 佚名
误点能成物,迷真许一时。
笔端来已久,座上去何迟。
顾白曾无变,听鸡不复疑。
讵劳才子赏,为入国人诗。
作者千古名句
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
出自《卜算子·答施》[先秦] 佚名
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
出自《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先秦] 佚名
夫穷高侧危,大满则溢,月盈则缺,日中则移。
出自《后汉书·列传·李杜列传》[先秦] 佚名
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
出自《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先秦] 佚名
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
出自《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先秦] 佚名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出自《》[先秦] 佚名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出自《增广贤文·上集》[先秦] 佚名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出自《题菊花》[先秦] 佚名
澹泊之守,须从秾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
出自《小窗幽记·集醒篇》[先秦] 佚名
惟仁者宜在高位。
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先秦]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