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更高效,酷猫写作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战城南

作者:卢照邻 朝代:唐代 收录时间:2023-07-28 10:29:12

将军出紫塞,冒顿在乌贪。

笳喧雁门北,阵翼龙城南。

雕弓夜宛转,铁骑晓参驔。

应须驻白日,为待战方酣。

战城南

诗词赏析

将军骑马出了紫塞长城,去与驻扎在乌贪的冒顿作战。

两军在雁门关的北面发起了战争,我军与敌军在城南布下了阵势。

战争一夜未停,战士们的雕弓发出的鸣声抑扬动听,铁骑的奔跑声到次日天亮还未断绝。

战士们晚上浴血奋战,白天本应驻地休息,但他们并未停下来,只等作战胜利再好好地睡上一觉。

注释

1、《战城南》卢照邻 古诗:汉乐府《铙歌》名,内容描写战争的伤亡景象。后人以此题作诗,亦多写战争。

2、紫塞:泛言边塞。崔豹《古今注》卷上:“秦筑长城,土色皆紫,汉塞亦然,故称紫塞焉。”

3、冒顿(mò dú):即冒顿单于,秦末汉初匈奴的首领,此泛指敌酋。乌贪:汉西域国名,乌贪訾离国之省称。《汉书·西域传》下:“乌贪訾离国,王治于娄谷。”其境在今新疆伊犁河流域。此借指敌人的根据地。

4、笳喧:胡笳的弹奏声。笳:匈奴乐器,即胡笳。雁门:山名,亦关名,故址在今山西阳高县北,自古即为戍守重地。

5、阵翼:战阵的两侧。龙城:此借指敌方的首府。

6、雕弓:雕刻有花纹之弓,此代指携带雕弓的士兵。宛转:犹蜿蜒,队列行进曲折延伸的样子。

7、铁骑:披挂铁甲的精锐骑兵。驿:马脚胫参有长毫之称。参驔:检查马匹铠甲等。参,检验。对于该词组读音有两种看法,一说“cāndiàn”,另说“cāntán”。

8、驻白日:用鲁阳挥戈退日典故。鲁阳,战国时楚之县公,传说他曾挥戈使太阳退回。《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弓而挥之,日为之退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于是二人继续战斗。

9、为待:为的是等待,战方酣:战斗正激烈。

《战城南》卢照邻 古诗赏析

这是一首拟古诗,通过描写汉初与匈奴的边境战争,歌颂了当时边防将士浴血奋战,保卫疆土的功绩,反映了唐初对外战争的某些现实。[10]

诗的首联是严整的对句。“将军出紫塞,冒顿在乌贪”指出交战的双方,又介绍交战的地理背景。能征善战的单于冒顿,杀父自立,灭东胡,逐月支,征服丁零,侵入秦之河南(今内蒙古河套一带)地,势力强盛。西汉初年,不时进一步南下侵扰,严重影响西汉王朝。这里以“冒顿”对“将军”,冒顿既已如此勇猛,那么“将军”自然也是身手不凡的。这里为下文的酣战作铺垫。“乌贪”与“紫塞”相对,说明是在异域的。“紫塞”是古代人们对长城的习惯称谓。紫色,象征着高贵、庄严,不可侵犯,正与乌相对。“乌”字后再加以“贪”字,更易使人产生鄙薄感。诗歌利用字词的形、义及色彩在人们心中的定势,巧妙地造成一种邪不压正的气势,既为下文作铺垫,又表现必胜的信心。

“笳喧雁门北,阵翼龙城南”,照应首句,指出“将军出紫塞”的原因。敌人如此猖狂,汉军自然要奋起抗敌。下句的“阵翼龙城南”也因此有了着落。不但正面迎击,还左右包围,两翼的战阵已达“龙城南”——直捣敌巢。足见汉军之强大,英勇抗击外敌的浩然正气充斥字里行间。

“雕弓夜宛转,铁骑晓参驔”,进一步描写抗敌将士的战斗生活。他们严阵以待夜不释弓,晨不离鞍,随时准备飞矢跃马,追奔逐北。比起“枕戈待旦”,“夜抱玉鞍”这样的描写新颖而有气魄。“宛转”“参驔”,既恰当地表现了前方将士紧张而又镇定自若的心情,又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应须驻白日,为待战方酣”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诗里虽没具体说明这次交锋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但白日即将结束,战斗还在激烈地进行。将士们等待迎接决战的胜利,因此从心底发出了呼唤:“太阳呀!请您留下来,让我们与敌军决一雌雄!”日出日落是不可改变的自然规律,“应须驻白日”的呼唤,表面悖理而近痴,实则生动地表现了将士们高昂的斗志。这是由“安得长绳系白日”诗句变化来的。结尾以“战方酣”三字,并未直说战争的胜负,但孰胜孰负已然明了,因为第二联已表明直捣敌巢——阵翼龙城南了。总体来说,这是一首裁乐府以入律的佳作。

《战城南》卢照邻 古诗创作背景

唐高宗时代,李治当局对突厥、高丽、百济、吐蕃等外族边境发动了多次大大小小的战争,汉军将士英勇顽强反击匈奴,卢照邻有感于将士们的这种精神,从而写下此篇。

《战城南》卢照邻 翻译、赏析和诗意

将军骑马出了紫塞长城,去与驻扎在乌贪的冒顿作战。

笳喧雁门郡北,我军与敌军在城南布下了阵势。

雕弓夜晚辗转,铁甲骑兵明白参与驔。

应该在白天,但他们并未停下来,只等作战胜利再好好地睡上一觉。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卢照邻,唐人。

相关诗句

《战城南》[唐代] 卢照邻

战城南,城南白骨高嶙峋。

胡风四边来,冥冥起黄尘。

但闻众鬼哭,不知何方人。

有母倚闾,有妻捣衣。

逢人问信,不见汝归。

年年寒食,家家悲啼。

有梦见汝面,无处寻汝尸。

战城南,哀复哀,乌鸦暮徘徊,啄肠向林飞。

颅箭无人取,惟有蚋蚁围。

嗟哉戍边人,到此莫思回。

《战城南》[唐代] 卢照邻

战地何昏昏。

战士如群蚁。

气重日轮红。

血染蓬蒿紫。

乌乌衔人肉。

食闷飞不起。

昨日城上人。

今日城下鬼。

旗色如罗星。

鼙声殊未已。

妾家夫与儿。

俱在鼙声里。

《战城南》[唐代] 卢照邻

去年战,桑乾源。

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避胡处,[1]

汉家还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

[2]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鸟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3]

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战城南》[唐代] 卢照邻

王师出城南,尘头暗城北。

五军战马如错绣,出入变化不可测。

逆胡欺天负中国,虎狼虽猛那胜德。

马前嗢咿争乞降,满地纵横投剑戟。

将军驻坡拥黄旗,遣骑传令勿自疑。

诏书许汝以不死,股栗何为汗如洗?

《战城南》[唐代] 卢照邻

边城草树春无花,秦骸汉骨埋黄沙。

阵云凝着不肯散,胡雏夜夜空吹笳。

我闻秦筑万里城,叠尸垒土愁云平。

又闻汉发五道兵,祁连泽北夸横行。

破除玺绶因胡亥,始知祸起萧墙内。

耗蠹中原过太半,黄金买酎诸侯叛。

直饶侵到木叶山,争似垂衣施庙算。

大漠由来生丑虏,见日设拜尊中土。

自古控御全在仁,何必穷兵兼黩武。

战城南,年来春草何纤纤。

穷荒近日恩信沾,寒岩冻岫青如蓝。

方知中国有圣人,塞垣自尔除妖氛。

河湟父老何忻忻,受降城外重耕耘。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战城南二首》[唐代] 卢照邻

万里桑乾傍,茫茫古蕃壤。

将军貌憔悴,抚剑悲年长。

胡兵尚陵逼,久住亦非强。

邯郸少年辈,个个有伎俩。

拖枪半夜去,雪片大如掌。

碛中有阴兵,战马时惊蹶。

轻猛李陵心,摧残苏武节。

黄金锁子甲,风吹色如铁。

十载不封侯,茫茫向谁说。

《战城南》[唐代] 卢照邻

朝战城南门,暮战城北郭。

杀气高冲白日昏,剑光直射旄头落。

圣人以五服限夷夏,射猎耕织各自安土风。

胡为彼狂不自顾,而与大国争长雄?高帝定天下,遗此平

城忧。

陛下宵旰不遑食,拥旄仗钺臣不羞。

登南城,望北土。

云茫茫,土釭釭,蚩尤祃牙雷击鼓。

举长戟,挥天狼。

休屠日逐浑邪王,毡车尾尾连马羊。

橐驼载金人,照耀红日光,逍遥而来归帝乡。

归帝乡,乐熙熙,际天所覆罔不来。

小臣献凯未央殿,陛下垂拱安无为。

《战城南》[唐代] 卢照邻

相骑方侵掠,临淮厉虎兵。

三麾俱至地,一战破思明。

令下秋霜肃,威行草木惊。

岂但全孤垒,能令复旧京。

吾君方用武,宵旰念仪刑。

作者千古名句

盛者衰之始,福者祸之基。

出自《格言联璧·悖凶类》[唐代] 卢照邻

乐听其音则知其俗,见其俗则知其化。

出自《淮南子·主术训》[唐代] 卢照邻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

出自《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唐代] 卢照邻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出自《孟冬寒气至的》[唐代] 卢照邻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出自《》[唐代] 卢照邻

以卵投石也。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不可毁也

出自《墨子·47章 贵义》[唐代] 卢照邻

春风依旧。著意随堤柳。

出自《清平乐·春风依旧》[唐代] 卢照邻

财上分明大丈夫。

出自《增广贤文·上集》[唐代] 卢照邻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出自《咏风》[唐代] 卢照邻

救灾恤邻,道也。

出自《左传·僖公·僖公十三年》[唐代] 卢照邻

战城南

将军出紫塞,冒顿在乌贪。笳喧雁门北,阵翼龙城南。雕弓夜宛转,铁骑晓参驔。应须驻白日,为待战方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