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更高效,酷猫写作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偶书

作者:刘叉 朝代:唐代 收录时间:2023-07-28 15:09:02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偶书

诗词赏析

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人世间纷繁复杂多如牛毛的事便开始一件件发生。很多不平之事发生在周围,心里充满了愤怒,于是不断对它们进行抨击,但不平事太多,多得把胸中那把与不平之事相抗争的“刀”都渐渐地磨损了。

注释

⑴扶桑:神话传说中的大树。《山海经·海外东经》:“(黑齿国)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

⑵野夫:草野之人,指诗人自己。处:一作“事”。

⑶磨损:一作“磨尽”。

《偶书》刘叉 古诗鉴赏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三百九十五。下面是原扬州大学教授李廷先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这是一首诗风粗犷,立意奇警的抒怀诗。奇就奇在最后一句:“磨损胸中万古刀。”

诗中说,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人世间纷繁复杂的事情便一一发生。韩愈也有“事随日生”的诗句,意思相同。当时正是唐代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外族侵扰的混乱时期。诗人经常看到许多不合理的事情:善良的人受到欺压,贫穷的人受到勒索,正直的人受到排斥,多才的人受到冷遇。每当这种时候,诗人便愤懑不平,怒火中烧,而结果却不得不“磨损胸中万古刀”。

作者是个富有正义感的诗人。《唐才子传》说他在少年时期“尚义行侠,旁观切齿,因被酒杀人亡命,会赦乃出,更改志从学。”这位年少时因爱打抱不平而闹过人命案的人物,虽然改志从学,却未应举参加进士考试,继续过着浪迹江湖的生活。他自幼形成的“尚义行侠”的秉性,也没有因“从学”而有所改变,而依然保持着傲岸刚直的性格。只是鉴于当年杀人亡命的教训,手中那把尚义行侠的有形刀早已弃而不用,而自古以来迭代相传的正义感、是非感,却仍然珍藏在作者胸怀深处,犹如一把万古留传的宝刀,刀光熠烁,气冲斗牛。然而因为社会的压抑,路见不平却不能拔刀相助,满腔正义怒火郁结在心,匡世济民的热忱只能埋藏心底而无法倾泻,这是十分苦痛的事情。他胸中那把无形的刀,那把除奸佞、斩邪恶的正义宝刀,只能任其销蚀,听其磨损,他的情绪十分激愤。诗人正是以高昂响亮的调子,慷慨悲歌,唱出了他自己的心声。

这首诗用“磨损的刀”这一最普通、最常见的事物,比喻胸中受到压抑的正义感,把诗人心中的复杂情绪和侠义、刚烈的个性鲜明地表现出来,艺术手法十分高妙。在唐代诗人的作品中,还没有看到用“刀”来比喻人的思想感情的。这种新奇的构思和警辟的比喻,显示了刘叉诗歌的独特风格。

《偶书》刘叉 翻译、赏析和诗意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男人生气被不公平地,磨损胸中万古刀。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刘叉,唐人。

刘叉,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籍贯等均不详。活动于元和年代。他以“任气”著称,喜评论时人。韩愈接待天下士人,他慕名前往,赋《冰柱》、《雪车》二诗,名声在卢仝、孟郊二人之上。后因不满韩愈为人写墓志铭,取走韩愈写墓志铭所得的酬金而去,回归齐鲁,不知所终。

相关诗句

《回乡偶书二首》[唐代] 刘叉

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回乡偶书》[唐代] 刘叉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偶书》[唐代] 刘叉

此为为地把书耕,若问生涯指六经。

欲语世人真富贵,胸中珠玉又无形。

《次韵和真长幕中偶书》[唐代] 刘叉

人情岁时登,乡县自无讼。

公庭破莓苔,日苦黥徒送。

幕府隐诗书,黄堂卧梁栋。

几字署纸尾,朝夕宁倥偬。

尘土安止足,性情适吟讽。

收心观无始,静卧悯群动。

劳生懵出处,欲把清风轻。

青山自无价,夜夜有归梦。

但知陶潜卑,宁识贾生恸。

夜寸诵君诗,一杯齐费用。

《偶书呈雪溪葛守正》[唐代] 刘叉

秦埃幻六籍,斯文天地屯。

詝言嘈万喙,渺不游其津。

作者能几何,落落星已晨。

单其千载传,觑斑尤苦辛。

毫芒忽有会,不能全吾神。

颇怪十年前,出语辄可人。

功深道更拙,敝帚聊自珍。

《偶书》[唐代] 刘叉

暮上高楼听村笛,清风寥寥吹泽国。

苍山莽野百战地,美木阴林四时色。

浩荡坤乾万里中,风光尽属渔樵客。

《偶书》[唐代] 刘叉

夜枕唯便睡,晨窗不展书。

学文真渐懒,与世况全疏。

老合耕山涧,恩容寄石渠。

餐氈亦堪饱,不叹食无鱼。

《过湖偶书》[唐代] 刘叉

薄暮及东泛,眼豁连胸臆。

净碧不可唾,百里借秋拭。

远树水光上,出没似空植。

疏处方渺然,山黛一眉塞。

夕阳掩半面,云浪为风勒。

便以湖作纸,欲画手莫即。

见瞥况难谛,历多何暇忆。

舟子无雅情,双橹斗归力。

作者千古名句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出自《除夜雪》[唐代] 刘叉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出自《小重山·端午》[唐代] 刘叉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出自《长沙过贾谊宅》[唐代] 刘叉

公生明,偏生暗,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

出自《荀子·不苟》[唐代] 刘叉

奴面不如花面好。

出自《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唐代] 刘叉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出自《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唐代] 刘叉

今我来思,杨柳依依。

出自《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唐代] 刘叉

君子务修其内而让之于外

出自《荀子·儒效》[唐代] 刘叉

工于论人者,察己常阔疏;狃于讦直者,发言多弊病。

出自《格言联璧·接物类》[唐代] 刘叉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出自《九歌·国殇》[唐代] 刘叉

偶书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