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更高效,酷猫写作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浣溪沙·春情

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 收录时间:2023-07-29 13:56:06

道字娇讹苦未成。

未应春阁梦多情。

朝来何事绿鬟倾。

彩索身轻长趁燕,红窗睡重不闻莺。

困人天气近清明。

浣溪沙·春情

诗词赏析

睡梦中柔声细语吐字不清,

莫非是情郎来到她的梦中?

假如不是跟他梦中欢会呀,

为何见她早起时发髻斜倾?

秋千上她象燕子身体轻盈,

红窗内她睡得甜不闻莺声。

那使人困意浓浓的天气呀,

已不知不觉地快要到清明。

注释

①“道字”二句:意谓少女说话时咬字不准,还不应在闺房中做多情的春梦。

②朝来句:谓低头沉思不知何故。

③趁燕:追上飞燕。这句写荡秋千。

④睡重不闻莺:睡得很浓连莺啼声也听不见。清贺裳《皱水轩词签》评以二句云:“苏子瞻有铜琵铁板之机,然其《浣溪沙·春闺》曰:‘彩索身轻长趁燕,戏窗睡重不闻莺。’如此风调,令十七八女郎歌之,岂在‘晓风残月’之下?”

⑤因人天气:指使人困倦的暮春天气。

《浣溪沙·春情》苏轼 赏析

这首词体现了作者对婉约词的一个极好的开拓与创新。词中以含蓄蕴藉、轻松幽默的语言,描写一位富裕家庭怀春少女的天真活泼形象。整首词新颖工巧,清绮细致,雅丽自然,表现人物形象不仅能曲尽其形,且能曲尽其神,曲尽其理,显示出非凡的艺术功力。

上片写少女朝慵初起的娇态。首句写少女梦呓中吐字不清,言不成句,意表现少女怀春时特有的羞涩心理。接下来二句语含谐趣,故设疑云:如此娇小憨稚的姑娘是不会被那些儿女情事牵扯的吧,那为什么早晨迟迟不起云鬟半偏呢?以上几句将少女的春情写得若有若无,巧妙地表现了情窦初开的少女的心理特点。

词的下片通过少女荡秋千和昼眠这两个生活侧面的描写,写她贪玩好睡的憨态。姑娘白天秋千上飞来荡去,轻捷灵巧的身子有如春燕。可是,晚上躺下来以后,她就一觉睡到红日当窗,莺啼户外,仍是深眠不醒。少女白昼酣眠,是为排遣烦忧,作者却说是因为快要到清明了,正是困人的季节。

这首词传神地描写了少女春天的慵困意态,写出了少女怀春时玫瑰色的梦境。写作上,它撮笔生新,不落陈套,始终围绕少女春日贪睡这一侧面,用饶有情致的笔调加以渲染,使一位怀春少女的神思跃然纸上,呼之欲出。词以上下问答的形式写出,这种结构造成了一种意深笔曲的效果,而无一眼见底的单调浅薄之感。

《浣溪沙·春情》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道字娇讹苦不成。

不应春阁梦多情。

朝来绿色鬟倒什么事。

彩索身轻长趁燕国,红窗睡重不听到莺。

困人天气近清明。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苏轼,宋人。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作者千古名句

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株残柳不胜春。

出自《杨柳枝词九首》[宋代] 苏轼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

出自《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宋代] 苏轼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出自《破阵子·春景》[宋代] 苏轼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出自《襄邑道中》[宋代] 苏轼

生非贵之所能存,身非爱之所能厚;生亦非贱之所能夭,身亦非轻之所能薄。

出自《列子·力命》[宋代] 苏轼

权衡损益,斟酌浓淡。芟繁剪秽,弛于负担。

出自《文心雕龙·熔裁》[宋代] 苏轼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出自《就义诗》[宋代] 苏轼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出自《山行》[宋代] 苏轼

使贤者食于能,斗士食于功。

出自《管子·法法》[宋代] 苏轼

国无奸民,则都无奸市。

出自《商君书·靳令》[宋代] 苏轼

浣溪沙·春情

道字娇讹苦未成。未应春阁梦多情。朝来何事绿鬟倾。彩索身轻长趁燕,红窗睡重不闻莺。困人天气近清明。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