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更高效,酷猫写作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临江仙·柳絮

作者:曹雪芹 朝代:清代 收录时间:2024-11-16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

蜂围蝶阵乱纷纷。

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

韶华休笑本无根。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临江仙·柳絮

诗词赏析

《临江仙·柳絮》曹雪芹 注释

⑴白玉堂:这里形容柳絮所处高贵。春解舞:说柳花被春风吹散,像翩翩起舞。

⑵均匀:指舞姿柔美,缓急有度。

⑶“蜂围”句:意思是成群蜂蝶纷纷追随柳絮。有人以为是以蜂蝶之纷乱比飞絮,亦通。

⑷随逝水:落于水中,随波流去。喻虚度年华。以逝水比光阴。

⑸委芳尘:落于泥土中。喻处于卑贱的地位。

⑹“万缕”二句:意谓不管柳絮是否从枝上离去,柳树依旧长条飘拂。喻不因别人对我的亲疏而改变自己固有的姿态。

⑺青云:高天。也用以说名位极高。如《史记·伯夷列传》:“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临江仙·柳絮》曹雪芹 鉴赏

薛宝钗与林黛玉这两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是对立的。作者让宝钗作欢愉之词,来翻黛玉之所作情调缠绵悲戚的案,看上去只是写诗词吟咏上互相争胜,实际上这是作者借以刻划不同的思想性格特征的一种艺术手段。

但是,作者所写的钗、黛对立,并非如续书中所写的那样为了争夺同一个婚姻对象而彼此成为情敌(黛玉对宝钗的猜疑,在第四十二回“薛芜君兰言解疑癖”后已不复存在。事实如脂评指出,贾府上下,人人心目中宝黛都是一对未来的“好夫妻”),作者也并不想通过他们的命运来表现封建包办婚姻的不合理。作者所描写的宝黛悲剧是与全书表现封建大家庭败亡的主题密切相关的。他们的悲剧是贾府事变的结果。

细看词的双关隐义,不难发现“蜂围蝶阵乱纷纷”正是变故来临时大观园纷乱情景的象征。宝钗一向以高洁自持,“丑祸”当然不会沾惹到她的身上,何况她颇有处世的本领,所以词中以“解舞”、“均匀”自诩。黛玉就不同了,她不禁聚散的悲痛,就像落絮那样“随逝水”、“委芳尘”了。宝钗能“任他随聚随分”而“终不改”故态,所以黛玉死后客观上就必然造成“金玉良缘”的机会而使宝钗青云直上。但这种结合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宝钗和宝玉在对待封建礼教、仕途经济上的思想分歧,也不能使宝玉忘怀死去的知己而倾心于她。所以,宝钗最终仍不免被宝玉所弃,词中的“本无根”也就是这个意思。

《临江仙·柳絮》曹雪芹 翻译、赏析和诗意

白玉堂前春脱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乱哄哄。

几曾随去水?难道一定要把美好时光?

万缕千丝始终不改,任他随聚集随分。

韶华休笑根本没有根。

好风凭借力量,送我上青云。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曹雪芹,清人。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关外祖籍辽宁铁岭,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作者千古名句

名誉自屈辱中彰,德量自隐忍中大。

出自《格言联璧·存养类》[清代] 曹雪芹

莎衫筠笠。正是村村农务急。

出自《减字木兰花·莎衫筠笠》[清代] 曹雪芹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出自《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清代] 曹雪芹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出自《竹枝词二首·其二》[清代] 曹雪芹

笙歌间错华筵启。喜新春新岁。

出自《探春令·笙歌间错华筵启》[清代] 曹雪芹

道吾好者是吾贼,道吾恶者是吾师。

出自《》[清代] 曹雪芹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出自《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摘自清代曹雪芹的》[清代] 曹雪芹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出自《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清代] 曹雪芹

在世百年,那有三万六千日之乐。

出自《幼学琼林·卷二·老幼寿诞》[清代] 曹雪芹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出自《李延年歌》[清代] 曹雪芹

临江仙·柳絮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