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卯重五诗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诗词赏析
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诗人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他便高兴地喝起酒来。
注释
①乙卯:指1195年,宋宁宗庆元元年,作者71岁,在家乡绍兴隐居。重五:因是五月五日,故曰“重五”,即端午节。因这天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又称“浴兰节”。又因这天少女须佩灵符,替榴花,还称“女儿节”
②棕包分两髻:粽子有两个尖尖的角。古时又称角黍。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南朝吴均《续齐谐记》载:“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泪罗而死,楚人哀之,每于此日,以竹筒贮米祭之。”最早粽子是黍米蒸制而成。到了宋朝,粽里有馅,中间夹枣、豆、杏之类。
③艾束著危悉高高的帽子上插上艾枝。据说艾叶气,熟芬芳,能通九窍,去疾病,故载于帽子上。危冠:高冠。这是屈原流放江南时所戴的一种帽子,屈原《涉江》一诗云:“带长铁之陆离分,冠切云之崔鬼。”
④储药:古人把五月视为恶日。
《乙卯重五诗》陆游 古诗创作背景
1195年,宋宁宗庆元元年,作者71岁,在家乡绍兴隐居。“重五”,即端午节。
《乙卯重五诗》陆游 古诗赏析
这首诗开篇点题,将时间限定在“重五”(五月初五),将地点定格为“山村”。此时此地,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有的只是节日的气氛,有的只是淳朴的民风。更何况,石榴在不知不觉间已经盛开了呢!此情此景,怎一个“好”字了得!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的诗人,今天终于暂时放下了满腹的忧愤,融入了节日的欢快气氛之中。瞧,他先吃了两角的粽子,再在高冠上插着艾枝。然后又按照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到了晚上,他忙完这些事情,含着微笑喝起酒来了。
从作者对端午这一天的生活的具体描写中,我们还可以看出至少从南宋开始,端午就有了纪念屈原和卫生保健的双重内涵。
念念不忘“王师北定中原日”的陆游,由于收拾山河的志向未能实现,只能像辛弃疾那样“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在欢乐中暗藏着多少伤感,在闲适中流露出多少无奈啊!
这首诗语言质朴,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那榴花繁多的山村风光,那江南端午的风俗习惯,那字里行间的闲适惬意,浮现在我们眼前,感受在我们胸间。没有装饰,所以诗美;没有做作,所以情真。这,就是诗人所说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写作境界。
《乙卯重五诗》陆游 翻译、赏析和诗意
重绘有五座山村好,石榴花忽然已繁。
粽子包分两个发髻,艾束著危冠。
旧习俗正在储药,一些身体也点丹。
日斜我结束,一个微笑向杯盘。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陆游妾某,宋人。
作者千古名句
不知而自以为知,百祸之宗也。
出自《吕氏春秋·览·有始览》[宋代] 陆游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出自《长恨歌》[宋代] 陆游
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
出自《韩非子·初见秦》[宋代] 陆游
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著戎衣。
出自《北齐二首》[宋代] 陆游
精明当事之祸机,却恨一生了了。
出自《小窗幽记·集醒篇》[宋代] 陆游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
出自《将仲子的》[宋代] 陆游
红日淡,绿烟晴。流莺三两声。
出自《更漏子·柳丝长》[宋代] 陆游
信命者,亡寿夭;信理者,亡是非;信心者,亡逆顺;信性者,亡安危。
出自《列子·力命》[宋代] 陆游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出自《山中送别》[宋代] 陆游
先生名利比尘灰,绿竹青松手自栽。
出自《咏归堂隐鳞洞》[宋代] 陆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