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更高效,酷猫写作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黄河

作者:罗隐 朝代:唐代 收录时间:2024-11-16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黄河

诗词赏析

《黄河》罗隐 古诗注释

(1)、这首诗不是真的赋咏《黄河》罗隐 古诗,而是借事寓意,抨击和讥讽唐代的科举制度。

(2)、“莫把”二句:揭露官场像《黄河》罗隐 古诗水一样混浊,即使把用来澄清河水的阿胶都倒进去,也无济于事。天意难明: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

(3)、银汉:天上。此指皇帝身边。

(4)、“高祖”句:是汉高祖在平定天下、大封功臣时的誓词,曰:“使河如带,泰山若砺。”意思是说赐给你们的爵位是永恒的,自由等到《黄河》罗隐 古诗变得像衣带那样窄、泰山像磨刀石那样平的时候,你们的爵位才有可能失去。喻指贵族世代霸占朝廷爵禄,不肯放手。

(5)、“仙人”句:贵族阶级把持朝政,犹如“仙人占斗”(象征皇室或朝廷)。要想考试求官的人(客槎),只要经过他们援引,就飘飘直上了。

(6)、“三千”二句:传说“《黄河》罗隐 古诗千年一清,至圣之君以为大瑞”。诗人用这句话的原义说,三千年《黄河》罗隐 古诗才澄清一次,谁能够等得着呢?你也不用预先报告好消息。反过来就是说,朝廷上的乌烟瘴气,就和《黄河》罗隐 古诗水变清一样,几乎是没有希望的。

《黄河》罗隐 古诗鉴赏

这首《《黄河》罗隐 古诗》,不是真要赋咏《黄河》罗隐 古诗 ,而是借事寓意,抨击和讥嘲唐代的科举制度。

一开头,作者就用《黄河》罗隐 古诗无法澄清作比喻,暗示当时的科举考试的虚伪性,揭露官场正和《黄河》罗隐 古诗一样污浊,即使把用来澄清浊水的阿胶都倾进去,也无济于事。接着又用“天意难明”四字,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

下面两句,作者进一步描画科举场中的黑暗。李白诗有“君不见《黄河》罗隐 古诗之水天上来”之句。《黄河》罗隐 古诗古来又有九曲之称 ,如刘禹锡《浪淘沙》词:“九曲《黄河》罗隐 古诗万里沙 ”。诗人巧妙地把这两层意思联系起来,驰聘想 象,写道:“解通银汉应须曲”。表面上是说《黄河》罗隐 古诗所以能够通到天上去 ,是因为它河道曲折。可是“银汉” 在古人诗词又常用来指代皇室或朝廷,所以这句的真实意思是说,能够通到皇帝身边去的(指通过科举考试取得高官显位 ),必是运用“曲”的手段,即不正当的手段。唐代科举考试,特别是到晚唐,主要不是在考察学问,而是看士子有没有投奔巴结当权人物的本领,正直的人肯定是要失败的。

古人误以为《黄河》罗隐 古诗发源于昆仑山 ,所以作者说它“才出昆仑便不清 ”。这也是有寓意的 。“昆仑”同“银汉”一样,是指朝廷豪门贵族甚至当朝皇帝。因为那些被提拔荐引做了官的士子,都是与贵族、大臣私下里勾结,一出手就不干不净,正如《黄河》罗隐 古诗在发源地就已经污浊了一样。

五、六两句,包含了两个典故。第五句是指汉高祖在平定天下、大封功臣时的誓词,誓词里说 :“使 河如带,泰山若砺 。”翻译出来就是:要到《黄河》罗隐 古诗象衣 带那么狭窄,泰山象磨刀石那样平坦,你们的爵位才会失去(那意思就是永不失去 )。第六句说的是汉代张骞奉命探寻《黄河》罗隐 古诗源头。据说他坐了一只木筏,溯河直上,不知不觉到了一个地方,看见有个女子正在织布,旁边又有个放牛的男子。张骞后来回到西蜀,拿这事请教善于占卜的严君平。君平说,你已经到了天上牛郎织女两座星宿的所在地。

作者借用这两个典故,同样也有寓意。上句是说,自从汉高祖大封功臣以来(恰巧,唐代开国皇帝也叫“高祖”),贵族们就世代簪缨,富贵不绝,霸占着朝廷爵禄,好像真要等到《黄河》罗隐 古诗细小得象衣带时才肯放手。

下句又说,封建贵族霸占爵位,把持朝政,有如“仙人占斗”。(天上的北斗,古代天文学属于紫微垣,居于天北极的周围。古人用以象征皇室或朝廷 。(他们 既然占据了“ 北斗 ”,那么,要到天上去的“客槎”(指考试求官的人),只要经他们的援引,自然飘飘 直上,不须费力了。

由此可见,诗人虽然句句明写《黄河》罗隐 古诗,却句句都在映射封建王朝,骂得非常尖刻,比喻也十分贴切。这和罗隐十次参加科举考试失败的痛苦经历有着密切的关联。

传说“《黄河》罗隐 古诗千年一清 ,至圣之君以为大瑞”(见 王嘉《拾遗记·高辛》),所以诗人说,三千年(应是一千年)《黄河》罗隐 古诗才澄清一次,谁还能够等得着呢?于是笔锋一转,不无揶揄地说:既然如此,就不劳驾您预告这种好消息了!换句话说,《黄河》罗隐 古诗很难澄清,朝廷上的乌烟瘴气同样也是改变不了的。这是对唐王朝表示绝望的话。此后,罗隐返回家乡杭州,在钱镠幕下做官,再不到长安考试了。

这首诗艺术上值得称道的有两点:第一,诗人拿《黄河》罗隐 古诗来讽喻科举制度,构思巧妙;其次,句句紧扣《黄河》罗隐 古诗,而又句句别有他指,手法也颇为高明。诗人对唐王朝科举制度的揭露,痛快淋漓,切中要害,很有代表性。诗中语气激烈,曾有人说它是“失之大怒,其词躁”(见刘铁冷《作诗百法》),即不够“温柔敦厚”。

这是没有理解罗隐当时的心情才作的“中庸之论”。

《黄河》罗隐 翻译、赏析和诗意

莫把阿胶向这倾覆,这里面本来就很难明白天意。

解通银汉应曲,刚出昆仑山就不清。

高祖誓言功穿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才知道谁在?何必劳烦你回复太平!*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作者介绍

罗隐,唐人。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相关诗句

《渡黄河》[唐代] 罗隐

疲马日投北,间关意若何。

星霜催短鬓,风雨渡长河。

远道逢人少,归心入梦多。

未能逃世网,微尚竟蹉跎。

《黄河夜泊》[唐代] 罗隐

燕云朔雪路千重,飞藿关河岁暮踪。

日落帆樯随雁骛,夜寒衾枕傍鱼龙。

乡书寂寞天涯泪,客鬓萧骚镜里容。

断岸蒹葭风雨急,一灯孤影听疏钟。

《舟泊黄河与止生舟隔两岸口占寄示》[唐代] 罗隐

恨打鸳鸯两岸飞,两心相望共依依。

何如溪上眠沙稳,相逐相呼趁月归。

《黄河》[唐代] 罗隐

活活何人见混茫,昆仑气脉本来黄。

浊流若解污清济,惊浪应须动太行。

帝假一源神禹迹,世流三患梗尧乡。

灵槎果有仙家事,试问青天路短长。

《庚辰岁人日作,时闻黄河已复北流,老臣旧数》[唐代] 罗隐

不用长愁挂月村,槟榔生子竹生孙。

新巢语燕还窥砚,旧雨来人不到门。

春水芦根看鹤立,夕阳枫叶见鸦翻。

此生念念随泡影,莫认家山作本元。

《庚辰岁人日作时闻黄河已复北流老臣旧数论此》[唐代] 罗隐

老去仍栖隔海村,梦中时见作诗孙。

天涯已惯逢人日,归路犹欣过鬼门。

三策已应思贾让,孤忠终未赦虞翻。

典衣剩买河源米,屈指新篘上元。

不用长愁挂月村,槟榔生子竹生孙。

?海南勒竹,每节生枝如竹竿大,盖竹孙也。

?新巢语燕还窥砚,旧雨来人不到门。

春水芦根看鹤立,夕阳枫叶见鸦翻。

此生念念随泡影,莫认家山作本元。

《黄河》[唐代] 罗隐

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

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

《十二月二日夜梦与客并马行黄河上息於古驿》[唐代] 罗隐

河滨古驿辟重门,雉兔纷纷黍酒浑。

吾辈岂应徒醉饱,会倾东海洗中原。

作者千古名句

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遮。

出自《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唐代] 罗隐

方今太平日无事,柄任儒术崇丘轲。

出自《石鼓歌》[唐代] 罗隐

每恨蟪蛄怜婺女,几回娇妒下鸳机,今宵嘉会两依依。

出自《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违》[唐代] 罗隐

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出自《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唐代] 罗隐

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出自《警世通言·卷四十》[唐代] 罗隐

森然魄动下马拜,松柏一径趋灵宫。

出自《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唐代] 罗隐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出自《》[唐代] 罗隐

看试手,补天裂。

出自《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唐代] 罗隐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出自《宴词》[唐代] 罗隐

曾貌先帝照夜白,龙池十日飞霹雳。

出自《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唐代] 罗隐

黄河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