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更高效,酷猫写作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饮马长城窟行

作者:李世民 朝代:唐代 收录时间:2023-08-02 07:21:07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

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

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

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饮马长城窟行

诗词赏析

塞外悲凉的风刮得急切,交河上的凌冰已经冻结,浩瀚的大海掀起了千百万的波涛,阴山之下千万里全都落满了白雪。

将士们戍边在那远远地高高的烽火台上,一层一层的山峦引领向上显出了高高的气节,众多的战旗被长风吹卷这,将士们在哪长城低下饮马也不停歇。

寒冷的沙滩上连接着骑兵的足迹,狂暴的北风吹断了那边塞上传来的声乐,胡地的灰尘清扫着像那玉(冰冻如玉)做似的边塞,羌族的笛声和那金钲敲击的声音。

与世隔绝的沙漠上干戈都 收藏起来了,可那战车却又不得不在那原野低湿的地方震颤摇曳。都尉们都从龙堆返回了,将军还从马邑凯旋而来正在捷报。

高扬着旗子让那笼罩着大雾的地方都清净下来了,在石碑记上他们的功名他们又是那样的欢悦,在那荒凉的边界上只要有一个穿着戎装的人(作者自指)去守护,灵武台上(朝廷)的凯歌是来源于国界。

注释

⑴切:凄切。

⑵交河:北方河名。

⑶瀚海:沙漠。

⑷波:沙丘起伏状。

⑸迥戌:远方的边戍。

⑹高节:旗帜。

⑺朔吹:北风。

⑻玉塞:玉门关。

⑼金钲:锣声。

⑽绝漠:大漠。

⑾干戈:指武器。

⑿戢:收藏。

⒀原隰(xí):原野。

⒁纪石:刻石纪功。

⒂荒裔:边荒。

⒃戎衣:战士。

⒄灵台:周代台名。

《饮马长城窟行》李世民 古诗赏析

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它书写了大唐平定天下,开创贞观之治后太宗皇帝的感慨。全诗没有具体描写两军作战的场面,而是形象地描述了这场战争的发生发展与胜利的过程,是一首描写当时现实事件的史诗。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切,凄切。交河,北方河名。句意为:塞外,寒风悲鸣,十分凄切,交河上,严冰封冻了河道。据《旧唐书·太宗本纪》所载,太宗平定宋金刚之乱时,于“(武德)二年十一月,太宗率众趣龙门关,履冰而渡之”,可见诗中所描写的悲壮之景当是诗人亲眼所见,想必此诗亦是濡笔马上而作。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瀚海,沙漠。波,沙丘起伏状。句意为:广袤的沙漠上,沙丘连绵不断,阴山上千里雪覆。此联进一步写塞外之景,壮阔迷茫,渲染了一种壮烈豪迈之情。其眼光,其气度,真有指点江山,总揽寰宇之势,这一点是此后的许多诗人都难以企及的。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迥戌,远方的边戍。高节,旗帜。句意为:烽火中传来了远方的紧急军情,我于是挥兵远赴边疆,一路上层叠的山峦引导着我的旗帜。此二句点明为救边而出征,军队沿着山路前行,仿佛是山引领着队伍,意即此战很得天时,必将获胜。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句意为:风儿轻轻地吹起旗帜,我们挥师出长城而饮水放马。马是古代战争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到某处饮马,意即对某处用兵,占领某地。自秦以来,长城一直是重要的守御工事,诗人敢为前人所不敢为,兵出长城,争雄天下,其傲视寰宇的胸怀确实令后人追慕不已。这两句点明了题中驰骋宇内,以天下为牧场之意。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朔吹,北风。句意为:寒冷的沙漠上,骑兵过处,迹印连绵;凛冽的北风阻隔了边塞的噪杂之声。这是写进军途中所遇到的艰难险阻。

“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玉塞,玉门关。金钲,锣声。句意为:玉门关一带,胡人入侵的嚣尘已经消逝,羌人们正吹着笛子,敲着金锣,载歌载舞。大军所指,蛮夷慑服,边境一带很快呈现出一片祥和、安宁的和平气象。并非倚仗武力,更多的是以德感召,所以使羌人载歌载舞心悦诚服。《旧唐书·太宗本纪》载:“自是西北诸蕃成请上尊号为‘天可汗’。”可见在处理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上,太宗是做得很成功的,从这两句诗中就可以看到这一点。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绝漠,大漠。干戈,指武器。戢,收藏。原隰,原野。句意为:大漠之上,武器收藏,车仗过处,原野为之震动。平夷战祸后,军队凯旋,所到之处,群情振奋。所谓“吊民伐罪”,正义的战争,人民从来都是支持的。

“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龙堆,即白龙堆,今新疆库木塔格沙漠。句意为:都尉从龙堆返回,将军们从马邑凯旋而归。这两句是互文见义,称述得胜还朝,所用地名都是边塞一带,给人以真实感,此后的边塞诗也常用这种手法,罗列多个边关地名,虽然这些地区往往与诗中的事件并无关联,而且地名之间常常不具有确定的逻辑关系。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纪石,刻石纪功。句意为:旗帜飘扬,云雾弥漫的氛围因之消歇,将士们功勋卓著,应该把他们的功绩刻在石头上,永远流传后世。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扬麾”指唐军旗帜鲜明地出战,“氛雾”形容外敌入侵,一片纷扰之状。这是对将士们的称述,也是勉励将士们努力作战以名垂千古,同时也是自勉。

“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荒裔,边荒。戎衣,战士。灵台,周代台名。《后汉书·桓谭传》:“其后有诏会议灵台所处。”《三国志·魏书·王朗传》注:“明堂所以祀上帝,灵台所以观天文。”这里指代朝廷。句意为:边远、荒凉之地只需一介之士戍守,朝廷中已有凯歌高奏。大唐王朝,威镇四夷,只需很少的守兵,就可以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李唐全盛时,的确如这两句所描述的那样,边境安宁,四境宾服。

《饮马长城窟行》李世民 古诗创作背景

李世民的《《饮马长城窟行》李世民 古诗》创作于贞观二十年(646年)九月驻跸灵州,太宗平定宋金刚之乱时,于“(武德)二年十一月,太宗率众趣龙门关,履冰而渡之”,诗中所描写的悲壮之景当是诗人亲眼所见,此诗亦是濡笔马上而作。

《饮马长城窟行》李世民 翻译、赏析和诗意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经结。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远戍危险烽火,层层山峦引高节。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

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钮。

穿过沙漠战事止息,车辆震动原野。

都尉反叛龙堆,将军返回马邑。

扬指挥氛雾静,纪岩石工程名立。

荒野一军服,灵台凯歌进入。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李世民,唐人。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公元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

相关诗句

《饮马长城窟行》[唐代] 李世民

青青河边草。

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

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

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

展转不可见。

枯桑知天风。

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

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

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

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

书中竟何如。

上有加餐食。

下有长相忆。

《饮马长城窟行(壬辰岁,闻西师失利作)》[唐代] 李世民

羽书日夜至,匈奴寇三边。

候骑至朝那,烽火照甘泉。

车攻马亦同,兵精甲且坚。

挟辀起微衅,拔棘终为愆。

解怨殉国难,不闻廉蔺贤。

师克贵在和,力分由不专。

行行靡神速,观望谁当前。

一败竟涂地,兵甲满山川。

献俘既无闻,饮至亮茫然。

我生抱微志,夙览孙吴篇。

虽非肉食者,国忧躯欲捐。

上书求自试,请为士卒先。

长组系单于,穷追过祁连。

功成报明主,辞赏归园田。

《饮马长城窟行》[唐代] 李世民

汉马饮长城,匈奴空塞北。

东胡与乌丸,先驱出绝哉。

月氏合康居,受诏发疎勒。

右校罗天山,左山林胡国。

嫖姚登狼居,旌旗照穹碧。

号令明秋霜,虏帐余空壁。

瀚海无惊波,献捷走重译。

大将朝甘泉,后部腾沙碛。

九宇动声容,功烈光篇籍。

将军拜通侯,歌舞连朝夕。

《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唐代] 李世民

长城窟,长城窟边多马骨。

古来此地无井泉,赖得秦家筑城卒。

征人饮马愁不回,长城变作望乡堆。

蹄迹未干人去近,续后马来泥污尽。

枕弓睡著待水生,不见阴山在前阵。

马蹄足脱装马头,健儿战死谁封侯。

《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唐代] 李世民

游客长城下,饮马长城窟。

马嘶闻水腥,为浸征人骨。

岂不是流泉,终不成潺湲。

洗尽骨上土,不洗骨中冤。

骨若比流水,四海有还魂。

空流呜咽声,声中疑是言。

《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唐代] 李世民

长安少年无远图,一生惟羡执金吾。

骐驎前殿拜天子,走马为君西击胡。

胡沙猎猎吹人面,汉虏相逢不相见。

遥闻鼙鼓动地来,传道单于夜犹战。

此时顾恩宁顾身,为君一行摧万人。

壮士挥戈回白日,单于溅血染朱轮。

回来饮马长城窟,长安道傍多白骨。

问之耆老何代人,云是秦王筑城卒。

黄昏塞北无人烟,鬼哭啾啾声沸天。

无罪见诛功不赏,孤魂流落此城边。

当昔秦王按剑起,诸侯膝行不敢视。

富国强兵二十年,筑怨兴徭九千里。

秦王筑城何太愚,天实亡秦非北胡。

一朝祸起萧墙内,渭水咸阳不复都。

《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唐代] 李世民

朔风动秋草,清跸长安道。

长城连不穷,所以隔华戎。

规模惟圣作,荷负晓成功。

鸟庭已向内,龙荒更凿空。

玉关尘卷静,金微路已通。

汤征随北怨,舜咏起南风。

画野功初立,绥边事云集。

朝服践狼居,凯歌旋马邑。

山响传凤吹,霜华藻琼钑。

属国拥节归,单于款关入。

日落寒云起,惊沙被原隰。

零落叶已寒,河流清且急。

四时徭役尽,千载干戈戢。

太平今若斯,汗马竟无施。

惟当事笔研,归去草封禅。

《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唐代] 李世民

驰马渡河干,流深马渡难。

前逢锦车使,都护在楼兰。

轻骑犹衔勒,疑兵尚解鞍。

温池下绝涧,栈道接危峦。

拓地勋未赏,亡城律讵宽。

有月关犹暗,经春陇尚寒。

云昏无复影,冰合不闻湍。

怀君不可遇,聊持报一餐。

作者千古名句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出自《南邻》[唐代] 李世民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出自《夜雪》[唐代] 李世民

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

出自《木兰歌》[唐代] 李世民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出自《小池》[唐代] 李世民

类以诱之,击蒙也。

出自《三十六计·攻战计·抛砖引玉》[唐代] 李世民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出自《鸟》[唐代] 李世民

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齧空林。

出自《二砺》[唐代] 李世民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出自《倪庄中秋》[唐代] 李世民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出自《桃花庵歌》[唐代] 李世民

佳人独立相思苦。薄袖欺寒脩竹暮。

出自《玉楼春·东山探梅》[唐代] 李世民

饮马长城窟行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荒裔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